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一种文字,距今大约4200年,甲骨文之前果然已有文字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的文字,按照文字演化的规律,之前必然存在“初熟文字”,以及“原始文字”。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一幅上古图卷缓缓拉开,让我们得以一窥上古真容。其中,关于中国文字演化的部分,虽然如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考古已经可以证实,甲骨文之前已经出现文字,比如本文所谈的内容,江苏就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了上千年,且极有可能是帝尧时代的文字。
上世纪90年代,在江苏省扬州高邮龙虬镇北首,考古专家挖掘出“龙虬庄遗址”,这是江淮地区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最让人惊喜的是,在一块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残片上,发现刻有左四右四、排列较为规整的八个符号(见下图)。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敏考证指出,龙虬庄陶文这层遗址的年代“不早于公元前2200年”,正是帝尧时代的遗物。
传说中的帝尧,距今4100年左右,龙虬庄陶文处于帝尧时代。但帝尧到底活跃在何处,目前有多种说法,江苏是其传说的故乡之一。曾经担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考察龙虬庄遗址之后就曾指出“高邮是古代史中有关帝尧传说的重要地点”。因此,龙虬庄陶文有可能与帝尧关系密切。
1994年,《中国文物报》对龙虬庄陶文介绍时说:“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那么,龙虬庄陶文应该定性为符号,还是文字?
首先,龙虬庄陶文八个符号排列较为规整,左四右四,绝非随意刻画,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规范刻写。
其次,龙虬庄陶文采用的是连笔刻写,笔画纤细、技法娴熟,反映出作者经常为之,已有丰富的经验。
第三,左边有四个字,以直线为主,横平竖直,文字结构有序,在线条使用与文字结构上与甲骨文极为类似;右边也有四个字,与动物侧视图形类似。国学大师饶宗颐推断:左边第二个字是“年”,第三个字是“朱”,第四个字是“尤”;右边第一个似兽,第二个像鱼或鳖,第三个如蛇,第四个若鸟。
第四,从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韵、良渚等文化遗址中代表“原始文字”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或许应该称之为“初熟文字”。
更为重要的是,在探索同时代其他上古遗址时,也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可以进一步证明龙虬庄陶文的文字属性。
在山东滨州邹平县长山镇丁公村,考古发现“丁公遗址”,其中出土的“丁公陶文”(见上图)距今4200年—4100年,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早期的东夷文化系统的文字”。
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现的“骨刻文”,形成约在4600~3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
拿龙虬庄陶文与丁公陶文、骨刻文对比时,却会发现龙虬庄陶文似乎兼具后两种风格,左边像丁公陶文、右边像骨刻文,似乎是在两种符号之间进行“对译”。
当然,不管龙虬庄陶文是不是“上古字典”,古文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鹏飞认为“龙虬庄陶文与丁公陶文应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与商甲骨文也有相似之处。”
令人不解的是,丁公遗址位于山东北部的滨州,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中部偏南的高邮,两地相距甚远,为何龙虬庄陶文与丁公陶文会一脉相承呢?
实际上,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年—5000年,出土过彩陶纹饰,属于仰韶文化时代的遗址,但龙虬庄陶文属于龙山时代的遗物,距今不超过4200年。
上述李鹏飞教授分析认为,在龙山文化时代,部分上古先民在不停地游走,其中一些山东龙山先民先迁徙到了河南,然后迁徙到高邮龙虬庄,形成了南荡文化(留下一些临时性遗址),再沿古邗沟向江苏南京镇江一带迁移,最后融入泛良渚文化,其中高邮龙虬庄遗址是中转站,“龙虬庄盆子口沿残片上的刻画符号,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迁徙文化(或由此交换、寻找、掠夺其他部落的食物、避开北方寒冷天气等)。”
也就是说,龙虬庄陶文极有可能是山东龙山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留下的,故而在上面才会出现类似丁公陶文、骨刻文的现象,故而帝尧传说才会出现在多地。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迁徙文化,所以不同地区的史前遗址中的很多刻画符号,才会有所类似,还有全国各地都存在高度统一的玉文化等,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文明。
正因如此,龙虬庄陶文出现之后,随即就被中外不少学者认定为文字: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直接认定为文字;中国古文字学家周晓陆著文说:“这肯定是文字,且为一段完整的文句。”
其实,从文字演化的逻辑上看,在仰韶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中,考古已经发现很多单个字节的符号或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在距今4200年、乃至更早时期出现一种“初熟文字”,无疑是顺理成章之事。
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网站刊载了《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一文,其中指出:“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现在的问题是,龙虬庄陶文到底是不是甲骨文的祖先,还是上古时期另一套与后来甲骨文关系不大的文字系统。
荐书 | 从平民阶层看吴越地域文明特色——《宁国灰山土墩墓》读后
2022年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国市文物管理所编著的《宁国灰山土墩墓》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书中发表的是2012年在安徽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掘的36座土墩,共86座单体墓葬的考古资料。全书共分为五章四十三节以及附表、彩色图版,全书图文并茂,是关于江南地区先秦时期土墩墓研究的重要资料。《宁国灰山土墩墓》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国市文物管理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55:220000观展:碎片与永恒——讲述青花的故事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03:450000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曾想挖秦始皇墓
随着小说和电影的熏陶,盗墓成了一个惊喜、刺激的职业,不过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盗墓是犯法的。过去,盗墓贼存在在于人们想象,而在2014年姚玉忠落网时,我们才发现真的盗墓贼更牛!接下来一起去认识一下姚玉忠,看看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一、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18:190000福左轻鳄龙:印度小型肉食恐龙(共4块化石/三块遗失)
福左轻鳄龙是一种阿贝力龙超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时期,体长只有2米而已,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第一批福左轻鳄龙化石是在印度的中央邦发掘的,其中仅包含了一块背部脊椎骨和三块颈部脊椎骨。福左轻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3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