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朱凤瀚:《甲骨与青铜的王朝》

作者: 朱凤瀚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
页数: 119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597772
本书分三册。上册为商代部分,收录了《再读殷墟卜辞中的“众”》等论文30篇(另附文1篇),中册为西周部分,收录《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等39篇论文,这些文章综合运用了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家族形态、宗教观念、政治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学术问题。下册包括东周及通论两部分,各收录8篇文章,东周部分主要论及这一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的状况,通论部分的文章则较宏观地论述了商周社会结构、宗教观念的演变等问题,也有对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等方法论的思考,其中也涉及到对夏文化考古学探讨的看法。
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关这一阶段的历史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为上古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开辟了新的视角。朱凤瀚先生是当今学界中国上古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本书选取了朱凤瀚先生在上述学术背景下从1981年至2020年发表的文章85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朱先生治学的视野、旨趣、方法和取得的成就。
朱凤瀚,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古文字、青铜器、出土文献。著有《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国青铜器综论》等著作。
上册
再讀殷墟卜辭中的“衆”……………………………………………1
附:殷虚卜辭中的“衆”的身份問題 …………………………28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中的人物關係再探討 ………………………48
殷墟卜辭中“侯”的身份補證———兼論“侯”“伯”之異同 ……64
商人諸神之權能與其類型 …………………………………………89
殷墟卜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107
談殷墟卜辭中先公高祖的祭日……………………………………124
論殷墟卜辭中的“大示”及其相關問題…………………………128
論■祭………………………………………………………………143
黄組卜辭中的“!巫九"”試論……………………………………152
武丁時期商王國北部和西北部之邊患與政治地理———再讀有關邊患的武丁時期
大版牛胛骨卜辭…………………………………………………159
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銅器看商人與北方族群的聯繫……………182
重讀小臣#骨版刻辭………………………………………………213
論卜辭與商金文中的“后”……………………………………220
論殷墟卜辭中紀時用的“歲”…………………………………238
試論殷墟卜辭中的“春”與“秋”……………………………245
説殷墟甲骨文中的“龍”字及相關諸字………………………259
釋“ 羌” ………………………………………………………266
試説■組卜辭中“盧”字的異體………………………………272
記中村不折舊藏的一片甲骨刻辭………………………………276
近百年來的殷墟甲骨文研究……………………………………284
殷墟西北岡大墓年代序列再探討………………………………315
論小屯東北地諸建築基址的始建年代及其與基址範圍内出土甲骨的關係……341
商周青銅器銘文中的複合氏名…………………………385
商周金文中“亞”字形内涵的再探討…………………403
金文日名統計與商代晚期商人日名制…………………415
有關■其卣的幾個問題…………………………………423
僕■卣銘考釋……………………………………………429
作册般黿探析……………………………………………434
子龍鼎的年代與銘文之内涵……………………………441
新見商金文考釋(二篇)………………………………446
中册
《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 …………………………463
論西周時期的“南國”…………………………………477
西周金文中的“取■”與相關諸問題…………………489
金文所見西周貴族家族作器制度………………………503
宗人諸器考———兼及再論西周貴族家族作器制度………523
琱生簋銘新探………………………………………535
琱生簋與琱生尊的綜合考釋………………………549
士山盤銘文初釋……………………………………564
師酉鼎與師酉簋……………………………………569
衛簋與伯■諸器……………………………………579
由伯■父簋銘再論周厲王征淮夷…………………590
射壺銘文考釋………………………………………596
公盨銘文初釋………………………………………604
中國國家博物館近年來徵集的西周有銘青銅器續考……613
也論西周金文中的“拜手稽首”…………………………630
論周金文中“肇”字的字義………………………………645
關於西周封國君主稱謂的幾點認識………………………653
房山琉璃河出土之克器與西周早期的召公家族………668
大保鼎與召公家族銅器群………………………………674
■公簋與唐伯侯于晉……………………………………687
北趙晉侯墓地M113、M114的發現引發的思考……695
對與晉侯有關的兩件西周銅簋的探討…………………697
柞伯鼎與周公南征………………………………………705
滕州莊里西滕國墓地出土■器研究……………………714
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内的西周墓葬初探……………724
$器與魯國早期歷史…………………………………726
魯國青銅器與周初魯都城………………………………746
葉家山曾國墓地大墓之墓主人身份與曾侯%鐘銘………757
附:有關葉家山西周墓地的兩個筆談 ………770
棗樹林曾侯編鐘與葉家山曾侯墓…………………775
典籍所記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述評…………………790
■鼎紀年與宣王時紀年銅器的合曆問題…………824
簡論與西周年代學有關的幾件銅器………………827
關於西周金文曆日的新資料………………………845
西周初期王陵的探尋………………………………860
《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出土商周青銅器》序……870
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875
清華簡《繫年》“周亡王九年”再議…………887
讀清華楚簡《金縢》兼論相關問題…………894
讀清華楚簡《皇門》…………………………904
下册
論春秋時期的“新興地主階級”……………………923
關於春秋魯三桓分公室的幾個問題…………………939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行政組織與居民狀況的變化……946
論梁帶村芮國墓地出土青銅器與相關問題…………954
新泰周家莊墓地分析…………………………………968
關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國家博物館所藏楚大師編鎛……981
論春秋金文中冠以國名的“子”的身份………………992
先秦時代的“里”———關於先秦基層地域組織之發展 ……1009
戰國時期手工業者狀況 ………………………………1030
商周時代社會結構的變遷 ……………………………1046
從生産方式看商周社會形態 …………………………1094
商與西周時期的天神崇拜 ……………………………1097
論商周女性祭祀 ………………………………………1117
試論中國早期文明諸社會因素的物化表現 …………1126
論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的關係 ………………………1137
探索中國特色的古代社會———朱鳳瀚談《商周家族形態研究》與中國古史研究 …… 1149
夏文化考古學探索六十年的啓示 …………………1154
讀《張政烺批注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 ……1170
引書書名簡稱表 ……………………………………1185
後記 ………………………………………………1189
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全文发布
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202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迎来建馆七十周年。12月12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根据这一计划,上海博物馆将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建成“一体三馆”基本格局。现全文发布如下: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9:040002墓主竟是他!江村大墓墓主考
江村大墓是近年来陕西考古发现的一座大型汉墓,因其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江村东,故有此称。该墓位置特殊,形制呈“亞”形,且规模巨大,备受学界瞩目。笔者不揣鄙陋,拟从其位置、形制、规模、陵园设施、外藏坑等方面分析考证,以求确定其墓主,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墓葬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49:010000耿超:河北地区宋代墓葬及相关问题研究
根据目前发表的资料,河北地区的宋代墓葬主要有砖室墓、石室墓、土洞墓与土坑墓。1.砖室墓墓室主体用砖砌而成,根据墓葬形制的不同可分为简单型的砖室墓与仿木结构砖室墓。A型简单型的砖室墓,即仅用砖砌墓室,此外无装饰,可分为四个亚型: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6:490003新发现 | 河北开元寺南遗址一处宋代房址内出土医药相关文物
开元寺南遗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是一处时代跨越唐至明清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持续六年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城墙防御遗存、寺庙建筑遗存,更是发现了大量与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宋代房址出土了和医药有关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0:450000先商诸城的年代——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之二
【编者按】本文为郭立新、郭静云所著之《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原文分别刊载于《南方文物》2021年1期;2021年2期和2022年3期。该文较为系统地疏理中国境内不同地区先商时期各种城址的资料,探讨其兴废过程与背后的社会动因,借此了解中国各地早期的文明化进程。因全文较长,兹分节摘发;本篇为其中第二节。要点导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0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