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的佛教文物
继续回顾今年在永登县的游学过程,之前已经大致回顾第一天的见闻和永登县的彩陶。
2020年游学——丝路明珠永登县 2020年游学:永登县马家窑文化彩陶
但是我们此次前往永登县的主要目的还是看永登县明代的佛寺以及寺内造像和壁画。在具体造访各个寺院之前,我们先到县博物馆给自己科普了一番。
永登在历史上就是汉藏文化的交汇地带。自唐代开始,汉藏两地的宗教人士就频繁往来,唐末被吐蕃占领,藏地文化广泛渗透到这里。宋夏时为西夏所占领,天盛十一年即公元1159年,夏仁宗迎请西藏迦玛迦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的弟子格西藏索哇前往西夏传教,并奉为上师。宋淳祐六年即公元1246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嘎坚赞应蒙古西凉王阔端的邀请赴凉州,途经永登,并在连城宣讲佛法。从此,众多高僧途经永登驻锡讲经,弘扬佛法。
元朝建立后,藏传佛教在永登地区广为兴盛。至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宗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土司政权,从而巩固了边疆的安定。

永登县博物馆所藏铜佛造像主要来源于红城感恩寺,年代多为明清时期。铜佛造像制作精良,藏传佛教特征明显。

除了铜佛像,永登县博物馆藏的《大藏经》是一套极为珍贵的《永乐南藏》,由南京“聚宝门来宾楼姜家印行”刊印。该经先后供奉于红城感恩寺和县城宏善寺,1958年宏善寺拆除,移交给县博物馆保存。该经因时间久远,部分原始经卷散佚,所以配补有一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经卷,个别经卷为手抄本。大量经卷留下了诵经者的题记,为研究这部藏经版本及流传历史提供了难得依据。尤为珍贵的是,该藏经中发现一册有明确题记为“《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四百四十二”的元代印经,经考证其版本为南宋刻《碛砂藏》,是目前国内难得的古籍。

此外,永登县博物馆现藏有唐卡61幅其中17幅制作年代从14世纪至19世纪初,时代跨度大,品相好,另外一部分唐卡是成组的,有编号。个别唐卡背面有藏文的题记、真言、五字咒、缘起法颂等。
博物馆现藏唐卡保存较完好,材质均为棉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构图精美。不同时期,不同教派、不同风格的这些唐卡极具文化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永登地区藏传佛教的交流、传播和汉藏文化融汇的实物资料,也见证了藏传佛教在永登的影响力。如此多精美的明清时期的唐卡,这个是在其他市级甚至省级博物馆都相当少见的。
唐卡一般的制作步骤包括:
第一、备料。选布,上框,铺底,打磨;
第二、绘制。确定画面中心点,起画稿,勾黑线,着色,勾复线,描金,书写文字说明和编号;
第三、装衬。用锦缎镶边,加遮幔,装天杆,上画芯;
第四、举行开光仪式。

走近二里头执钥者,二里头考古队的四代传承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1:490003法国印象派画家——Claude Monet(1840-1926)6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28:420001严耕望: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问你说吕思勉先生也是一大家,可否提出一些评述的意见?答吕思勉先生字诚之(1884—1957),江苏常州(武进)人。他的治史与两位陈先生不同,他是宾四师的中学老师,但两人治学蹊径也不相同。综观他一生的治学成绩,可以称之为通贯的断代史家。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望都汉壁画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砖室壁画墓。位于河北省望都县所药村东。1952~1955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先后发掘。1955年出版了《望都汉墓壁画》,1959年出版了《望都二号汉墓》。1号墓的墓主,据壁画内容推测,曾由河南尹升任三公。2号墓的墓主,据所出朱书买地券和玉衣残片,为中山国蒲阴助所博成里人,姓刘,曾任太原太守,可能是皇族成员,卒于灵帝光和五年(182)。两墓东西并列,相距仅30米,墓主应为族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25:340000矗立千年的沧州铁狮子 如今却成为困兽(镇吼)
沧州铁狮子在风雨中侵蚀千年如今需要铁架子支撑。曾经在此地屹立千年,威风八面的镇海神兽,到如今遍布支架的困兽,沧州铁狮子名叫镇吼,他身高5.4米,重达32座,从身上铭文记载的时间推算,他铸造于五代世国的乱世年间,也就是公元953年,直到1950年,沧州这一年夏天连续数月强降暴雨,大部分的地面内涝非常严重,此时,铁狮子、狮腿和师傅也常常被浸泡在雨水中,饱受其害。腐朽不堪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56: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