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还未释读出“夏”字 很有可能的是商朝不称呼前朝为夏
有人认为商朝并不称呼夏朝为“夏”,可能存在其他称谓。商朝人口中的“西邑夏”可能是对夏朝的称呼。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常常将“夏商周”连用,用以表达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也称为“三代”。有些史书还将更早的“虞朝”纳入其中,形成“虞夏商周”四朝连用。古代文献中存在《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显示在进入历史记载时代后,夏朝作为比商朝更早的一个朝代在人们心中已经被确定下来。

然而,关于夏朝的起源及其在甲骨文中的记载,至今尚未得到明确的解读。在最早记载夏朝的文献中,主要记载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至于商朝的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夏”字的出现,同时也未出现“冬”字,只有“春秋”二字。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唐尧时期就命令羲和制定历法,分为四季,按理说在夏商时期应该存在对应四季的词汇,但在甲骨文中并未发现夏字的出现。一种可能是甲骨文中还存在许多未被破译的文字,夏字尚未被发现。另一种可能是在商朝人口中,夏朝并没有被称为夏,而是有其他的称谓。实际上,在商朝的卜辞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线索。

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夏”字,但有一个名为“西邑”的词汇,它可能与夏朝有关。商朝对夏朝的称呼可能是“西邑夏”。在先秦文献中,如《竹书纪年》等,商朝被称为“商”,而《尚书》等文献称之为“殷”。而周人则称商朝为“大邑商”,自称为“小邦周”,这是因为在夏商时期,都城被称为“邑”。在《白虎通》和《诗经》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商邑”一词的出现。因此,周人看到商朝首都繁荣发达的景象后,用大邑来称呼商朝。同样,在《尚书-太甲上》中也出现了“西邑夏”的记载,这可能透露了商朝人如何称呼夏朝。根据这条记载,商朝的伊尹声称自己亲眼目睹了夏朝,夏朝的君主能够保持重心而善终。这表明商朝称呼夏朝为“西邑夏”。类似的记载还出现在《礼记-缁衣》和《清华筒-尹诰》中。由于相对于发源于东方的商人来说,夏朝的核心地区河洛一带位于西方,所以商人称呼夏朝为“西邑夏”。在商灭夏之后,商人在洛阳一带建立了一个新的亳都,被称为西亳。这些记载显示出“西邑夏”一词的出现并非无来由,符合商人的用词习惯。在甲骨文中,也出现了多篇卜辞中的“西邑”一词。这些卜辞中的“西邑”可能指的就是夏朝。
因此,有人认为商朝并不称呼夏朝为“夏”,可能存在其他称谓。商朝人口中的“西邑夏”可能是对夏朝的称呼。类似地,我们今天称呼东周朝代为东周,古人也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因此,“西邑夏”、“西邑”或是夏朝,或许都是对商朝之前一个朝代的不同称谓。

虽然甲骨文中尚未释读出确切的“夏”字,并且商朝人口中可能存在对夏朝的其他称呼,但通过对商朝时期文献和甲骨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商朝对夏朝的称呼可能是“西邑夏”,表明商朝人对夏朝有一定的了解和记忆。然而,对夏朝的确切起源和其在甲骨文中的记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据来解答。
出殡后,有的丧家门前放一把梯子、一袋米、一盆万年青,啥意思?
民间下葬风俗的几个细节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是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一个突出的地方是,除了生前要对父母、长辈好以外,在他们死后也得尽心尽力,不能马虎。所以,中国人尤其重视死后的安排,甚至比生前更努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白事风俗,至今如此。白事以将逝者亡人下葬为结束,即所谓“入土为安”。如何入土?这是相当有讲究的,前提当然要选一块下葬的地方,即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1:510008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自序)
我对《老子》的兴趣,萌发比较早,持续比较长。回想一下,第一次接触《老子》,在什么时候?我记得,是在高中一年级。初中三年,后两年,特别是最后一年,我的兴趣是背古诗,梦想学会写古诗,还有一手好文章。十五六岁,我犯了错误,在闭门思过,不是躲在家里,而是躲在心里,我和我——从前的我,简直判若两人。0000墙角枯坐千年,盗墓贼太“不幸”!唐朝公主墓中隐藏着怎样真相?
墙角枯坐千年,盗墓贼太“不幸”!唐朝公主墓中隐藏着怎样真相?1960年,建立不久的新中国,迎来了一则历史文化喜讯:唐代永泰公主的陵墓被找到了!听闻消息的考古队,迅速前往陕西乾县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的过程中,诸多随葬品和精美的壁画得以重见天日,看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考古专家也是喜不自胜。发掘工作如期进行着,到了第六天,考古团队却在第六天井附近,发现了一个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06:3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