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盆地是否是“中原”地理人文概念的原始产生地?能成为夏都吗
“中原”的原始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人文思想产生与中华文明形成的地理环境载体。因此,对“中原”的研究成为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重点,形成了“以文化软实力见长的二里头政体,显然通过社会与文化的整合具有了核心威势,在众多族群的凝聚与模仿中扩大了自身影响,其文明要素的辐射范围远远超出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只有到了此时,地处中原腹地的洛阳—郑州地区才成为中原王朝文明的发祥地,中原中心最终形成”的中国考古学学术认知体系。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考古学者为此产生多种以“中原”为主题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关于中国文明形成过程,在近百年的探索中有过多种认知模式。仅20世纪后半叶以来,就有“中原中心说”(如夏鼐、安志敏等,盛行于1950~1970年代)、“满天星斗说”(苏秉琦,1970年代以来)、“中国相互作用圈说”(张光直,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严文明,1980年代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赵辉,2000年以来)、“新中原中心说”(张学海,2002年)等等”(许宏)。这些以“中原”为中心的考古学术观点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著名考古学家许宏曾经总结说“何谓华夏?舍中原而言华夏,岂不扯乎?”,并依据洛阳盆地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的观点理论。由此可见,关于中原的概念与历史影响力,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的标志性历史、地理、人文地位。

但是,原始意义上的“中原”,真的产生于洛阳盆地吗?原始意义的“中原”概念,真的是对洛阳盆地地理环境的描述吗?洛阳盆地有延续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人群吗?答案是否定的!洛阳盆地的“中原”历史认知,最早来自于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平定淮夷、商奄、徐国、薄姑等四国叛乱后,“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为了建侯卫洛邑,“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尚书•毕命》)的建城历史。周公将东方殷商王朝“大邑商”参与叛乱的殷商“顽民”,西迁营建“洛邑”,最早带去了“中原人”认知。
首先,虽然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考古持续开展了六十多年,确立了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但是关于二里头文化的来源,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考古学文化依据。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任何国家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自然气候环境下人群长期稳定发展积累,最终产生人类文明的独特形式。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成熟,同样离不开独立地理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造就的人群稳定生活,积累下的中华文化,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洛邑盆地的百年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洛阳盆地并无中华先民稳定生活,历经数千年人群持续稳定生活遗址。所有洛阳盆地的考古学文化都是间断的、断裂的,以致让中国的考古学家为寻找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的源头而头疼不已,才诞生了多种围绕“中原”二里头考古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圈融合学说。
考古学界虽然认为二里头文化整体上为夏文化,但关于夏文化的首,还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二里头一期说、新砦期或新砦文化说、王湾三期文化晚期说和后岗二期文化说等4种不同认识。这也彰显了二里头文化定为夏文化的自身欠缺,难以自圆其说,即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不足300年,与夏代471年有不小的差距。即使邹衡力主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但邹衡在《试论夏文化》最后却说:“至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否为夏文化,倒是可以讨论的。不过,这里牵涉一个过渡问题。根据目前的材料,我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尽管是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最主要的来源,但两者仍然是两个文化,还不能算是一回事。至少可以说,从前者到后者发生了质变。这个质变也许反映了当时氏族、部落或部族之中的巨大分化,或者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剧烈斗争。”
邹衡在《二里头文化的首和尾》中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并未直接过渡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它们仍然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化。就是说,尽管两者的年代已接近,后者又直接继承了前者的部分文化因素,但仍然是两种文化。或者说,由前者到后者,在文化性质上已经产生了质变。因此,两者的文化面貌已大不相同,两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只能说是河南龙山文化之尾,后者是二里头文化的第一期已是二里头文化之首,这是不能随便混淆的。”体现了邹衡认为二里头文化整体为夏文化认识的矛盾性与思维混乱,以及中国考古学界把二里头遗址做为夏文化研究目标的严重学术错误。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洛阳盆地整个地区都不可能是原始“中原”概念的产生地。虽然“中原中心论”主导着当今的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方向与重点,但是洛阳盆地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洛阳地区就不是诞生中华文明的原始“中原”。
“中原”概念最早出现于《诗经》的《小宛》与《吉日》,“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原”作为地理地貌概念,其意特指宽广平坦的地方,平旷之地,辽阔,如平原、原野。出现在《诗经》的“中原”含义无不体现“原”字的本义,展现了辽阔的平原风貌。“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描述了只有“中原”才盛产各种豆类作物的农业状况,而且是庶邦庶民的主要农作物。古之“有菽”为今天的豆类作物,主要有黄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等,主产于黄淮平原。作为豆类的原生品种,原生于淮河湿润温暖地区。对此,植物考古、农业考古将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记录了西周的王公贵族及其随从所看到的“中原”动植物种类的丰富与数量上的充足,成为西周王公贵族巡猎、寻欢、宴请的天堂: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奔跑慢走野兽多,成群结队四处游。都要赶到天子处,乐得天子显身手。展现了西周天子所看到“中原”地区的繁荣景象。也只有在这样物产丰富的原始“中原”地区,才能稳定地养育着中华先民,使民众能够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并最终产生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诞生伟大的中华文明。

反观洛阳地区,是怎样的地理地貌呢?洛阳地区,是由崤山及其支脉邙山、熊耳山,嵩山及其余脉万安山等围成的一个盆地。洛阳盆地包括洛宁凹陷、宜阳凹陷、洛阳凹陷3个次级构造单元,介于崤山、邙岭、熊耳山、嵩山之间,东宽西窄,长约150公里,宽16公里至30公里,面积约4300平方公里。盆地内南北高,中间低,略呈槽形。其中,洛阳凹陷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洛阳盆地腹心是由伊河、洛河下游冲积而形成的洛阳平原,主要涵盖今洛阳市区与偃师市伊洛川地。这样的一个典型的盆地地理地貌特征,如何能冠以“中原”的名号?如何展现“中原”广阔无垠的原野风貌?承载各种动植物资源的丰富与富足?养育众多的野兽以供王公贵族巡猎?
显而易见,从地理学的专业方面来看,洛阳地区的地理地貌特征,只能冠之以“洛阳盆地”,而非考古学界的“中原”。中国考古学界标榜的“中原中心论”,不过是扭曲历史下的一种错误历史认知,脱离了客观事实,违反了地理学理,是一种扭曲人文历史下的产物。其历史来源于周公行政时期“毖殷顽民,迁于洛邑”的“中原”地区殷商顽民西迁洛邑的“中原”移民历史。并在东周初年西周都城宗周的王公贵族与东都成周居民,全体移民到洛邑后,洛邑的“中原”名号得以强化的结果。原始的西周王朝东都成周“中原”人,在移民洛邑后,自称为“中原人”。而产生原始“中原”概念的东都成周地区,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淡出中国历史文献记载记忆之中。

总而言之,不论从洛阳地区的考古学发现来看,还是洛阳盆地的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历史上洛邑的建城史来看,以洛阳盆地为地理标志的洛阳,都无法承载“中原”的地理概念、“中原”的历史概念、“中原”的人文概念,更无法承载华夏民族文化文明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的洛阳“中原中心论”,可以休矣!
从文艺青年到考古老兵,谢长勇在海龙囤的八年坚守
一间小木屋多少年安然屹立在海龙屯一隅一个不足十人的小团队为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文保之路付出了长年累月的努力和汗水在许多人心中,海龙屯考古工作站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在这座不起眼的小木屋里,考古工作站的队员们将心血倾注于海龙屯的文物保护与发掘整理工作。那些从数百年前穿越而来的青花瓷片、脊兽瓦当等文物,正是在这里洗去了身上的尘土,走入了大众的视线。这其中,就有一直坚守在海龙屯上的谢长勇。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13:070000唐太宗陪葬墓中哪位大臣墓的地位最高?此人原先并非李世民的心腹
魏征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几个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如《一贵族少妇墓挖出盗墓者不要的少见随葬品,分析她生前有特殊癖好》一文)。唐太宗的陪葬陪有多少座?《旧唐书》、《新唐书》记载74座,《唐会要》载155座,《长安志》记载最多,为165座。但在现代考古中发现,实际陪葬数量远超此,现代考古已发现近200座,可见当时凡有机会和条件的,都以陪葬唐太宗为无上殊荣。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210000文博忆往 | 怀念石兴邦先生
我是见过石先生的。那是我小的时候,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记得有一天,石先生来我家做客,父亲将我拉到先生面前说,这是我家老大,晓悟。快叫石伯伯。石伯伯好!这是我和石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是我们唯一的一次会面。父亲与石先生的情谊还得从他考古起步的地方陕西说起,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华县、渭南考古,也有大家不太了解的半坡考古,正是因为半坡考古使他与石兴邦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15:220000世界上会不会真的有鬼 盗墓贼深夜报警(盗墓发现)
盗墓贼说自己在盗墓的时候遇到了鬼魂。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鬼魂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管是谁,都没有真实的见过。我但是在2013年凌晨的时候,我国陕西西安的一个民警就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里面的人说自己是一个盗墓贼,然后在盗墓的时候被困住了。几名同伴夜死亡,希望警察能够早点来解救他们。盗墓贼诅咒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08:180000评2021十大考古评选:新石器最大赢家,两周全军覆没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2:3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