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坎坷的司母戊大方鼎,终于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回家了
1939年的一天,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村民吴希增来到叔伯弟弟吴培文的地里探宝,当他把碳杆插到地下10来米的时候,触到了一个硬物,他连忙把碳杆取上来,结果发现坚硬的碳杆已经卷了,探头也掉了,上面还带着一些绿色的铜锈,吴希增意识到下面肯定有宝物,按照当时的规定,村民个人探宝不分地界,但如果真的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于是,他赶紧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吴培文。

经过二人商定,当天晚上他们就找来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开始挖掘宝物,一直挖下去10多米,才看到了坑里躺着一个青铜炉样的东西,但是,由于器物的形体巨大不易移动,再加上天已经快亮了,他们又把坑埋上,并在上面做了一些掩饰,准备到明天晚上继续挖。
吴家兄弟又多找了一些帮手,想把宝物从土坑里弄出来,吴希增指挥大家,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非常粗的麻绳拴住,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其余的人在下面用杠杆翘起宝物的一头并在底部填上土,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
他们用这种办法把大鼎一点一点的抬出土坑,但是提到六七米的时候,沉重的大鼎竟然把5厘米粗的绳子都坠断了,他们只得停止又把洞口堵上。
第三天夜里,他们换了两根更粗的大绳,还是用同样的方法,终于将这件宝物弄了出来,宝物出土后,麻烦也紧跟着来了。
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吴家挖出大鼎的事让日本人知道了,还没来得及把宝物转移,驻守安阳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长黑田荣就要来参观,大伙心里虽然有10万个不同意,但是也不敢反抗,只好答应下来。

黑田蓉见到大鼎的惊讶和赞叹自不必说,吴家却从此没有了安宁之日,这件宝贝也引起了古董商肖寅卿的注意,看到大铜鼎以后,肖寅卿当即表示,他可以出价20万大洋收购,不过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把大鼎分成若干小点的块,便于运输。
村民们怕大鼎再把日本人招来,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开始用锯条锯,可是这对于坚硬的大鼎来说无济于事,这时有人拎来大铁锤,垫上被子往顶上砸,这也只砸掉了一只鼎耳,而且发出了巨大的声响,人们怕继续砸下去会把日本人招来,就没有再按照肖寅卿的要求做下去,而是又把大鼎藏起来了。
后来,日军又来了好几次,吴培文也将大鼎换藏了好几个地方,还特意买了一个低级的三腿鼎,藏在床底下,混了过去。日军可能知道自己被骗了,他们又一次进村的时候,拿走了吴培文的照片,扬言要继续搜捕他,逼其供出大鼎的下落,百般无奈下,吴培文只好离开了家乡。

吴培文离开后,大鼎就一直被埋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才重新被挖出,存放在安阳县政府。
同年10月,正好赶上蒋介石60大寿,国民党第31集团军司令长官王仲廉又将大鼎作为寿礼,送给了蒋介石,被蒋保存在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
解放南京时,解放军在南京机场发现了流落至此的宝物,把它交到南京博物馆。
1959年,国家博物馆建成后,大鼎又被调往北京,此后就一直珍藏在这里,文物专家们还为其补助了残缺的鼎耳。

历尽坎坷的司母戊鼎,终于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龙门石窟日常保养维护中的传承与创新
龙门石窟是世界现存公元5-1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70多块、佛塔80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10:360001考古“不腐古尸”,内部收藏13封感人情书,阅读后潸然泪下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而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一位名为“英泰”的古代达官贵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2000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具木乃伊般的尸体,这具尸体保存完好,一点也没有腐烂。在他的胸口上放着13封情书,专家们对这具尸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他名叫“英泰”,是古朝鲜的一个部族中的达官贵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19:57:520000越南妇女流行头上戴笠,中国侠士也爱这副装束,有什么讲究?
笠,使用最广的雨帽本文作者倪方六“春思淡,暗香轻,江南雨冷若为情。”这是宋代元祐年间文人孔矩《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词中的一句,倒颇适合2019年的初春江南。自春节以后,几乎都是阴天,冷雨连连,出行的心情都打折了。雨天,怎么出行?现在人们都喜欢打伞,在过去是贵族的作派,靠劳动谋生养家的人,可没有打伞的,手里拿着伞还怎么干活?所以,除了着蓑衣外,最流行最常见的是戴雨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9:590000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秋扒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秋扒组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范围内发现的最南端的似鸟龙类恐龙化石,在2011年才正式面世。秋扒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3:170000米拉加亚龙:欧洲大型剑龙科恐龙(体长6米/颈椎极长)
米拉加亚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6.7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比其他剑龙科恐龙更长的颈部,颈椎骨要多出至少2-3节,第一批米拉加亚龙的化石是在葡萄牙的北部发现的。米拉加亚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08: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