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曲阜鲁城遗址
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及其外围。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景帝三年(前154),鲁王刘恭以此为都,直至西汉中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此调查和发掘汉代遗迹。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作了详细勘查和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曲阜鲁城遗址平面图
城市范围最晚形成于西周晚期,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最长处为3.7公里,南北最宽处为2.7公里,四周围有城壕,城垣从西周晚期至西汉经6次夯筑、修补。东、西、北三面各有城门3,南墙有2门,门宽7-15米。城内西部至北部有西周前期堆积,晚期堆积扩大到东北部,东周时期的遗存遍及全城。

▲ 北城墙剖面

▲ 城墙排水系统
城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及其周围,钻探出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9处,其东、西、北三面发现有夯土墙基。此即春秋至西汉时的鲁王宫城。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交叉的街道各5条,皆通向城门或重要遗迹。其中一条南北街道对准宫城中轴和南垣东门,这一城门外两侧有东周的“两观”基址,其南1.5公里许有“舞雩台”夯土台基。这几处排列成直线的遗迹,说明城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按中轴线位置来规划的。鲁城的宫城位于郭城中心,这略似《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述都城规划而异于其他东周都城。

▲ 周公庙西夯土建筑基址出土石壁

▲ 陶鬲(高15.7厘米)

▲ 灰陶簋(高11.8厘米)

▲ 铜鼎(高18.2厘米)

▲ 铜簋(高16.4厘米)

▲ 铜盘(38.7厘米)

▲ 铜盨(通高21.5厘米)

▲ 铜壶(通高38厘米)
城内北部和西部发现周代冶铜、制骨、烧陶和冶铁遗址共10处,有的一直延续到汉代。城外东部发现烧陶遗址1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瓦、瓦当等。陶器器形以鬲、甑、豆、盆、盂、圜底罐、瓮为多。在城内西部还发现了100多座西周东周墓,出土随葬品有陶器、铜器、蚌器等。遗址和墓葬所出陶器,表明西周时的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鲨齿龙科的五大恐龙:第一最长14.5米(被称第四大肉食龙)
鲨齿龙科恐龙诞生于1.5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曾经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上最大的顶级掠食者就是这类恐龙,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比如亚洲的假鲨齿龙、南美洲的南方巨兽龙等,最大的体型可以达到14.5米,下面就跟着探秘志小编一起来看看鲨齿龙科中到底有哪五大恐龙吧!鲨齿龙科的五大恐龙1.马普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31:080000海昏侯,聚焦江西的汉代考古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9:460000马王堆辛追夫人尸体不腐 蕴含了什么秘密(不腐尸体)
辛追夫人尸体不腐可能和大量的水银有关。1971年,长沙马王堆地下16米深的地方出土了新堆夫人的棺,棺盖打开,发现他的身体包裹着22层纱布,浸泡在装满整个棺材的红色棺液中。为了解开尸体2000多年不腐的谜团,专家提取了棺液进行化验研究。经过化验得知,红色棺液成分复杂,里面含有水银,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朱砂水银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27:030000在三晋大地寻找夏商踪迹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山西南部古有“夏墟”之称,夏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东下冯遗址”的发现,清楚地表明晋南是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继夏而起的商朝,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端,国家体制趋于完备,文明程度更高。山西南部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和完整城池,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49:120000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二)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一)接上文,继续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三、赫德的优秀助手由于赫德的慧眼识珠、精心选拔以及严格要求,所以赫德的手下出了不少得力干将。也正是这些受过西方近代教育的人才,不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赫德的工作负担,而且很多人都成为中国近代海关甚至经济学界的风云人物,对中国近代海关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伦敦办事处的金登干和赫德在美国的大学招来的几名关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2: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