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起源之谜,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少昊成了“西方白帝”
少昊,上古诸帝之一,但古代文献对他记载却有些矛盾,既称他为“西方白帝”,又称他为东方帝王。
《史记·封禅书》记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即秦人尊少昊为自己的神灵,因为秦人位居西北,故而少昊成了“西方白帝”。翦伯赞曾经指出,少昊部落图腾本是凤鸟,或因陕甘多虎,于是秦人就将少昊描述成了白色的老虎。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可见,少昊生活在东部,颛顼出自少昊氏。在其他文献中,也记载了太昊、少昊、帝舜、后羿、伯益等都是东夷人,崇尚凤鸟。
问题在于:秦人说少昊是“西方白帝”,文献又说少昊出自东夷,那么为何出现如此矛盾?原因很简单,这与秦人起源有关。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取得重大发现,进一步锁定秦人起源的具体地点。

关于秦人起源,历史上有两种观点,即“秦为西戎”与“秦人东出”。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人祖先,起于戎狄”,认为“秦为西戎”;但近代国学大师钱穆,考证发现史记记载的嬴姓分支(徐氏、郯氏、黄氏、终黎氏、运奄氏等),“凡可考定的都在东方”,于是认为“秦人东出”。
双方都有相关文献证据,双方都是顶尖学者,于是秦人起源问题争执不下。新世纪初,横空出世的清华简上,记载了秦人起源问题,从而破解了这个历史谜团。
清华简《系年》记载:周武王去世后,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平叛杀死武庚,“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卫。”简而言之,秦人本是山东地区的“商盖之民”,商朝铁杆盟友,因为参加叛乱,于是就被周人迁徙到了西部,后来飞廉长子恶来后代建立秦国,次子季胜后代建立赵国。
秦人自认为少昊后代,于是西迁之后,就将信仰的祖先少昊带到西方,最终“东夷先帝”或“东方之神”的少昊,也“迁徙”到了“西方”而成为“西方白帝”。

根据史记记载,秦之先是颛顼(少昊之后),后代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自伯益始,嬴氏正式出现,封地在“嬴地”。不过,战国之前似乎没有“赐姓”一说,因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记载的“以所居于嬴,故因生以姓”,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
问题在于,不管是因姓地得名,还是因地人得姓,“嬴地”究竟何在?考古取得了重大发现。
《甲骨文合集》记载:“乙丑:王命垦田于京,于嬴垦田。己巳卜,在嬴贞。”可见,嬴族与商朝关系不错,应在其统治范围之内。
《左传》记载:公元前484年,“公会吴子伐齐(鲁哀公会合吴国出兵攻打齐国)。五月,克博,壬申,至于嬴。”因此,嬴地应在齐国,即在山东境内。《山东通志》、《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嬴城在莱芜县西北四十里,如今齐鲁交界处的济南市莱芜区境内,嬴因嬴汶水而得名。
1973年,在今济南莱芜区羊里街道的城子县村,考古发现了“嬴城遗址”,毗邻嬴汶河,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城,其中北城约始建于商代,但南城出土了从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至汉代的遗物,显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传世文献与考古证明,济南莱芜区城子县村的嬴城遗址,就是秦人祖源地。
秦国统一华夏后,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在莱芜一带设置嬴县。以族名或族姓命名县城,显然极不寻常,以“嬴城遗址”考古来看,也就难怪秦始皇在此设立“嬴县”了,原因在于此地是秦人祖地。

最后,关于秦人起源与西方白帝少昊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文献记载“嬴城”在“在莱芜县西北四十里”,结果在此范围果真挖出“嬴城遗址”,又比如唐朝《括地志》考证夏都斟鄩“在洛州巩县(如今郑州巩义市)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果真在此找到二里头遗址。可见,中国古史记载的很多历史,其实非常准确、可信,同时也说明上古可能有相关文献流传到了后世,否则一些遗址位置不会与历史记载那么巧合。
其次,秦人西迁带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昊,导致少昊成为“西方白帝”,从而产生少昊起源谜团。可见,上古先民迁徙会带走部落信仰的神灵,那么黄帝、炎帝等上古帝王,他们起源是不是也存在这类问题?同时,迁徙到新地方后,会不会出现与原居地相似的地名?因此,上古帝王的起源矛盾、或地名矛盾,是不是背后都有先民迁徙的问题存在?
总之,少昊被秦人称为“西方白帝”,根本原因在于秦人起源于东方,但这一事件背后折射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因为上古先民经常被动或主动迁徙,所以上古可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由此导致“黄帝一会在东方,一会在西方”等矛盾。
新发现 | 常州市钟楼区三堡街发现清代金龙四大王庙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8:510000日本男女混浴跟中国学的?看看先秦时禁洗“鸳鸯浴”就知道答案了
先秦洗澡讲规则本文作者倪方六天气越来越热了,游泳馆、水上乐园又成了好处。在没有空调,降温手段和设施均比较原始的古代,进入夏天后,避暑的最好办法之一也是亲水洗澡。而在洗澡的方式选择上,皇家和民间截然不同,前者奢华荒淫,后者低碳纯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6:280002塔里木盆地的历史 被这个古墓给揭秘(沙漠古墓)
新小河遗址是整个新疆非常重要的考古地址。在所有的考古工作当中,最为困难的除了水下考古之外就是沙漠考古,因为沙漠的考古环境实在是过于恶劣,而且很多器械都不方便运送,不过我国的考古专家们也是在之前塔里木盆地已经找到了一些历史遗迹,比如说一座古墓。一1000口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26:210001湖北挖出秦朝墓穴 棺材里有一封信(秦朝墓穴)
秦朝一个墓穴里挖掘出的书简,揭露了秦朝时期的律法。很多人对于考古工作并没有那么高的兴趣,但是也有很多人对于考古学非常的热衷,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考古学真正的魅力,其实考古学最大的魅力就是人们能够跨越百年,千年的时间,可以用那个时代的产物留下来和古代人进行对话,尤其是一些带有文字性的文物。绝对是考古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秦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33:280000黎明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12亿年前)
在食草恐龙中,角龙类恐龙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而在中国,不久前发现了亚洲第一个发现的大型角龙类恐龙,它就是黎明角龙,其体长1.2米,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黎明角龙基本资料黎明角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2米,与原美颌龙、醒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28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黎明角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07: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