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此家族守墓390年,如今最后一守墓人也走了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多少忠臣名将为了君王鞠躬尽瘁,为的不过是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也为君王巩固那庞大的江山。可人一旦坐上至尊之位,就开始了猜忌,功高盖主的忠臣,也从君王手中称手的利刃,变成烫手的烙铁。君王不允许他的臣子超越他,一旦臣子锋芒毕露,便是死期将近,留给世人的也只有一语叹息。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发生,外敌的威胁不断逼近,皇太极在边外挑衅。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形之下,明末涌现出大量的爱国志士,他们以自己毕生所学之兵法武艺,站在了抵抗外敌的前线,袁崇焕就是这些爱国志士之一。袁崇焕中进士后,自荐任职边关,先后在抵抗外敌中获得大捷,得到了重用,却因为奸臣魏忠贤的阻挠,不得不辞官还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再次得到重用。袁崇焕在与后金的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尤其是崇祯二年的京师之围,袁崇焕更是立下了悍马功劳,击退皇太极。然这样一位明末的抗金名将,足以名流千古的人物,却落得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这位忠臣名将最终被斩杀,除去朱由检对袁崇焕“功高盖主”的忌惮,最重要的原因,是魏忠贤余党强加给他“与清廷议和”的罪名。皇太极眼见明朝廷内讧,便实施了反间计,袁崇焕就这样枉死了。
一生事业总成空
袁崇焕解了京师之围,后金的八旗士兵撤退之后,因为立下大功,一夜之间变成了百姓心中的大英雄。对于臣子来说,这是最大的忌讳,居心不良的人用显微镜区挑他的错误,揣测他的用心。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他,朱由检受奸人蛊惑,也相信了妄加指责。崇祯三年八月,朱由检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其家人则是被流徙三千里,家产尽数抄没。
拼死护住将军尸骸
正如引言诗中写到的一样,“一生事业总成空”,为朝廷鞠躬尽瘁十几年,却敌不过佞臣的三言两语以及君王的猜测。袁崇焕的清白名声也几乎在谣言中变得污浊,百姓也早就忘记了这个抵御外敌的英雄,但还是有人,在混乱的时局中,坚信袁崇焕是清白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一个姓佘的男人,冒着被发现处死的危险,一路贴着北京城墙的墙根,护住了袁崇焕的尸骸,并将其带回了自己家,埋在了自己家的院子中。这件事情在当时若是被发现,这位姓佘的男子与其家人,都可能被当作同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他还是拼死做了,且世世代代都成为了袁崇焕的守墓人,不得不令人敬佩。
最后一位守墓人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已经过去几百年的时间,后世也已经证实了他的清白,而当初佘姓男子的后人,也不知传到了第几代。佘家人遵守祖训,一直守着袁崇焕的坟墓,这几十年来,主要的守墓人名为佘幼芝。390年来,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偌大的院子也一再变小,家人也一散再散,最后这个人物,就落到了佘幼芝身上。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佘幼芝坚持下来了,为了保护这一方坟墓,她和丈夫四处奔走。皇天不负有心人,袁崇焕墓先是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获得重修,佘幼芝一家就搬出了院子。
今人不忘忠魂
到佘幼芝这一代,佘家能守墓的人已经没有了,其他的佘家人踪迹难寻。2020年8月12日下午,袁崇焕墓的最后一个守墓人佘幼芝病逝,享年88岁,生前一儿一女,儿子本打算继承母亲,却先于母亲去世,而女儿则表示不会继承。以后就没有佘家人守着袁崇焕将军的墓了,可几百年的陪伴,若是袁崇焕将军泉下有知,也当热泪盈眶。今人不忘忠魂,袁崇焕将军已经被后世记住,而佘家人的事迹,也值得后世传唱。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东海峪遗址
▲东海峪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县城东南的东海峪村西北,东临黄海,西有奎山。面积约8万平方米。1973、1975年山东省博物馆主持进行3次发掘,从层位和文化内涵上,初步解决了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蛋壳黑陶高柄杯▲陶铃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19:0900042022“十大考古”背后的故事
#2022十大考古#百余名专家代表线下参会,一众大咖与各项目发掘者齐聚一堂,考古界顶流活动“十大考古”终评会精彩纷呈。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场活动背后的故事,作为“十大考古”活动的主办方,在此用我们的视角讲给大家听。修订章程细则更好发挥专业支撑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31:380000一桌千年前的筵席被发现 让在场考古专家 感到许多的“不可能”
古墓中的一桌千年前的盛宴的发现,让在场的考古专家们感到许多"不可能"。这件古墓位于张家口的下八里村,于1993年被村民意外发现。随后,考古专家进行了挖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壁画,这些发现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2:1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