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皇家陵园,清西陵和清东陵的由来
清西陵是清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7.5公里处,它始建于1730年到1915年才完工,历经近两个世纪。
清西陵包括皇帝陵、皇后陵、纪园寝,以及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十四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
清西陵包括清代从早、中、晚各个时期的陵墓,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清朝从强盛到衰败的历史进程。
清代是满族建立的国家,开国皇帝是努尔哈赤,但是努尔哈赤以及他的下一代皇帝皇太极的陵墓,并没有在清西陵,而是在他们的东北老家沈阳。
到顺治帝时,他把自己的皇陵建在了唐山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按理说,此后所有清代皇帝的陵墓都应该建在清东陵,但是雍正帝,因这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而搬到了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堪称上吉之壤的永宁山下。
永宁山下离北京比较近,尤其是距离建造陵墓的原材料产地比较近,可以节省运输的人力、物力。所以雍正就把自己的陵墓建在了现在的清西陵,泰陵。

与泰陵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21位嫔妃的园寝,泰纪园寝。不过民间有种说法,认为雍正是谋杀了自己的父亲才登上皇位的,他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是因为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
不管民间怎么议论,雍正帝的陵寝还是建在了西陵,并建成了清西陵所有陵墓中最宏伟壮观的一座泰陵,这也是由于当时的清朝处在早期,国力比较强盛,再加上雍正帝励精图治,所以他的陵墓建的自然就比较好。
泰陵在最初建成时,是没有石像生和神道的,这也是雍正自己要求的,现在的石像生和长达2500米的神道,是他的儿子乾隆后来给补上去的。
不仅如此,乾隆还在雍正的神道前,建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三座石牌坊,然而,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乾隆帝并没有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而是追随自己的祖父建在了清东陵,裕陵。

并下诏,以后的皇帝要昭穆次序,隔代埋葬,也就是说,父亲埋在东陵的,儿子就要埋在西陵,如果父亲埋在了西陵,儿子就要相应地埋在东陵。
遵照乾隆的意思,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建在了西陵,那个时候,康乾盛世已经过去,国力下降,昌陵与泰陵相比也就逊色了很多。
到道光帝的时候,他遵照昭穆的制度,在东陵的宝华峪选定了陵址,在第2年开始兴建,前后用了6年时间才完工,但是后来,发现地宫渗漏了地下水,道光认为不吉利,就把在东陵已经建立好的陵墓拆除,又在西陵的龙泉峪重新选址兴建,建成后的陵墓定名为慕陵,为避免水患,他还命人在其陵墓每扇门窗的隔扇中间,都雕刻了一个朝外的木龙头,可谓用心良苦。
与陵墓同时新建和拆迁的,还有他的16位嫔妃的陵寝,纪园寝。后来纪园寝又埋葬了一位孝静成皇后,改名为慕东陵。
这样,道光安葬到西陵,他的儿子咸丰帝就安葬在了东陵,接下来,咸丰的儿子同治帝又应该安葬在西陵,但是同治帝英年早逝,朝廷中真正说话算数的,成了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她违背祖制,下令把同治帝的陵墓仍然建在了东陵,也为自己在东陵修建了豪华的陵墓,却丝毫没有考虑光绪帝。
不巧的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去世时间,竟然只差了一天,那个时候,光绪帝还没有陵墓,在他死后,才加紧修建了一座崇陵。

崇陵的修建过程还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浪潮,最后,还是和民国政府签署了一份《续修协议》,并依靠一些人的支持和捐助,才在1913年完工,这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了民国时期,崇陵的建筑特点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变革。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基本书目1、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1991年重印。2、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版。3、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40本,1968。又可参阅《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0000河南考古:辛村遗址卫国都邑新时代的新发现
昨日一篇河南考古:在鹤壁辛村,探索遥远的卫国历史主要介绍了辛村遗址卫国都邑遗址的环境、历史背景及过去多年的发掘历程。今日讲在汇总历年发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的发掘成果。1932年至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对浚县辛村墓地进行了四次发掘,共发掘82座墓葬,其中大型墓8座、中型幕6座、小型落54座、车马坑14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0:330000三星堆是不是彝族的文明
三星堆文明与彝族文化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之间可能会产生影响和借鉴。人们应该更加关注三星堆文明和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历史背景来看,彝族的祖先主要生活在云南地区,而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地区,距离彝族的居住地较远。三星堆文明与彝族文化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历史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0:190000二十四节气中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估计不少都猜不对
古人是如何理解“小寒”节气的?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流行“励志”、“正能量”,如果在二十四节气中评选,哪一个节气最具正能量、最励志?估计不少都猜不对。告诉你——“小寒”节气。为什么呢?本文就来说这事情。这篇文章,是我发表在今天(2018年1月4号)出版的《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文章,报纸发表时因为版面原因而删减很多文字,这里是其中一节中的未删原文。(美丽不怕冻人,因为有希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6:120001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日本人没发现秦始皇陵(无人敢挖)
秦始皇陵至今已发掘了四十多年,但无人敢挖,就连中国的考古学家都没有办法。那么抗日时期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呢?据了解,当时日本人还没有占领陕西。要说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说句难听的,就算小日本发现了,他们敢挖吗!日本人没发现秦始皇陵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12: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