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后寨秦汉墓葬 助推中国北方秦汉考古文化谱系建立
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0:52:410阅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6月5日发布重大进展,考古人员一共清理出了东周到辽金时期的墓葬400余座,其中有73座秦汉时期的墓葬,这些墓葬是研究西汉文化的重要资料,也让中国古代的历史得到了更好的补充,从2019~2020年山西省就开始对该地的考古进行发掘,本次发掘未发现记录年代的内容,通过出土的各种器具,可以和之前发掘的进行比对,初步断定该墓葬的时期为西汉早期和西汉晚期。

距离后寨墓群约九公里处,有近2000座的秦汉墓葬,但均未发现贵族以及皇室的墓葬,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平民墓葬区,在墓葬区出土有陶盆,陶壶,陶罐,铜钱等器物,其中有土坑竖穴墓22座,横穴土洞墓1座,竖井墓道土洞墓12座,斜坡墓道土洞墓37座,单室砖券墓1座,其中以土洞墓最为常见,本次发掘的负责人马昇认为,这次的发掘现场保留的更加完整,虽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但对于西汉晚期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让西汉早期和晚期有着明显的对比和差异。

在后寨墓地的出土器物,有些是比较特殊的,这些器具虽然不是那么的贵重,但却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为当时农耕和游牧文化的关键位置,后宅目的可谓是汇聚了多样性的人流,不仅说明了在当时的人群比较复杂,也与时代的相结合有重要的体现,有多个地方的人被葬在了一起,并没有将墓地隔开,山西在之后将加大考古的力度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且将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希望专家能够早日出土这批文物,并且将尘封的历史慢慢的揭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蓝色革命之三)
【说明】本文为郭静云、郭立新所著《“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东亚视角)》(原刊于《中国农史》2019年第4-5期)之一部分,因全文内容较长,现分节摘发。三、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虽然考古界将细石器般的猎器、磨制石器、陶器等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已成为常识,但对这些创新背后的意义的讨论颇显不足。(一)细石器代表食谱的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0:290000母亲收藏18年的“破纸”,却被儿子无偿上交,专家:估值10个亿
文物的流失是很让人痛心的事情,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都会无可避免经历文物流失的情况。在我国,尤其是时局动荡的抗战时期。1945年的时候,日本的败局已定,溥仪匆匆出逃。逃跑哪能带走很多的好东西,于是就有很多宝贝被丢弃了。一、苕溪诗我要新鲜事2023-07-22 19:58:140001多学科联合 开拓夏文化考古研究新视野——记2022年夏文化论坛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59:480001刘备为何能称帝?都传刘宅风水好长了棵东西,实因刘母做的一件事
原题:刘备老宅风水好桑树长“华盖”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的蜀国,史称“蜀汉”。自公元221年先主刘备在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定国号“汉”起,到后主刘禅于公元263年降魏亡国,共传二帝,历43年,是三国中传帝最少、立国时间最短的朝廷。刘备仅当了三年皇帝就死了,儿子刘禅虽然无能,却在龙椅上坐了41年。蜀国的历史,其实是刘禅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8:070002犸君颅龙:非洲大型肉食恐龙(最长11米/头顶长角)
犸君颅龙是一种阿贝力龙科恐龙,体长普遍在8-9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1米,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中空,额头处长有短且粗壮的角,因为硕大的体型、锋利密集的牙齿以及强有力的后肢,使得它成为了7000万年前的顶级掠食者,属于阿贝力龙科中最大最强的恐龙,第一批化石发现于非洲,被认为是玛君龙的异名。犸君颅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37: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