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这么大事 商朝为何只字不提 考古:商汤灭的不叫夏朝
商汤灭夏,这一历史事件在西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已经被确认。周公在殷商覆灭之初,就在诰令中提到了商汤灭夏的事情,用以警示贵族并汲取教训。此后,各种文献如《吕氏春秋》、《史记》以及战国诸子的著作都详细记述了商汤灭夏的过程。例如,《墨子》特别提到了商汤在攻城前点燃夏都城墙西北角的火,破坏了城墙,顺利进入城内。
这说明夏朝的灭亡在当时是一件重大的事件,以至于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学家们仍然清晰地记得这一事件。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寻找更直接的文字证据,例如商朝本朝的记载,就变得非常困难。《尚书》中提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商朝时期确实有专门的史书和典籍存在。
由于甲骨文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形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商朝为了有效地管理广袤的领土,必然有另一套成熟的文书系统用于传达政令和发布诏命,就像布帛文、竹简文和金文一样。司马迁完成《史记》两千多年后,甲骨文才被发现,但《史记》中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与出土的甲骨文相互一致,证明商朝确实有记载本朝历史的史书传世,并被司马迁家族所阅读。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有关于商汤灭夏历史事件的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西周以后,都属于后世的追记。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编写者主观筛选和修改,其可靠性也受到一定的折扣。
难道是因为商朝距今太久远,所以文字资料没有得以保存下来吗?就布帛和竹简两种载体而言,历经三千多年不被破坏、腐蚀并被发现和成功解读的概率微乎其微。这也是我们通常解释商朝未留下直接文字资料的主要原因。
然而,除了布帛和竹简,商朝还有两种保存良好的载体:金文和甲骨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尽管出土的商朝青铜器众多,发现的甲骨卜辞也多达15万片,但就商汤灭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言,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记载,甚至在殷商的金文和甲骨文中,都没有一次提到过“夏”作为一个政权的专有名词。
商朝之前,中国存在一个广域的王权政治实体,这是不争的事实。夏朝作为被商朝推翻的前政权,历代夏朝的君主就成了殷商人眼中的鬼神。因此,他们可能会进行祭祀夏朝或夏后(夏朝君主称后),这也成为可能的情况。
按照这个思路,台湾的历史学者蔡哲茂和大陆的学者王宁将研究重点放在甲骨文中是否可能出现已知夏后的任何记录。然而,遗憾的是,尽管甲骨文中发现了“夏”字,但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人在烈日下”,并没有出现具有政权含义的“夏”。
甲骨文的限制使得我们无法从中了解商汤的具体事迹和功绩,甚至无法得知其他被隆重祭祀的夏朝先君和君王的事迹。我们只能通过祭品数量和祭祀规模来判断被祭祀对象的地位高低。
这主要是由于甲骨文的限制,无法像后来的王朝祭祀开国皇帝那样详细记录先帝的事迹。商朝史书的保存并不容易,而甲骨文则用于占卜和祭祀,并非用来记录历史,因此很难从中找到与夏朝有关的线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礼记·表记》曾提到商朝独特的礼仪制度:“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由于甲骨文的祭祀用途,夏朝作为被商朝推翻的前政权的君主们在殷商人眼中成了鬼神。那么他们是否会带来灾祸并报复商王就成了商朝人非常担心的问题,祭祀夏朝或夏后就成为可能的情况。
根据甲骨文的记录,商朝人将夏朝称为“西邑”。在甲骨卜辞中,出现了东土、西土、北土的概念,但却没有“东邑”、“北邑”、“南邑”等词汇。因此,“西邑”的出现显得非常突兀。在史书中,商朝也没有“西邑”这个地理单位的记载。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研究中,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邑斟鄩。结合《清华简》中的“(商汤)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等记载,似乎可以将西邑与二里头划等号。
然而,二里头遗址并没有出现任何改朝换代的迹象。根据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20年之间,宫殿建筑和宫廷礼制在二期(前1680年至前1610年)发端,到三期(前1610年至前1560年)和四期(前1560年至前1520年)时,二里头遗址的宫殿规模仍在扩大,并出现了多个院落。二里头聚落的人口在二期至四期逐渐增加,贵族群体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作坊仍然存在,四期时制作的青铜器更加精良。
而偃师商城的碳14测定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这也是夏商分界年的时间点。这意味着在偃师商城建造时,距离6公里的二里头遗址仍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持续到商朝统治后的数十年,完全看不出王朝更迭的迹象,更不用说《墨子》中提到的惨烈攻城战了,因为二里头根本没有外城墙。
因此,根据考古发现和王朝更替之间的低关联迹象,考古学家对夏商更替的时间点产生了争议。有人主张夏商更替发生在二里头二期或三期,有人则认为发生在四期晚期。
此外,在二里头文化主导时期的郑州商城建设以及晋南故地的东下冯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相比,也出现了商文化的特征。
综上所述,二里头并不是夏朝的灭亡之地,也不存在被商朝进行燎祭的条件。
因此,甲骨文中的“西邑”和《清华简》中的“西邑夏”群体,并不在二里头。实际上,根据《左传》的记载,夏桀驻扎在有仍之会(今山东济宁南),攻打有缗(今山东金乡),导致西邑被商汤攻克,夏桀被迫逃亡至南巢(今安徽一带)。
综上所述,尽管商汤灭夏的确是一件发生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我们很难在现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找到关于商汤灭夏的直接记载。尽管甲骨文和金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但要想准确还原这一事件的细节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结合更多的证据,以更好地理解商汤灭夏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陕西考古:石峁作为黄帝都邑或夏都是否妥当
作为龙山晚期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复杂的城防设施、众多的精美玉器、农牧交错的地理区位以及其处于临界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关键时间节点等因素,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先秦史学者沈长云从古代文献及历史地理角度,提出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的都邑。此说一出,学界瞩目,甚至有学者直指其是黄帝都城昆仑,石峁城址黄帝都城说也在历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49:340000300年女尸复活背后的秘密(假死状态)
1999年,齐齐哈尔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的这具女尸狰狞恐怖,针对女尸的状态,专家表示这具尸体肯定在下葬之后复活过。棺材里面拥有非常清晰的抓挠痕迹,并且四肢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从棺材内部看有一只鞋子散落在别处。综合棺材内部的各种因素,专家认为这名300年之前的清朝贵妇,被下葬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处于深度的昏迷。我要新鲜事2024-02-27 18:40:430001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小屯宫殿遗址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馀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小屯宫殿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5:250000圭拉那魁兹和农业起源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14:340000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曾想挖秦始皇墓
随着小说和电影的熏陶,盗墓成了一个惊喜、刺激的职业,不过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盗墓是犯法的。过去,盗墓贼存在在于人们想象,而在2014年姚玉忠落网时,我们才发现真的盗墓贼更牛!接下来一起去认识一下姚玉忠,看看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一、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1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