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 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 考古揭秘
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华人自居为“炎黄子孙”,但我们应该明白,“初祖”并不意味着黄帝是华夏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批人类,而是指从黄帝时代开始,我们的先民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群居生活,进入了高等级、有社会组织的文明时代。

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来看,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种以制作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即仰韶文化。
从这一时期开始,农业和聚居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具有明确分工和等级的聚落组织结构。先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制作出不同用途的骨器、玉器,并衍生出了原始的宗族和信仰。考古学家称仰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根主脉”。
而黄帝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帝并非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时代某个部族的首领的统称。这个部族以强大的实力和文明程度超越其他原始部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导力量。
与炎帝的情况类似,根据史书记载,炎帝后代有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连后来与黄帝大战的蚩尤也曾做过炎帝的继任者。取代炎帝成为共主的黄帝也是如此。
黄帝的存在并非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统治的时代,持续时间长达300年甚至更久,直到最后一位黄帝的实力下降,被其他部族所取代。
可惜的是,每一代黄帝部落首领的名号并没有传承下来。自汉代以后,“一元论”成为史家共识,黄帝被具象化为一个具体的人,所有文明要素都归结为黄帝的创造,而华夏子孙的血缘谱系也被追溯到了黄帝身上。
有一个现实例子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据统计,目前全中国宣称自己是大槐树移民后裔的有上亿人之多。然而,明朝各时期的《洪洞县志》记载的洪洞县总人口从未超过10万人,即使全县人口都是育龄夫妇,在600多年的时间里繁育上亿后裔是不现实的。
因此,合理的解释是大槐树只是明朝大规模遗民的中转站,那些辗转迁居各地的百姓,将大槐树作为了祖源地的精神指向。

除去后世层累在黄帝身上的神话传说,黄帝的历史原貌其实是曾雄踞黄河中下游的有熊国。在与炎帝争夺部落共主地位的阪泉之战中,黄帝曾率领熊、罴、貔、貅、豹、虎等部落与炎帝大战。这些部落代表了以黄帝为核心的不同信仰图腾的联盟组合。
通过阪泉、涿鹿两次大战,有熊国首领一跃成为了新的天下共主,史书记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似乎建立了一个以有熊国为主导的王权治理模式。史书中除了黄帝乘龙飞升的荒诞记载外,并没有明确提到黄帝之后谁成为新的诸侯共主,这与“天下诸侯归之”的政治格局并不一致。
直到夏朝建立之后,以家天下为代表的广域王权统治模式才正式建立。在历代学者眼中,虽然承认黄帝的存在,但追溯国家文明起源,却仍然以夏朝为首。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建立时间确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那么黄帝的生存年代又在何时呢?
古本《竹书纪年》曾记载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按照每世约30年计算,黄帝和夏朝之间相隔约一千年。因此,黄帝的生存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西晋学者张辅也在评价《史记》时提出,黄帝生活在距离汉朝三千年前的时期。
公元前3000年只是一个粗略的时间范围,因为黄帝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部族首领的统称。黄帝统领华夏的时间可能长达300年甚至更久。这期间包括了第一代黄帝建立的有熊国,以及有熊国的前身少典氏、附宝氏。
有熊国最初的定都地据《舆地志》记载在河北涿鹿,后来迁都到今天的河南新郑。
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显示,黄帝族群从崛起到成为天下共主,耗时近千年。黄帝的影响力包括有熊国、少典氏和附宝氏。
黄帝的存在并非结束了华夏地区的战乱纷争。黄帝死后,有熊国本身也发生了分裂,黄帝的后裔都宣称自己是帝王继承人,导致河洛地区陷入战乱。黄帝的象征也随之崩塌,古中原地区出现了众多战国,战争频繁,700多年的时间内未出现一个能让诸侯咸服的局面。
直到公元前2300年,随着以晋南陶寺古国为代表的华夏部落重新联盟,尧、舜、禹部落建立了夏王朝,龙山文化时代来临。
尽管黄帝的存在被承认,但历代学者仍以夏朝为华夏文明的起点。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其影响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历程,从黄帝部落的崛起到有熊国的建立,再到黄帝后裔的纷争,最终导致河洛地区的分裂。黄帝的历史地位在华夏文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历史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我们能够更好.
桑塔纳盗龙: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9900万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那些大的、高的,强悍的恐龙,这些在关于恐龙的10个世界之最中有介绍。不过恐龙数量众多,除了出名的外,还有更多不被人知。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叫桑塔纳盗龙的恐龙,一起去认识一下吧!桑塔纳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58:130000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2023年3月1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办。来自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文博企业的12位专家对入围终评的45项案例逐项观看视频、审核材料、充分讨论。经专家评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项目作为特别案例推介,10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34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9:34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满清东北禁封地发现一长满青苔的绝世文物,发现者不识竟用油焚烧
高句丽壁画墓和好太王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高句丽墓葬的大体情况,这篇进一步说说这事情。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日本考古界对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古墓群这么有兴趣吗?除了民族本身的神秘性外,与古墓内丰富的壁画大有关系,是了解高句丽历史,特别是东北亚历史最直接的材料。这些最富艺术价值的壁画墓,还被学术界称为“东北亚地区的艺术宝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3:030000浅谈神秘的两汉壁画墓
两汉壁画墓一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神秘。比较知名的两汉壁画墓有洛阳西汉壁画墓、平陆汉壁画墓、梁山汉壁画墓、望都汉壁画墓、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辽阳汉壁画墓等,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细说。一、汉代壁画墓-基本简介汉代壁画墓兴起于西汉晚期,墓主人一般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或者地方富豪。壁画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表现墓主人日常活动的场面,如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2.表现墓主人的仕途经历等。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10: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