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不要的东西在陕西被考古挖出,性学专家如获至宝
一座出土特殊文物西汉墓的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座发现了特殊女用文物“性器”的古墓——陕西西安郑王村第54号西汉墓。
有关这座墓的出土物,我以前写过,在头条号中也聊到过。这篇文章重点来说说该墓的发掘情况。
据考古报告,郑王村墓地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郑王村东北,西临雅荷城市新家园小区,南临常青一路,东至红色行政村何志西自然村。南距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约4公里,西距汉长安城东城墙遗址约3.5公里,介于汉长安城东城墙北边第一个城门宣平门与第二个城门清明门之间的东面地带。

这里是古代墓葬区,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0年代就在这里发现过古墓葬。地表原存圆丘形封土处,当地农民称为“七女冢”。但“七女”都是谁,何时之人不可考。但因为与当年西汉皇宫不太远,疑是西汉后宫女性。
这里进驻考古队,是因为当地开发房地产,就是现在的“明珠康城”。为配合基建,当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专门成立考古队,先于2002年和2003年,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与清理。
出土特殊文物的第54号西汉墓,就是在第一次发掘中发现的。

2002年5月,在第54发掘结束后,因其出土的性器在汉代考古中较为少见,按照所里贵重文物及时上缴的规定,在未照相的情况下,第二天便将其交给考古所资料室,再由资料室进行修复。
考古报告对第54号墓的形制作了说明——
此墓方向100度,由竖穴墓道、封门、土洞墓 室三部分组成。由于当时房产开发,已将地表以下5米的土取走,所以考古报告对墓葬开口层位无法交代。
墓道位于墓室东边,竖穴式,平面呈梯形。口端残长2.90米,东宽1.14米,西宽1.38米,口端距地表残深5.0米,底端残深6.8米。

墓门用木门封堵,现场还可以看到残留木门的痕迹,由木板竖直封门,宽1.38米,高1.20米,厚0.04米。
墓室为土洞,拱顶,平面呈长方形,长3.50米,宽1.38米,底面距地表6.80米,洞室直壁高为0.70米,总高为1.05米。
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此墓已遭盗墓者光顾。盗墓者对这座墓的情况很了解,或者说摸得很透。盗洞刚好由墓道打入,破坏封门后,进入放有值钱随葬品的墓室,所以考古人员现场看到,木质封门破坏严重。

在墓室南壁上,还看到了一个椭圆形盗洞,墓室里在盗墓者眼里认为值钱随葬品已被盗走,导致墓室内扰乱严重。
这是一座单人墓,在墓室内尚残留东西向的单棺痕迹,棺长2.20米,东宽0.70米,西宽0.50米。据残破的木板灰,棺材板厚约0.04米。但奇怪的是,棺材位置竟然高出墓室底部约0.50米。怎么回事情?推测此墓曾各水,将棺材漂起所致。
特殊女用文物性器——铜男根,就是这棺材底下西北位置发现的。

发现时,铜质男根样器物及骨质器物(见上图),上面附着的泥土上残存布纹及席纹痕迹,推测可能由当时用布料包裹后,才放置于棺内。另在墓室淤土中,还发现其他一些残铁器及陶器残片。
盗墓者为什么没有带走这些女用文物?也许觉得是秽物吧。但当年盗墓者放弃的东西,却给现代考古人员带来的惊喜,这可比金银财宝更有文化价值,为中国古代性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性学专家如获至宝。当然,更让现代人开了大眼界——老祖宗也这么开放啊!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该墓不见墓主信息文物出土,墓主是什么人,做什么的,为什么要随葬性器,仍是谜团!

湖南盗墓者开面包车,带发电机北上河南盗墓,天亮后出事了
探针,当下寻墓第一利器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文中说过,盗墓者的看家本事并不在于挖坟打洞,而是寻墓!史书上记载的古代盗墓者有许多神奇的寻墓技术,但最靠谱的还是物理探测手段,要使用专门的工具。现代盗墓者的寻墓工具,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洛阳铲、探针和金属探测仪,相对应的寻墓手法,就是“铲探”、“针探”和“磁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53:460004博古观物:百年国博(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3:570001何驽:长江流域文明起源商品经济模式新探
一问题的提出李伯谦先生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玉器观察随想》一文中,将红山与良渚文化归为神权国家模式,其中红山文化是神权国家,良渚文化是神权、王权和军权结合且神权为主的国家,而将仰韶文化归为王权与军权结合的王权国家[1]。笔者完全认同李先生所提出的这两种模式。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4:51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广州西村窑址
北宋时广州规模较大的民间瓷窑址。以烧外销的青白瓷为主,产品输往南亚各地。在广州市西村增涉河东岸岗地上。遗址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的3处堆积以“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的主要遗存。1956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02: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