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捡漏”的古书法,文物转手卖3亿元,买家5年后才给钱
中国素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璀璨的文明以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给中华文明的久远增添了证据。而在这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之中,我国有一种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些历史性的过程。而这一艺术,便是中国的书画艺术,而中国的书法,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文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它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羲之,著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自古以来,人人都想一睹其风采。然历史的变迁是无情的,年代久远,纸张的质量等等,《兰亭序》的真迹早已失传在历史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多都已经消失在;历史上了,如今流传的那些,都是后人的临摹版本。不过就算只是临摹本,在当代的拍卖场上,还是能够一举卖出很高的价钱,虽说书画艺术品原本就收到欢迎,大动辄卖出上亿的作品,还是极其少见的。
5元买下古书法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一个收藏家在北京的琉璃厂闲逛,偶然看到了一幅古代的书法作品,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幅作品的不寻常之处。在一番讨价还价之下,收藏家最终只画了5元钱,就将这幅古代书法作品买了下来,并当作传家宝,告诉自己的子女一定要珍藏下去。而收藏家的眼光,可以说是十分的毒辣,这幅作品并非寻常书法之作,而是王羲之的《告姜道帖》。当然,这也并非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唐宋后人临摹的作品,但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十分珍贵的。

《告姜道贴》又称为《平安帖》,为王羲之的尺牍作品,这幅作品分为行书和草书,收藏家买下的这一幅,是草书《平安帖》。《平安帖》是王羲之的书法精品之作,曾被乾隆皇帝声誉为可以媲美“三希堂”的瑰宝,以如今的收藏分类来看,《平安帖》为顶级收藏品。这幅书法作品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全文共41个字,4行。书法作品上题跋完善,还有众多的印章,可以证实作品确实为后人临摹,且流传有序。
《平安帖》现身拍卖会

2010年11月20日中国嘉德秋拍卖会上,绢本墨迹草书《平安帖》一出现,就引起了在场收藏家的关注,而最终,这幅书法作品亿3.08亿元的天价成交,买家为收藏家刘益谦。然在拍卖出3亿的天价之后,这幅书法作品却迟迟没有成交,一直到5年之后,买家刘益谦才将这幅作品拿到手。作品是怎么出现在拍卖场上,又是为什么拖了5年才成交呢?这还得从当时5元买下画作的收藏家后人说起。原来在收藏家去世之后,这幅书法就传到了他的子孙手中,但当时收藏家并且说书法具体应该给谁。
古书法主人之争

而今书法突然出现在拍卖场上,收藏家的后人才意识到,这幅书法真的很值钱,但是将其进行拍卖的人,并未实现通知其他人。按理来说,这幅画应该是共同的财产,且拍卖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于是在钱财的分割问题上,他们再一次发生了争执。这也是为什么过了5年之后,书法作品才成功交割的原因,在知道《平安帖》被拍卖之后,物主之一就曾经说过“我不想卖了”这样的话。为了财产的分割,这事还一度闹到法庭上,在5年之后,他们终于达成了协议,买家刘益谦也终于得偿所愿。
清代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与雕琢技法
清代玉器的造诣在中国古代玉器中屈指可数。无论从玉器的分类,还是纹饰图案,甚至雕琢技法方面皆高于前朝。现在为您逐一细数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一、清代玉器的常见分类清代玉器主要分为玉装饰器、玉实用器、玉文房器、玉实用器、玉陈设器、玉仿古器等几大类别。1.玉装饰器清代玉装饰器主要有玉锁、玉簪子、玉扳指、玉翎管、玉带钩、玉带扣、以及各种玉佩等。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28:02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24:520000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 墓主是南宋逃兵(墓志铭自我美化)
曾经有村民修房子挖出了西汉古墓,2016年12月8日,四川泸县兆雅镇的村民在修房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古老的石墓,里面有两百多块石刻,有青龙白虎、侍女武士、美女贵妇等等,最重的石刻能够达到400多斤。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座古墓是南宋时期的古墓,只不过墓中有三个盗墓洞,古墓已经被盗。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54:350000兵马俑里的宝物 连掌纹都清晰可见(跪射佣)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跪射佣制作精细发丝可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至宝,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人工去修复一处的兵俑,可以说是2000多年前下葬时什么样,现在依然什么样。这尊兵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双手一上一下横卧在身体的右侧,他单膝跪地,上身笔直挺立,双目炯炯有神,凝视的远方。注意看这几张图片,就是他刚被发现时的样子,全身上下被各种颜料装饰的五颜六色。考古技术我要新鲜事2023-11-12 19:27:420000一王墓早期被盗,墓道内发现不该有的东西,疑造墓者为盗墓留暗记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填土内发现了两件摆放位置令人起疑的陶钵。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当年造墓民工悄悄留下的暗记——为日后盗墓指路。这事蹊跷了。真相如何?至今是谜,没有定论。狮子山墓主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刘戊参与吴王刘濞反叛,事败后自杀,去世时30岁左右。狮子山在今徐州东郊,海拔仅61米,是个小山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3: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