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古墓没有文物,却出土秦朝“电池”,考古队看到这一幕生气了
春秋战国之后,礼乐崩坏,厚葬之风盛行,一座有一座庞大的古墓被建立起来,而在这些古墓之中,藏有无数的奇珍异宝。大量的金银玉器,规模宏大的古墓,也催生了一种人,专门以盗墓为生的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盗墓贼。千百年来,盗墓行为屡禁不止,总有人为了自己的私欲,无视法律,罔顾人伦,一次次的对古墓造成严重的破坏。古墓一旦被盗墓贼光顾,古墓中的文物就有可能流失海外,而古墓也受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无论是帝王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希望自己死后也不能得到清净。

2015年,一部电视剧横空出世,一时间成为了男女老少都在讨论的热点,这部电视剧名为《芈月传》,人们也开始注意到了芈月这个历史人物。芈月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芈月以太后之位主政,在执政期间,一举灭亡了当时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国。芈月死后,葬在了芷阳骊山。两千多年后,人们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揭开了秦始皇祖坟的神秘面纱。
芈月之墓被盗
考古学家在发现了秦始皇陵,以及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就对与秦国有关的历史文化,以及秦始皇的祖坟等等,进行了研究和勘察工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陕西临潼骊山西麓某一个村庄的村民,说自己在哇渠道的时候,挖出了一些陶片,不知道是不是文物,希望考古学家能够去看看。考古学家在勘察之后,发现这里就是秦始皇的祖坟之一,秦东陵的所在之地。古墓发现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古墓保存相当完好,所以考古学家就没有打算对其进行挖掘,考古学家没想到的是,盗墓贼已经盯上了这里。
秦东陵被发现之后,有关部门在这里设立了相关的保护机构,还发展起了旅游业,可没想到的是,盗墓贼无孔不入。陵区的面积太大,安保人员也难免有疏忽的时候,而盗墓贼就趁着这样的空当,对这里的古墓进行了盗窃行为。2011年,秦东陵的安保人员在巡逻的时候,在一座古墓发现了21个盗洞,这些盗洞都已经进入墓室之中。考古人员赶来之后,看着现场的一片狼藉,唉声叹气,谁都知道,古墓中的文物可能已经被扫荡一空了。而这座被盗的古墓,就是宣太后芈月之墓。
空无一物,只剩秦朝“电池”
本意是为了保护古墓,没想到却给盗墓贼留下了可乘之机,考古人员也十分的沮丧,的那还是抱着能够在古墓中有一点发现的想法,对古墓进行了清理挖掘。21个盗洞中,有一个十分的巨大,考古学家猜想,文物可能就是从这一个盗洞里被运出去的。清理完古墓的风土之后,就跟专家所作的最坏的打算一样,古墓已经没有文物了,空荡荡的墓室昭告着盗墓贼的无耻行为。要知道,这样大型的古墓,里边的金银文物不会太少,而盗墓贼竟然搬空了,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的贪婪。
令考古学家生气的一幕
就在这次清理挖掘中,有一幕最令考古学家感到生气,那就是在盗洞中发现的秦朝“电池”,一条30米长的线绳,以及菜刀手套等盗墓贼的作案工具空无一物的古墓,却出土了秦朝的“电池”,盗墓贼什么文物都没有留下,却给考古人员留下了这些昭示着他们罪行的东西,不就是挑衅考古人员吗?所以看到这一幕,考古人员也生气了,盗走国家的文物,对古墓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就算了,还故意留下这些东西,用意何为啊。
古墓惊现秦朝士兵家 间接揭露了秦能统一六国的秘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统一六国的原因自然也成为了人们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前秦代士卒所遗留下的两封木牍家书,从中间接揭露出了当时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秘密。两封家书从中反映出秦国士兵的秘密: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3:14:240000走进昔日的延禧宫:浅谈故宫“水殿”灵沼轩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1:080000百年百大考古之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500余万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即已发现。70年代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对推定燕国早期都邑、探索燕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33:160004白垩纪中型恐龙:福井盗龙 日本出土的唯一一种食肉恐龙
福井盗龙是一种鸟兽脚类恐龙,诞生于1-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可达4.2-7米,第一批化石发现于日本的胜山市,算是第一只正式被日本自己命名的恐龙,在日本发现的全部三种恐龙之中,福井盗龙算是其中唯一的食肉恐龙,据说在2013年的时候才确定它可能是暴龙超科的恐龙。福井盗龙的种属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36:330000中国考古不是河南考古 夏文化研究不是研究二里头
牛年伊始,中国夏文化研究界卷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争议,这一事件被称为“二里头夏文化争议”,成为夏文化研究的一大历史转折点。这场争议源自2021年2月9日,一则微博发布,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队领队、历史博主“考古小队长”发表,对一位夏文化研究者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和围剿。这一事件在牛年伊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58: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