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土《太公兵法》 阴谋诡计狠辣张良能谋圣绝非虚谈
封建王朝的更迭是历史上永恒的主题,就像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车,在时光的年轮中奔驰而过,展现出历史发展的循环往复。当人们驻足停留,审视过去,才会发现一切都如云烟般消散,唯一不变的是时间的流转。朝代的更替带来的是深重的伤痛,因为战争伴随而来,给百姓带来苦难和痛苦。无论是兴起还是覆灭,百姓往往是受苦受难的一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朝代的更替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有时候只是一个疏忽就能改变胜负的命运。将军的个人能力在战场上也至关重要,优秀的将领甚至能在冷兵器时代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如何提高将领的个人能力呢?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研习兵法。当一个人对兵法了然于胸时,能够在战场上创造机会,善于抓住时机,以求取胜。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兵法书籍。大家熟知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无疑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容广博而深刻,思想精深,逻辑严谨,具有很强的可学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东银雀山汉墓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大量的竹简出土,其中包括一部比《孙子兵法》更早的兵书,《太公兵法》,也就是人们现在常听到的《六韬》。
《太公兵法》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成功秘籍。由于其中所记载的阴谋诡计过于狠辣,使得张良被视为谋士的典范。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太公兵法》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毕竟,这本兵书几乎没有人见过,甚至在清朝成书的《四库全书》中,被定义为伪书。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证实了《太公兵法》的存在,也让张良获得这本兵书的故事得到了认可。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其祖父张开地曾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是韩国两朝的宰相。
秦国灭亡韩国后,张良还很年轻,因为没有在韩国任职,逃过了一劫。张良对秦朝统治的反感使得反秦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认为秦朝剥夺了他衣食无忧的生活。
年少气盛的张良最初的反秦方式是试图刺杀秦始皇。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为其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锤,准备刺杀秦始皇。秦始皇早已习以为常地应对这样的威胁,取消了六驾马车,只使用四驾马车,并经常更换车辆,使得刺客找不到真正的目标。
这让张良的刺杀计划陷入困境,决定逃离现场,开始在下邳隐居。就在这个时候,在一座桥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高傲地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起来。”
张良不满,但作为一个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人,忍气吞声地捡起了鞋子,并将鞋子穿在老者的脚上。老者离去之前只留下一句话:“五天后再来桥头相会。”五天后,张良按照约定再次来到桥头,老者连续对他进行了三次刁难。通过这些考验,张良最终获得了老者赠送的一本书,名为《太公兵法》。张良迫不及待地回家查阅这本书,只见书中只有四个大字:“太公兵法,姜子牙所著。”从此以后,张良专心研究这本兵书,成为了一个卓越的谋士,能够俯瞰天下大势,智谋出众。《太公兵法》中所记载的阴谋诡计相当狠辣,包括曲意逢迎、降低防备、挑拨离间、成全贪婪等等,这些思想都成为了张良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张良意识到推翻秦朝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时,刘邦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于是,张良投靠了刘邦,并开始为他提供智谋,助其开创大汉王朝的道路。凭借着《太公兵法》中的思想,张良迅速成为刘邦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刘邦评价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与虎谋皮,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被老虎吃掉。与张良同时代的韩信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韩信虽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但在谋略方面,张良可以说是遥遥领先。韩信最终被杀,张良却安享晚年,在开国功臣中创造了一段奇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太公兵法》。张良并没有完全接受书中所有的狠辣思想,而是吸收并改造,融入到自己的谋略之中。这使得其成为了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能够看透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中国最后一座帝陵为什么叫崇陵?前后建了7年,留下一大遗憾
中国最后一座帝陵营建内幕本文作者倪方六光绪皇帝位于清西陵内金龙峪的崇陵,是清朝最后一座帝陵,也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座帝陵。墓门封上之日,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实际结束。崇陵建设跨满清、民国两个朝代,能顺利建成,完美收工,在中国建筑史上也算是一个奇迹,这当然与改朝换代的方式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崇陵,是中国近代国家政权民主交接的一个符号!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崇陵营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470001刘绪:夏文化探讨的现状与任务
在中国,关于夏文化的探讨,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初徐中舒先生第一次把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提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之说开始①,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80多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学者们的孜孜探求,学界已取得相当大的共识。但是,由于考古学的局限以及当时文字材料的缺失,局部存在分歧不可避免,要求百分之百准确也不可能,探索之路仍然漫长。那么,近些年夏文化探讨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办?这是需要关注的。0000皇家龙:英国小型恐龙(长4米/与华阳龙是近亲)
皇家龙是一种剑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只有4米左右,它和华阳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目前仅仅只在英国发现了两块化石而已,所以目前种属不明,属于疑名状态。皇家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58:010000躲过所有盗墓贼的墓穴 有上百吨宝物(百吨宝物)
武则天墓至今没有人进去过。在中国历史上3000多年的古墓搜查中,只有武则天的陵墓没有受到任何的破坏,他们躲过了许多疯狂的盗墓和挖掘,所以说,前文所说的这座隐蔽之墓就是武则天的陵墓。唐朝晚期,各省的这个城镇严重的分离,中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唐朝也是摇摇欲坠,在众多农民起义的部队中,曾在山东的皇朝影响最大,为了解决军费增加的问题,这位农民出身的起义军领袖就计划效仿曹操盗取唐朝皇室的陵墓。武则天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06:020000尉佩云:真理不是北极——对话何兆武教授
导语:何兆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历史哲学、史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工作,是我国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何教授具有很强的理论批判和反思能力,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都做过精当的阐述。与何教授的谈话不光寓于专业学科范围之内,也涉及一个世纪学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怀和思想的阐发。笔者感怀何教授的勤勉不辍的同时更钦佩其深刻的理论思考和清晰的判断力,遂将我们的访谈录音整理出来。何教授已年满九十,然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神明不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4: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