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 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 考古揭秘
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华人自居为“炎黄子孙”,但我们应该明白,“初祖”并不意味着黄帝是华夏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批人类,而是指从黄帝时代开始,我们的先民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群居生活,进入了高等级、有社会组织的文明时代。

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来看,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种以制作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即仰韶文化。
从这一时期开始,农业和聚居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具有明确分工和等级的聚落组织结构。先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制作出不同用途的骨器、玉器,并衍生出了原始的宗族和信仰。考古学家称仰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根主脉”。
而黄帝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帝并非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时代某个部族的首领的统称。这个部族以强大的实力和文明程度超越其他原始部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导力量。
与炎帝的情况类似,根据史书记载,炎帝后代有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连后来与黄帝大战的蚩尤也曾做过炎帝的继任者。取代炎帝成为共主的黄帝也是如此。
黄帝的存在并非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统治的时代,持续时间长达300年甚至更久,直到最后一位黄帝的实力下降,被其他部族所取代。
可惜的是,每一代黄帝部落首领的名号并没有传承下来。自汉代以后,“一元论”成为史家共识,黄帝被具象化为一个具体的人,所有文明要素都归结为黄帝的创造,而华夏子孙的血缘谱系也被追溯到了黄帝身上。
有一个现实例子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据统计,目前全中国宣称自己是大槐树移民后裔的有上亿人之多。然而,明朝各时期的《洪洞县志》记载的洪洞县总人口从未超过10万人,即使全县人口都是育龄夫妇,在600多年的时间里繁育上亿后裔是不现实的。
因此,合理的解释是大槐树只是明朝大规模遗民的中转站,那些辗转迁居各地的百姓,将大槐树作为了祖源地的精神指向。

除去后世层累在黄帝身上的神话传说,黄帝的历史原貌其实是曾雄踞黄河中下游的有熊国。在与炎帝争夺部落共主地位的阪泉之战中,黄帝曾率领熊、罴、貔、貅、豹、虎等部落与炎帝大战。这些部落代表了以黄帝为核心的不同信仰图腾的联盟组合。
通过阪泉、涿鹿两次大战,有熊国首领一跃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史书记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似乎建立了一个以有熊国为主导的王权治理模式。史书中除了黄帝乘龙飞升的荒诞记载外,并没有明确提到黄帝之后谁成为新的诸侯共主,这与“天下诸侯归之”的政治格局并不一致。
直到夏朝建立之后,以家天下为代表的广域王权统治模式才正式建立。在历代学者眼中,虽然承认黄帝的存在,但追溯国家文明起源,却仍然以夏朝为首。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建立时间确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那么黄帝的生存年代又在何时呢?
古本《竹书纪年》曾记载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按照每世约30年计算,黄帝和夏朝之间相隔约一千年。因此,黄帝的生存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西晋学者张辅也在评价《史记》时提出,黄帝生活在距离汉朝三千年前的时期。
公元前3000年只是一个粗略的时间范围,因为黄帝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部族首领的统称。黄帝统领华夏的时间可能长达300年甚至更久。这期间包括了第一代黄帝建立的有熊国,以及有熊国的前身少典氏、附宝氏。
有熊国最初的定都地据《舆地志》记载在河北涿鹿,后来迁都到今天的河南新郑。
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显示,黄帝族群从崛起到成为天下共主,耗时近千年。黄帝的影响力包括有熊国、少典氏和附宝氏。
黄帝的存在并非结束了华夏地区的战乱纷争。黄帝死后,有熊国本身也发生了分裂,黄帝的后裔都宣称自己是帝王继承人,导致河洛地区陷入战乱。黄帝的象征也随之崩塌,古中原地区出现了众多战国,战争频繁,700多年的时间内未出现一个能让诸侯咸服的局面。
直到公元前2300年,随着以晋南陶寺古国为代表的华夏部落重新联盟,尧、舜、禹部落建立了夏王朝,龙山文化时代来临。
尽管黄帝的存在被承认,但历代学者仍以夏朝为华夏文明的起点。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其影响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历程,从黄帝部落的崛起到有熊国的建立,再到黄帝后裔的纷争,最终导致河洛地区的分裂。黄帝的历史地位在华夏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历史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我们能够更好.
三星堆的文明 和山海经神话不谋而合(三星堆秘密)
三星堆文明和山海经有很多重叠的部分。说到关于上古文明记载最多的书籍,山海经无疑是首当其冲,相信大多数人呢都知道山海经这是一本涵盖了奇花异草、生物地理奇观以及传奇故事的珍贵古籍,全书,现存是18篇,分别是大荒经四篇,放山经五篇,海内经四篇、海外经五篇。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则是进一步证实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内容,而青铜神树的出土更是将山海经推上了热搜,因为这棵青铜神树与书中的描述。山海经记载我要新鲜事2023-03-25 02:29:010000三国名将黄盖墓被挖开后,发现了什么?清理人员吃了一惊
黄盖墓地考古发现了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打的是周瑜,愿挨的是黄盖,由此民间有了“周瑜打黄盖”之歇后语。对于这个典故,西晋人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而是明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段子。见于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所谓的“密计”就是苦肉计,赤壁之战中成功“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与周瑜决定火攻曹操的水旱大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450000专家抢救性挖掘 找到西汉文物(西汉古墓)
盗墓贼差点在考古队眼皮吓偷走文物。在江苏省徐州市的上店子村的夜晚,一个巨大的爆炸声从村外的黑头山传来。第二天一大早,好奇的村民在山上发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地洞,于是连忙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当地的公安局。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在村民的带领下赶到了山上,发现这伙盗墓贼手法非常专业,他们先用树枝将盗洞遮住,然后垫上蛇皮袋和土,这样一来,盗洞的痕迹就很难被发现。专家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44:130000在三晋大地寻找夏商踪迹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山西南部古有“夏墟”之称,夏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东下冯遗址”的发现,清楚地表明晋南是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继夏而起的商朝,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端,国家体制趋于完备,文明程度更高。山西南部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和完整城池,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49:120000孙权祖坟诡异在哪?传得“仙人指路”,巧合的是日后孙家真发迹了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钟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孙权父亲孙坚之墓,孙坚在娘胎里就有不凡气象,母亲做了一场奇怪的梦。实际上,在孙家祖坟中,最诡异的是孙权祖父孙钟的墓——孙家的帝王梦,就是从孙钟做起的。图:浙江富阳孙钟墓——孙权祖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0: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