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专家地摊淘到“绝世宝剑” 100万买下 如今成无价之宝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摊经济”。在地摊购物时,我们必须具备一双“火眼金睛”,因为大多数物品都是品质良莠不齐的。在1995年,专家却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件无价之宝。

马承源,生于浙江省镇海三北镇方马村,于1928年十月出生。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随后开始在上海博物馆工作,致力于寻找古时流传下来的青铜器。他对青铜器有着非常敏锐的察觉力。
1995年9月的一天,马承源收到了一位正在香港公干的学生传来的一张传真。照片上是一把青铜剑,看起来像是地摊上的一件物品。马承源不可能认为学生只传来一张普通的青铜剑照片,于是仔细观察了这把青铜剑。
青铜剑上雕刻着八个铭文,正面刻有“戉王戉王”,反面刻有“者旨於睗”。通过花纹和造型分析,可以确定这是一把战国时期的宝剑,而剑身上的八个铭文证实了它的来历。

为了搞清楚剑身上的“越王”指的是谁,马承源查阅了大量书籍和古典文献。终于在一篇文章中找到了关于剑身上四个字的记载。原来,这把青铜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的儿子鼫与。虽然不如勾践剑出名,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收藏价值。
在战国时期,青铜兵器在我国历史上迎来了春天。吴越两国的兵器特别出名,许多造剑的高手涌现,吴越兵器被视为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对宝剑也有很高的追求。
马承源得知学生在香港地摊中发现了这把青铜剑后,迅速赶往香港。在地摊中心,他再次观察了这把青铜剑,确认其真实性。然而,他不知道很多人已经得知青铜器已现世的消息。
一名日本商户出价150万人民币买这把青铜剑,但马承源知道这件文物不能流落到他国。于是,他出价相同,力争将文物保留在我国。

最终,马承源带着这把青铜剑回到文物局,通过鉴定证实其真实性。这把青铜剑虽历经2400多年,仍保持锋利,展现出战国时期越国造剑工艺的精湛。
这样的文物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历史变革才得以留存。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这些共有的文物,将其传承给后代。只有如此,才能守护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河南考古:在鹤壁辛村,探索遥远的卫国历史
鹤壁位于太行山东南麓,地属山前平原,四季分明,气候环境条件适宜,自古就是人类集聚、繁衍的好土地。淇河是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河流,自太行山深处奔涌而出,流向并滋润了广袤的山前平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其中下游仅七八十公里长的左右两岸,目前可以确认的就有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汉代的文化遗存三十多处。这些文化遗产高度密集,时间序列完整,展现了这个区域文明早期发展的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9:120002小型偷蛋龙:河源龙 介于鸟类和恐龙之间(有鹦鹉喙状嘴)
河源龙是一种偷蛋龙科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广东的河源市,因此以地名进行了命名。河源龙的外形非常迷你,同时具备小型兽脚类恐龙和鸟翼类动物的两种特征,被认为是恐龙和鸟类之间演化的过渡生物,它的化石也是中国发现的首批偷蛋龙科恐龙。河源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07:130000江林昌: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
0000盗墓者想挖却一直没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发现,墓里出一龙钮帝玺
“文帝行玺”金印背后的故事文/张珍、倪方六(文帝行玺)【名称】“文帝行玺”金印【年代】西汉【出土地】1983年10月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收藏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文物价值】南越王墓“镇墓之宝”。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枚汉代龙钮帝玺(玉衣,复制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35:380000探索夏商都城的河南考古第一人
对中国考古界而言,“夏”是一个悠远而宏大的课题。1955年郑州商城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夏商周考古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提到它,一个人的名字绝对绕不过,那就是安金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0: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