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实的夏朝 真名是不是夏 天文测算大禹建国时间有漏洞
考古证实的夏朝 真名是不是夏 天文测算大禹建国时间有漏洞
在探讨夏朝的真名和大禹建国时间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疑问和挑战。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国号都由君主拟定,但对于夏朝,我们缺乏直接证据表明夏人自称为"夏"。目前最早提及"夏朝"的记录来自周代,与夏朝已有近千年的时间差距,这使得"夏"作为朝代名的确切来源变得不确定。

然而,考古学的发现却证实了在商朝之前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其与夏朝活动区域相吻合。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存续时间划定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左右,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虽然夏朝的存在已无争议,但我们依然需要探讨夏朝的真名。
文献记载显示,夏朝初期的大禹和启都曾建都于阳城或阳翟,直到太康时期才迁徙至斟鄩。然而,与夏朝同期的二里头文化并没有发现"夏"字或夏后氏族徽的存在。这引发了一种可能性,即周人称呼夏朝可能是笼统地将商朝之前的政权称为"夏"或"有夏"(夏:大的意思,指一个大的国家)。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大禹和启这两位政权创立者身上寻找突破口。然而,天文学测算揭示了一个时间上的矛盾。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禹时期天象异常,五星连珠,而天文学家的计算显示,这样的天象发生在前1953年,与夏朝存续时间相吻合。然而,大禹的生活年代与这一天象事件之间存在着长达150多年的时间差,这超出了正常人生命的极限。

类似的时间矛盾还存在于禹伐三苗时的日全食事件。禹伐三苗发生在夏朝建立之前,而天文学测算显示这一事件发生在前1964或前1974年,与大禹出生年代相差超过130年。这些时间上的矛盾引发了我们对夏朝真名的思考。
有两种可能性可以解释这一问题。一种可能是夏朝的建国时间被定得过早,可能在前1950年左右或更晚,以与天象事件的时间相吻合。然而,这种观点会导致大禹与尧舜时期出现了一个空当期,与文献记载相悖。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和登封王城岗的研究显示,尧舜时期的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存在与史书记载相符,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另一种可能性是将文献中的"禹"区分为个体和王朝两个层面。上古时期将多个模糊不清的事迹统一归结到一个著名人物身上并不罕见。因此,"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指代整个夏王朝,而不仅仅是大禹个人。这种解释也符合史书中记载的"禹四百三十一年",其中的"禹"很可能指代整个王朝。

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确定夏朝的真名是否叫做"夏",而"禹"可能既代表大禹个人,又指代整个王朝。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文献记载中对夏朝的理解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揭示夏朝的真正面貌和身份。通过综合考古和天文学的研究,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还原夏朝的真实形象。
暴雨致南京“看海”,但全城“抓鱼抓虾”太夸张,“鱼照”疑造假
从南京“全城看海”谈古代下水道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下了一天的暴雨,称其“水漫金陵”也说得通,雅称之“全城看海”。先上图——更夸张的是,有媒体形容南京全城“抓鱼抓虾”,有图(见下)为证:一年轻人手持一条大鱼对人群展示着。另一张照片是一手手拿小龙虾,脸未出来。初看很吃惊,南京今天真的成灾了,但细看觉得这“鱼照”不对劲,我现在就在南京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7:0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磁州窑
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烧造白地釉下黑(褐)花瓷器为主。窑址分布在河北邯郸市的观台镇、东艾口村和磁县冶子村一带的漳河两岸,以观台镇窑址为代表,故又称之为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两次调查过观台窑址,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做过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5:360001东吴皇帝孙休好色死于丹药中毒?皇后得以合葬因有一段“鬼故事”
原题:孙休死因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安徽当涂发现孙休墓“天子坟”的事情,这篇进一步来说说孙休之死。孙休到底葬在哪,在历史上并不是问题,孙休身后最大的谜团是他死的。图:南京江宁东吴大墓,封土被揭发后图:南京江宁东吴大墓,封土被揭发后图:南京江宁东吴大墓,封土被揭发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3:550000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42:390000窃蛋龙:与鸟类最像的恐龙(长1.8米/被误会偷蛋)
窃蛋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小型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达到了1.8-2.5米,外形非常酷似鸟类,嘴巴是类似鹦鹉的鸟喙状,并且头顶带有突起的冠饰,并且大部分都长有羽毛,第一批窃蛋龙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发现的。窃蛋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52: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