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课程咨询意见
一、研讨课
研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专题师生进行互动研讨,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学生进行简短汇报,随后师生根据学生的汇报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讨论,这种上课方式广泛存在于我国研究生教学实践之中。
这种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点点优点一、相对于传统的老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课堂学习形式,对于一些教学相对灵活的课程,以这样的形式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二、传统教学学生多是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研讨课需要学生主动上台讲述课堂内容,在学生从接受研讨课主题,查询资料,制作演讲课件,到上台演讲和回答同学们提问的过程中,本次研讨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反复地学习、思考、运用,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学习;三、我国学生自小学经中学至大学大部分的学习过程多是听课而非讲课,我国学生也与国外学生在自我表达、思维灵活性和思想主见上略有欠缺,研讨课的形式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对学习内容认知和思考的机会;四、教师通常都是主动性输出知识,然而却较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研讨课的形式使教师转换角度了解学生的世界对教学知识的认知,也在点评和讨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可以为自己日后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帮助。
具体到《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门课程,则由于这门课程较多的思辨内容和大量相对枯燥的理论和方法,所以其中不少课程更需要以研讨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关于中国考古学的区系理论,自苏秉琦先生提出后已有四十余年,近年来也多有学者试图跳出这个体系换个角度解释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演变与交流。再如国外考古学流派众多,各家思想缤彩纷呈,而我国考古学界对各种流派思想认识也各有不同。此外,这些年来多学科合作综合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各个学科如何与考古学有机结合也是众多学科学者争论的问题。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相对灵活的课程,以研讨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我国研讨课的形式多是学生轮流上台汇报,老师点评,学生提问。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诸如圆桌会议、师生读书会、以及关于最新学术焦点问题组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

二、理论与方法
张光直先生在为1991年出版的《时间与传统》所写的序中曾经写道:“考古学理论在中国一向不大受人重视。最近两年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年鉴》固然是对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活动很可靠的反映,而在这里面根本没有‘考古学理论’这个范畴。可见,‘理论’这件东西在当代中国的考古学研究活动中可以说没有什么地位”。所幸近三十年来,考古学理论在中国被相对漠视的情况有所改观。在过去三十年中,先后有大量中国考古工作者出国留学交流,大量的关于国外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近些年每年中外合作的考古项目都有三四十项,这些都促使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与国外的交流中不断成长。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门课程的核心便是将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教授于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既有已经在中国考古学打下深厚基础的地层学和类型学,也有中国考古学人在不断实践和思考中使用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还有近三四年引自国外被国人普遍认可的聚落考古学。然而,对于过去多年国外的新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认知考古学、社会考古学、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等各类思想学派的碰撞,中国学术界更多似乎在隔岸关火而涉及较少。但是考古学发展的历史不仅是考古发现的历史,更是对考古发现遗存进行阐释思想的历史。而这门课程一大要义正是对考古学思想进行教学,使学生们在感受考古学的发现之美外还能体会到考古学的思辨之美。而这方面则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对于相关问题多进行讨论互动。

三、科技考古
近二十年来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以说是每一个考古项目的标配,尤其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几乎涉及到考古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目前从最基本的考古勘探和发掘便开始和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往往还涉及到地质学和古环境的研究。随着考古发掘出土遗存的不同,往往还会涉及到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碳十四测试、土壤微结构研究、石器微痕研究、古生物研究、化学同位素研究等。甚至一个考古发掘项目结束之后,也要伴随着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对器物的修复、对遗址的保护以及对发掘资料和数据的储存、统计和分析。所以,一个考古研究项目往往需要多个学科进行合作,甚至一些大型的考古学研究项目能涉及近百种学科。而懂的在一项考古学研究中,联系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则成为一个考古专业人士的基本素质。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门课程一大任务便是在知识和理论层面对学生教授科技考古相关的内容,从而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全面地了解当今科技考古在当今中国考古学运用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第二、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主流的科技考古手段运用的基本流程和所能达到的预期成果;第三、使学生能够阅读一定的科技考古的研究报告和文章,从中可以提取到自己所需要提取的知识;第四、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当前国内科技考古的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和有待发展的方面;第五,最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到科技考古终究是考古学研究的一种手段,科技考古也是考古学。

四、社会实践
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加强自身独立性也有十分大的意义。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门课程相对偏重课堂的理论学习,而社会实践则是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该课程的一大落脚点。与这门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主要有田野考古实习、博物馆展陈实习、文物局相关公务实习以及平时学校所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其中,田野考古实习是目前国内高校考古专业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视的实习。通过田野考古实习,学生可以基本熟悉田野考古的各种工作流程和主要的工作内容,并从中学习到具体的田野发掘和材料整理的技术和方法。通过田野考古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本学习到理论、方法以及具体遗址的知识点有更为感性地认识,也可以为日后进一步从事考古学研究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博物馆也是考古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通常到博物馆实习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博物馆相关展览的策划、展陈、大纲及器物说明的撰写,文物的保管、储存、统计等工作。而到文物局的实习相对偏重行政管理,从中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各类文物资源的分布、保存、管理状况,每一年这个地区相关学术课题的选题、执行和最终形成的成果。此外,学校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学术前沿的研究状况,以及各类学术活动的组织形式。
江西考古的重头戏:东周时期的清江盆地
清江盆地地处赣江下游地区,鄱阳湖平原的边缘地区。清江盆地是以赣江为主轴,包括西侧的袁江和肖江等周边水系,外围以山地和分水岭为界构成的一处相对封闭的盆地。整个盆地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包括今樟树市全部、新余市东部、丰城市大部,新干县北部等大片区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16:270003敦煌考古发现多份古人离婚证书,写得太好了,连马伊琍都跟着学
古人离婚的说辞本文作者倪方六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受关注的原因,我想大家并不都对八卦有兴趣,而是他们结束婚姻的说辞。他们通过微博公布了缘尽的消息——马伊俐说:“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文章说:“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2:000001河南山里一户人家秘藏皇帝御赐镇宅“鬼画”,1998年被盗
“鬼画”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说了很多盗墓,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个盗宝的故事。这盗宝是真盗——到藏有宝物的人家去偷盗。在20世纪八十九年,民间文物市场兴起,收购古购文物的小贩子,与卖小家电小百货的温州人一样走街串巷,骗、盗古董一类刑事案件,在农村不时发生。1998年,河南省发生了一起文物贩子盗宝案件,豫西山区一户人家的祖传“鬼画”,被人盗走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8:390001中国史上做人差距最大的父子 爹靠盗墓发家 儿子靠修古墓成名
孙殿英和孙天义,是一对截然不同的父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行为表现,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父母的行为,是否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孙殿英是一个军阀,除了汉奸的名头,他还是一个盗墓贼。他盗走了慈禧太后的墓和乾隆的裕陵,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他的儿子孙天义则是一个修建黄帝陵的基金会创始人,他通过募集资金,为中华民族的根源之地黄帝陵修建了一个更为宏伟的陵墓。父亲和儿子的人生轨迹有如天壤之别。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32:080001中国巨型蜥脚恐龙:东北巨龙 最长20米(发现于辽宁)
东北巨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植食性恐龙,听名字就知道它的化石发现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东北巨龙也是拥有着粗壮的四肢和修长的尾巴,身长也是普遍达到了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目前发现的化石并不是非常完整,只有一个颅骨而已。东北巨龙的历史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0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