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WJw01《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57:010阅
之前分享过马桥文化的了,接下来应该到我们一般人知的吴越文化时期。确实有先生将商代中晚期叫先吴文化和先越文化的,人家认定得节点应该是商周之计太伯奔吴的故事吧。不过我觉得一般叫先什么的文化的也不严谨,先能到很远的,也不符合一般文化命名的规范,同理后什么文化的感觉也不那么好。越的还没找到,就先来一本吴的吧,虽然这本我应该不直接用上,但一定得学习的。话说之前上学有老师专门给了我一个这个书的复印本。我以前一直觉得青铜器高手多水深,所以想避而远之。可是都到两周时期了,你不写青铜器是不可能的。瞧瞧这本书就很好啊,有关于吴国青铜器的概述,有专题研究,也有科技方面的介入,是很值得学习的。

一般将吴文化研究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为首成立的“吴越史地研究会”出版《吴越文化论丛》并提出吴越文化研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五六十年代吴文化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表现在烟墩山宜侯夨簋等一批青铜器的出土,遗迹宁镇地区200多处商周时期台形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第三节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吴文化研究全面发展,其中《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便是这个阶段代表性成果,被誉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吴器所做最详实、系统地综合性研究”。
《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通过全面、系统考察苏、皖、浙近两千件吴国青铜器。对青铜器的分期做了周详地研究,并通过多学科分析测试,揭示吴国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工艺制作和金属组织特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 一位好记者讲述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她是浙江考古圈“团宠”。也是小编心中的“女神”。她留着齐肩短发,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写稿。她写了10年良渚,坚持与热爱,简直是活成了人间理想。有人说她是最会讲考古故事的记者。也有人说她的报道更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读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她,就是马黎!近日,由马黎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3:210000许永杰:史前三种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
史前时期,先民们是如何加工粮食的?加工粮食用的是什么工具?考古学家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答案:石磨盘和石磨棒、杵和臼、擂钵这三套组合是史前粮食加工的主流工具,有些甚至使用至今。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过88个储存有粮食的窖穴,所存储的谷物以十万计。如此多谷物,磁山先民是怎样吃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060000实践得真知:“清华简”保护经验谈
2021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调研了清华大学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期间,清华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简称)的保护研究工作受到了充分肯定。作为清华简的一线保护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直全力以赴地保护着这批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在清华简的长期保护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在此与从事简牍等文物保护的同仁交流,希望能够得到指教,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一、竹简浸泡液的更换频次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5:150000南海I号沉船的铜镜,外贸日用品输出有品牌,竟与宋太祖有关?
前文书咱们说到《千万里海疆中国心,唐宋神韵东瀛情;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潜始末》,南海I号在第一潜之后,经历了很多次调查,并经整体打捞,进入了自己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随即,全面发掘陆续展开,发现后三十多年,获得了十大考古发现奖;至今发掘接近尾声。从这篇开始,老李与大家一同到海丝馆,就一些有意思的文物给各位揭揭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9:210000世园会工地找到的古墓 老婆富贵老公寒酸(将军墓)
世园会的墓地埋葬的是一位魏晋时期的将军。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以北的南菜园地区,世园会施工队挖出来一大片古代墓葬区,年代从西汉到明清,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这让专家感到异常兴奋。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群,其地底下一定陪葬有丰富的文物,考古队员们个个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挖掘工作。进入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44: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