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古代皇家墓地秘密交易的背后:迷信害人
原题:一桩“墓地交易事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昭明太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名叫萧统,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就是萧统组织人员编纂的。史称,当时萧统“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很可惜这么一位大才子竟为墓地风水所误,迷信害人。

图:昭明太子萧统画像
但如此出色的一位人物,其墓接连二度被盗,还弄了风水丑闻。此事发生于梁武帝萧衍在位末期,适值“侯景之乱”前后。但真相如何,至今扑朔迷离。特别离奇的是,其头骨竟然成了唐代人的收藏品,其中谜团至今也无法搞清。
这篇文章就来聊昭明太子的故事。
太子为生母选“风水宝地”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前面文章曾聊过的掘萧宝卷墓“滴血认亲”的萧综,便是萧统同父异母弟弟,一家人。
萧统生于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九月生于襄阳,生母是萧衍的贵嫔丁令光。萧衍40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当时心中特别高兴。在称帝当年,即天监元年(公元502年)阴历十一月,便将萧统立为皇太子,对丁令光也宠爱有加。
据《梁书·昭明太子传》(卷八),萧统是个帅哥,虽然是个准皇帝,但为人一点不狂,是个谦谦君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萧统小时候特别聪明,过目不忘。萧衍对大儿子的行为很满意,也特别重视对他的栽培,三岁时就让他从师学习《孝经》、《论语》,萧统五岁就能熟背《五经》。
萧统喜欢读书,遍邀当时的文化名流,到设在今南京玄武湖公园内岛上的馆园内聚会交流,研习学问。“梁洲”一名,就因此萧统这个梁太子在其上建园而得名,《文选》便诞生于此洲上。

图:昭明文选(古刻版)
萧统是个孝顺的太子,母亲丁令光生病时,他早晚侍奉于病床前后,捧茶倒水,侍食喂药。普通七年(公元526年)阴历11月,丁令光病死后,萧统亲自找当时的风水术士,给母亲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但丁令光最后并未能葬在儿子选中的这块风水宝地上,而是另葬他处。
另葬的背后,是一桩不光彩的皇家“墓地交易事件”。
“墓地交易事件”
据《南史·萧统传》(卷五十三),就在萧统将要动土,为母亲造墓时却节外生枝。可能是皇家地价高吧,有人悄悄找到萧衍身边的大太监俞三副,要另卖一块宝地给丁令光建阴宅。
为了搞定这桩秘密的土地交易,就如现在有的房产开发要给关键人物送回扣一样,此人承诺,如果这块地能买到300万,其中100万是你俞太监的。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到了俞三副这里,有钱则能换墓。跟着皇帝屁股后转了多年的俞大太监,摸透了萧衍的心思,便给萧衍提供了“内参”,暗暗游说起来,说太子给他妈选的那块墓地对皇帝您不吉利,不如这一块好,云云。

图:梁武帝萧衍墓地散落石刻
萧衍本来就很迷信,年老了忌讳又多,于是便让人去买下了那块地,而废了萧统那块。至于萧衍花多少钱买的,俞三副又得了多少回扣,史书上没有交代,反正后来丁令光另葬了,陵号“宁”。
母亲出殡那天,萧统水米不进,下葬后还老是痛哭,每次都哭得痛不欲生,身体渐渐垮了。萧统为何这么伤心,可能并不仅仅是丧母之痛,“墓地事件”恐怕才是让他伤心的地方。
萧衍知道萧统痛不欲生后,急了,专门让中书舍人顾协去劝太子,大概意思是,我萧衍还没有死呢,你哪能这糟蹋自己,萧家还指望你当皇帝呢。
但萧统后来却未能当上皇帝,在萧衍前面死了。
“埋鹅”厌禳不成反折寿
“墓地交易事件”对萧统是一个打击,而麻烦的事情还不只此一起,不久又闹出了一桩“埋鹅丑闻”。
原来,在生母丁令光下葬后,一个懂风水的道士路过宁陵墓地,发现此块墓地的风水好是好,但对长子不利,会折寿,如果设法消灾或许可以延寿。此说无疑是一种迷信,但巧合的是,萧统确实早死了,这是后话。
或许过去人都很迷信,萧统也信以为真,大意不得,便按道士之语,让自己宠爱的太监魏雅,在丁令光墓地长子位上,埋下了据说能避恶驱邪的厌禳物蜡鹅。但不曾想却埋下了一桩麻烦事,萧统至死都未能解释得清楚。

图:南朝皇家墓地散落石刻
鹅本与雁、鸡一样,都是古代早期婚聘时的特殊礼物。用之于厌禳,则可能是因为鹅是“我”,鹅脖子长,喻意长子长寿的意思。萧统埋厌禳物只是为自己好,并无恶意,利已不害人。事情本来也就过去,并不为外人所知,但后来却因太监之间闹矛盾,而坏了好事。
魏雅和鲍邈之当年都被萧统当成心腹,魏、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但鲍邈之老了后,魏雅便疏远了他。鲍邈之一气之下,想狠狠整他一下,便暗暗地把魏雅替太子埋厌禳物的事情告诉了萧衍,还添油加醋,说是想折皇帝的寿。
萧衍秘密派人去挖,鲍邈之所说一点不差,这下麻烦大了。
南北朝时,巫术盛行,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刘劭,便曾在含章殿下前埋一个形似刘义隆的玉人,诅咒皇帝老爸早死,也好让自己快点继位当皇帝。事件曝光后,刘义隆决定废掉太子,但还未执行却让刘劭先下诛杀了。萧衍自然会联想到这事情,也下了废太子的决心。后因大臣劝谏,萧衍才未追查下去,只是杀了道士。

图:过去常见的“厌胜钱”,上面文字:“长宜子孙”
但萧衍对太子一门从此多疑,在萧统死后,未能依常理,如后来明太祖朱棣那样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是确定三子萧纲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埋鹅丑闻”。
尽管自己埋鹅没有一点坏心,但身为太子的萧统为此感到很内疚。本来只想为自己好,却不想惹父皇生气。事后对父皇虽然做了一番“深刻的检讨”,但萧统到死也未能让萧衍消除对此事的疑心,抱憾终身!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陶火烛古今——人大考古2022年通州田野考古实习烧窑活动纪实
因为疫情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9级考古学本科生的考古实习于6月8日开始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工地展开。在实习的第一周,同学们的工作以整理出土陶片为主,在归纳的过程中,同学们对陶片进行了充分观察,也针对汉代制陶术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对制陶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操作问题,实验考古可以给出一个形象的解答。为此,参与实习的师生筹备了一次实践活动,利用实验考古的方法体验汉代的陶器制作流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16:210003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最终极预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2:400000西周三晋玉器之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从武王克商建立周王朝,到幽王“烽火戏诸侯”,平王被迫东迁,西周历时27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章立制的重要时期。西周玉器,在继承商代晚期玉器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鲜明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7:2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草坡西周墓
西周早期贵族墓葬。位于甘肃省灵台县城西北的白草坡村。1967和1972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两次在这里发掘、清理了9座西周墓和1座车马坑。其中最重要的是1号墓和2号墓,此二墓和车马坑相距很近,自成一墓区。根据随葬青铜礼器的铭文,可以确定1号墓墓主是潶伯,2号墓墓主是(阝爰)伯。年代约在康王和昭王时期。▲白草坡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34:580000冰冻少女胡安妮塔,被冰封500年的12岁祭品少女
在发现冰人奥兹之后,人类又发现了另一位被冰封的冰冻少女胡安妮塔,但是这位少女可没有奥兹那样的历史悠久,仅仅只冰封了500年。所以肉体保存的还较为完好。这位冰冻少女在死的时候仅仅只有12岁左右,而且是被当作祭品给献祭了。冰冻少女胡安妮塔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4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