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的佛教文物
继续回顾今年在永登县的游学过程,之前已经大致回顾第一天的见闻和永登县的彩陶。
2020年游学——丝路明珠永登县 2020年游学:永登县马家窑文化彩陶
但是我们此次前往永登县的主要目的还是看永登县明代的佛寺以及寺内造像和壁画。在具体造访各个寺院之前,我们先到县博物馆给自己科普了一番。
永登在历史上就是汉藏文化的交汇地带。自唐代开始,汉藏两地的宗教人士就频繁往来,唐末被吐蕃占领,藏地文化广泛渗透到这里。宋夏时为西夏所占领,天盛十一年即公元1159年,夏仁宗迎请西藏迦玛迦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的弟子格西藏索哇前往西夏传教,并奉为上师。宋淳祐六年即公元1246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嘎坚赞应蒙古西凉王阔端的邀请赴凉州,途经永登,并在连城宣讲佛法。从此,众多高僧途经永登驻锡讲经,弘扬佛法。
元朝建立后,藏传佛教在永登地区广为兴盛。至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宗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土司政权,从而巩固了边疆的安定。

永登县博物馆所藏铜佛造像主要来源于红城感恩寺,年代多为明清时期。铜佛造像制作精良,藏传佛教特征明显。

除了铜佛像,永登县博物馆藏的《大藏经》是一套极为珍贵的《永乐南藏》,由南京“聚宝门来宾楼姜家印行”刊印。该经先后供奉于红城感恩寺和县城宏善寺,1958年宏善寺拆除,移交给县博物馆保存。该经因时间久远,部分原始经卷散佚,所以配补有一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经卷,个别经卷为手抄本。大量经卷留下了诵经者的题记,为研究这部藏经版本及流传历史提供了难得依据。尤为珍贵的是,该藏经中发现一册有明确题记为“《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四百四十二”的元代印经,经考证其版本为南宋刻《碛砂藏》,是目前国内难得的古籍。

此外,永登县博物馆现藏有唐卡61幅其中17幅制作年代从14世纪至19世纪初,时代跨度大,品相好,另外一部分唐卡是成组的,有编号。个别唐卡背面有藏文的题记、真言、五字咒、缘起法颂等。
博物馆现藏唐卡保存较完好,材质均为棉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构图精美。不同时期,不同教派、不同风格的这些唐卡极具文化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永登地区藏传佛教的交流、传播和汉藏文化融汇的实物资料,也见证了藏传佛教在永登的影响力。如此多精美的明清时期的唐卡,这个是在其他市级甚至省级博物馆都相当少见的。
唐卡一般的制作步骤包括:
第一、备料。选布,上框,铺底,打磨;
第二、绘制。确定画面中心点,起画稿,勾黑线,着色,勾复线,描金,书写文字说明和编号;
第三、装衬。用锦缎镶边,加遮幔,装天杆,上画芯;
第四、举行开光仪式。

李学勤: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影响
0001沉船Klein Hollandia的故事:揭开英荷两国历史的神秘面纱
位于苏塞克斯海岸附近的一艘沉船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它是17世纪荷兰军舰KleinHollandia。历史悠久的英格兰考古学家与荷兰文化遗产局和航海考古学会合作进行了鉴定,使用专业和志愿潜水员收集的证据、档案研究和木材样本的树木年代学(年轮)分析。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根据1973年沉船保护法,它立即获得了最高级别的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9:18:190000荐书:邵会秋:《君子之兵——青铜剑与草原文化》
1965年冬,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剑,剑的主人就是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这把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乍(作)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6:210000专家1800块买“越王剑” 称博物馆里的是假的 结果被质疑水平
“越王勾践剑”是一把著名的宝剑,地下埋藏了两千年仍然闪烁着寒光,毫无腐锈。这把宝剑的出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大博物馆争相对其进行展览。越王勾践剑不仅剑刃锋利,能轻松划破26层纸,其造型也十分秀气精致。然而,这把宝剑在展览过程中遭遇意外,永久性的划痕使其无法修复。我要新鲜事2023-08-05 20:41:200000古代皇帝都自称是朕 为啥会有这个称呼(皇帝称呼)
朕的称号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最早的统治者尊称王出现在殷商时期。他是由“学者”这个词转化而来的,意思是指挥士兵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掌握军事权力的人,符合统治者的身份,体现了统治者的能力。后来,人们在国王前加上“天王”一词,尊称他为“天王”。比如周王。被尊为周王,除了指挥士兵的道德之外,还代表着指挥世界和成为世界之王,这是更广泛和更崇高的。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时,都自尊为王。皇帝头衔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34: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