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丧葬观 从宋代丧葬入手 谈儒家思想下的宋人丧葬观
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29:540阅
宋代丧葬观是儒家思想在宋人丧葬实践中的体现。儒家学说认为丧葬是生命的终结,应按照礼仪妥善处理,善始善终,符合儒家对生死的价值关切。宋代丧葬文化在典礼丧葬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沿袭汉唐之制,又吸取了民间和外来文化,形成了新的特点,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1.儒家丧葬礼仪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
它包括丧、葬、祭三部分。丧礼是社会伦理规范和政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个人有着深远影响。宋代丧葬礼仪制度继承了历代的传统,从宋太祖《开宝通礼》开始,不断修订和发展。
2.孔子的丧葬观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学说强调孝道,将孝道与丧葬、守孝的礼仪紧密结合,并通过丧葬礼仪的实践来教化人。儒家丧葬观的重要性体现在丧祭的礼制规定中,能满足社会等级有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

3.宋人丧葬具有新创和继承并创新的特点
宋代丧葬礼仪程序包括初丧、治丧、出丧、墓葬和丧祭五个时段,共有34个仪节。宋人丧葬特点之一是新创了多个典礼礼仪节目,同时也证实了庶人行有丧葬典礼的实践。另外,宋人丧葬非常重视选择葬地和葬日,这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对丧葬的关注。
宋代丧葬观在继承和创新上体现了对宗法关系的重建和对宗法观念的重视。宗法关系紊乱和宗法观念淡化引起了社会的变动,因此重建宗法家族成为上至士大夫下至庶民的共同要求。

宋代丧葬观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并发展,注重社会等级和宗法秩序,是对古代丧葬观念的新的探索。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更加注重将孝道体现在生前,而非死后。研究宋代丧葬观对我们有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迷你型手盗手恐龙:耀龙 身长仅40厘米(像鸽子一样大小)
耀龙是一种手盗手类的小型恐龙,诞生于1亿68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第一批恐龙化石是在中国内蒙古发现的,但是目前来说它的化石非常的稀少,仅仅只有一块,但科学家还是在上面发现了羽毛的痕迹。耀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47:400001日本考古挖出70万年前石器 居然敢说是人类起源(日本谎言)
日本宣布的发现70万年前的石器其实是自己编的。在1999年,日本的一个考古学家突然就在日本开始宣传,说自己找到了一个在70万年之前的石器,他说这可能就是标志着人类的起源,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很多不明就理的日本人就开始了高,他们他们甚至觉得这个发现可以证明整个日本就是人类的起源之地。真相曝光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33:240000盗墓挖开后发现古尸不腐如生,参与发掘者竟然据此认出墓主后人
孙权盗墓与棺材板本文作者倪方六”以前曾说过孙权祖坟被人盗挖的事情。其实,孙权自己生前就曾干过盗墓的事情,且不只一次。据《宋书·礼志六》(卷十六),孙权当了皇帝之后,曾在长沙郡临湘县给自己的老子孙坚立了一座庙,此庙被尊为东吴的“始祖庙”。令人意外的是,孙权修庙的木材竟然是从墓里挖来的,用的是第一任长沙王吴芮的“棺材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0:250000郭静云:从上下到五方——礼仪的色谱与五色概念之形成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下编第四章之九、结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1:09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南朝陵墓石刻
宋、齐、梁、陈四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南京,因此在江苏省南京附近(包括江宁、句容、丹阳3县)有许多帝后王侯陵墓,但目前仅见南朝陵墓前地面上有石刻31处。属于帝王的12处,王侯的19处,大多数曾遭破坏。这些石刻体制巨大,造型优美、雕琢精致,是当时南方石雕艺术的代表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5: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