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代少数民族墓 崖墓与刑徒墓
汉代时期,少数民族墓、崖墓和刑徒墓都展现了独特的墓葬形式。这些墓葬形式为我们了解两汉时期的埋葬制度、随葬品及文化习俗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汉代少数民族墓
1.贵州西部汉墓
在贵州省西部,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汉代的少数民族墓。这些墓主人可能是当地的官员、土著或地主。
随葬品以汉族风格的器物为主,例如方格纹硬陶罐、双耳铜釜、铜车马、铁器、耳杯、兵器、生产工具等。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如靴形铜钺、青铜短剑、摇钱树等。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小型墓地,这些墓地中的墓主人主要是西南夷夜郎的后裔。随葬品多为带有特殊少数民族符号的陶器、铜柄铁剑,以及一些铜器如锄、戈、釜、鼎、鼓等,地方风格非常明显。
2.西丰西岔沟墓地
西丰西岔沟墓地位于辽宁省西丰县的西岔沟小山岗上,是西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公共墓地。据推测,墓主人可能是匈奴人或乌桓人。
墓地中的随葬品大约有13800多件,主要包括兵器、马具、工具、陶器、服饰以及许多具有汉族风格的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铁斧、绳纹陶器、各式刀剑、鎏金马具、铜镜、金银或鎏金佩饰、货币等。
墓葬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透雕铜饰板。这些铜饰板有的表面鎏金,纹饰以各种动物和几何形状为主,甚至还描绘了狩猎和战斗场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特点。
3.札赉诺尔墓地
札赉诺尔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木图那雅河东岸的坡地上,是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墓地。关于这个墓地的身份,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它属于拓跋鲜卑墓地,而其他学者则认为它是匈奴墓地,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墓地中的随葬品主要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木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铜器,如铜镜、铜钱、铜鼎、铜盆等。此外,还有一些珍贵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等。
札赉诺尔墓地中的铜镜是最引人注目的随葬品之一。这些铜镜通常呈圆形,镜面上镶嵌着各种纹饰,如凤凰、龙、虎、麒麟等。镜面的制作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的铸造技术水平。
此外,札赉诺尔墓地中还发现了许多精美的银饰,如银戒指、银耳环、银手镯等。这些银饰多采用镶嵌宝石或珠子的方式,制作精美,显示出当时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

二、汉代崖墓
汉代的崖墓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崖墓通常建在悬崖峭壁上,墓室呈洞穴状,墓门多为石雕或木雕。
崖墓中的随葬品主要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瓷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陶俑和陶马。
陶俑是汉代崖墓中常见的随葬品,它们通常是人形或动物形象的陶制雕像。人形陶俑多描绘士兵、官员、仆人等,而动物形象的陶俑则包括马、骆驼、牛等。这些陶俑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生活面貌。
陶马是崖墓中的另一种特殊随葬品。它们通常是用陶土制成的马形像,有的马身上还绑着鞍具和辔头。这些陶马在形态、姿态和细节上都非常逼真,展现了古代人民对马的喜爱和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汉代刑徒墓
汉代的刑徒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主要用于埋葬被判处死刑的罪犯。这些刑徒墓多建在偏远的地方,墓葬形式简单,墓穴通常为土坑或土堆。
刑徒墓中的随葬品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陶器、铜器等。陶器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具,如陶罐、陶盆等。铜器则包括铜钱、铜镜等。这些随葬品反映了刑徒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简朴的特点。

汉代的少数民族墓、崖墓和刑徒墓都展现了独特的墓葬形式和随葬品。这些墓葬形式和随葬品为我们了解汉代的文化、社会制度和艺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徐长青: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国考古
海昏侯刘贺墓园(原称“墎墩汉墓”)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此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派遣考古与文物保护专家组现场指导,广泛接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利用当今最新科技手段,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果。专家们认为,海昏侯刘贺墓园的考古是当今考古与文物保护结合的成功范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460001四川雅安挖掘出的西汉古墓 出土一把宝剑(西汉宝剑)
出土的这个宝剑来自于西汉皇家。在2010年四川雅安博物馆的馆长在马上就要下班儿的时候,接到一个施工队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古墓的东西,这个馆长也不敢忽视,马上就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这里。发现确实是一个古墓而且从各种缺口来看是用比较深厚的楠木做成的,这也让馆长十分的疑惑,在古代的很多朝代,只有皇家人士才可以用金丝楠木来做棺材,是不是这个墓穴的主人是皇家的人?墓穴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3-08 11:37:110001张荫麟:周代的封建社会·庶民
0000陕西考古的第一次发掘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周秦汉唐的都城所在,而西安所在的陕西关中自然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京畿重地,“造就了陕西作为全国文物考古大省的重要地位,备受国内外考古学家的关注”。作为日益引起各界重视考古学在陕西的开端,过去多认为是1934年4月下旬在宝鸡斗鸡台开始的考古发掘。如在《陕西省志·文物志》专设的“第二十七章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中就明确指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46:5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