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地发现古墓 出土大量首饰文物(工地古墓)
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03:020阅
工地上发现的古墓里出土6口棺材大量陪葬品。2004年,江苏一建筑工地上施工时,无意间挖出一座古墓,闻讯赶来的考古专家立即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查看,发现这座古墓未被盗墓贼盗掘过。这样,专家组们窃喜不已,揭开墓顶的石砖,一块块漆黑的厚重椁板显露出来。随后,考古队动用工地上的起吊机移开棺木。此时,古墓中五小一大六口棺材盛放在里面。

六口棺材
为了尽快了解墓主人的年代信息,看看古墓中有没有陪葬什么宝贝,考古队员直接现场打开最大的那口棺材,令他们意外的是,棺木中满是淤泥和清水。此时,一名专家用手伸进棺木之中,查看有什么陪葬品没有,可结果发现只有墓主人的尸骨和一些衣物。随后,在场的专家把另外五口小的棺材也都一一打开,可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满满的清水,透过清水,棺木之中清晰可见小孩的尸骨。

首饰文物
为了弄清楚这座古墓的信息,专家们将棺木中的污水舀出,进行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此时,一口棺木中一块木毒被发现,上面童子董泰在拜六。字显露出来,这种木渎古代叫做名刺,相当于现代人的名片。根据这块木渎资料,专家研究出墓主人名叫董泰。清理完整个古墓中的尸骨时,专家组意外发现了金珠项链、金戒指、金耳环、铜钱、漆木盒等等珍贵的陪葬品。

西汉墓葬
根据骸骨的颅骨和牙齿判断,一边墓坑中的四具棺材分别是一位成年女性和三个五六岁的孩子,而一墙之隔外的两具棺材内的小孩,师傅对他们化验后得知,他们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很差。后来,专家根据整个古墓类型,分析出这是西汉时期的一座坟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代清明节有一项极重要风俗,皇帝都要参加,可惜现在消失了
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改火”?清明节又要到了,大家都在忙着上坟。上坟是古代清明风俗之一,但古代清明节还有很多风俗,不少已消失了,比如清明改火,可能现在有不少网友都不知道。(古代寒食祭墓)在古代清明节中,“改火”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活动,皇家都要参加,还会赐新火给臣僚。这一如今不再流行的节俗,曾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改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3:120000伤齿龙:恐龙中最聪明的存在(长2米/出土于北美洲)
伤齿龙,也叫细爪龙,它是目前大家最熟知的恐龙。而除此外,大家不知道的是,伤齿龙还是恐龙世界中最聪明的存在,位居十大最聪明的恐龙之首,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伤齿龙基本资料体型:伤齿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2米,与太阳神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76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51:19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曲阜鲁城遗址
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及其外围。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景帝三年(前154),鲁王刘恭以此为都,直至西汉中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此调查和发掘汉代遗迹。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作了详细勘查和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鲁城遗址平面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2:460000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2021年的成果回顾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回顾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年的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我们在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系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多家考古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鼎力相助下,努力发挥积极作用,继续为建设复旦大学考古学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8:36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金村古墓
战国时期的东周王室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以东10公里汉魏洛阳城遗址的东北隅。1928年因雨后地陷暴露,墓内许多精美文物被盗掘,其中大部分流散海外。据记述,此地共发现8座有较长墓道的大墓,由北向南排成两列,第一列6座,第二列2座。其中5号墓的墓坑长宽各约12米,深约14米,墓道长70余米。木构椁室的周围积石积炭,有门与墓道相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6: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