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至今未发现夏朝灭亡痕迹 为何 贵州教授:商汤打的是古埃及
商汤灭夏是上古时期改天换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尚书》、古本《竹书纪年》、《吕氏春秋》以及《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其真实性不容置疑。
在历史上,改朝换代通常有两种途径:和平途径和暴力途径。和平途径包括自愿和不自愿的禅让,而暴力途径则主要指武力取代。

商汤灭夏属于哪一种呢?
尽管不同史书对此的记载略有差异,但一个共同点是商汤灭夏采取了暴力手段。
《尚书》记载:“汤伐桀,战于鸣条”;《史记》中说:“桀败于有娀之虚,桀犇于鸣条”;《墨子》中更为详细地描述了攻城战,提到“帝(商汤)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天命融降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为了攻下夏桀的据点,商汤甚至使用了火攻等战术。
此外,在行军路线上,商汤的大军也经历了一番周折。先是“令师从东方出于国”,接着“升自陑”,继而“升道渡河”,最终商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夏军的西面,一战成功。
这些战争细节来自不同时代的史官,包括《商颂》、《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等文献,它们共同证明了商汤通过武力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
然而,考古发现却未能在实物上找到夏朝灭亡的痕迹。根据2022年发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与夏都斟鄩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相吻合。二里头遗址规模宏大,墓葬丰富,出土器物制作精良,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的都邑。
二里头遗址并没有发现夏朝灭亡的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朝代更替时考古学文化滞后的特点。夏朝的灭亡可能发生在二里头遗址衰亡之后,因此至今未在遗址中找到夏朝灭亡的证据。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文献记载错误,商汤灭夏实际上是和平演变,夏后氏在商族强盛后自愿放弃权力,由王权降为诸侯。不同史官的记载显示商汤采取了武力手段,因此这一推测存在争议。
第二种推测是二里头并非夏朝最终灭亡地,因此在考古发现中找不到夏朝灭亡的痕迹。可能存在其他地点作为夏朝的灭亡之地,但具体位置仍待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
关于夏朝灭亡地的具体位置,也有人提出了各种设想。例如,有学者声称夏朝实际上是古埃及的一支部族,在古埃及发生了与亚洲古中国人的战争和统治。然而,这种设想缺乏实证支持,且与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不符。

因此,目前无法确定夏朝灭亡地的确切位置。不过,考古学的发展可能会为我们揭示更多线索,最终解开这个历史谜团。需要指出的是,商汤灭夏的规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考古学找到夏朝灭亡的证据的几率可能较低。
商汤灭夏的历史事件在文献记载中有确凿证据,但在考古发现中尚未找到对应的实物证据。这引发了人们对夏朝灭亡地的推测和猜测,但要确定确切的答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考古发掘。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我想把来龙去脉讲一下。现在,市面上讲《周易》的书真是铺天盖地,热心的读者也人山人海。我不想重复各种老生常谈、胡吹神侃,说此书最最符合科学,处处蕴含哲理,如何灵验,如何神秘,如何放之四海,如何无所不包,如何令各级领导如痴如醉,如何让成功人士神魂颠倒,如何急广大群众之所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如何风靡世界,畅销海外,引无数老外竞折腰,想不承认都没辙,中国是电脑的故乡……0001范毓周:河南巩义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浅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48:450000蒋乐平|钱塘江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及文化谱系研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专家简介蒋乐平研究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主持发掘上山、跨湖桥、荷花山等重要遗址。具代表性著作有《跨湖桥文化研究》、《浦江上山》等;论文有《钱塘江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即文化谱系研究》、《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0:490001考古发现真实天使的残骸,脊部长有翅膀(婴儿天使)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曾经有宇航员拍到白衣天使,还有人见过罕见天使头发,但对于这个“天使人”在现实中似乎是不存在的。但考古学家推翻了这一结论,他们发现了天使的残骸,这个天使长有一双翅膀,看上就像极了天使,一起来看看这位天使的残骸。脊部长有翅膀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430007王明珂:为什么赤脚惯了踩在锐石上不知痛?
为什么一个经常受歧视的人,久而久之,对他人的侮辱性话语行为变得毫无反应?为什么我们相信一个“历史”,即使那“历史”让我们成为原住民、少数民族、新移民、劳工阶级、女性,并成为征服者、主体民族、老居民、男性与资产阶级之外的社会边缘人?为什么一个赤脚走路已习惯的人,踩在尖锐的砾石上不觉得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