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的刽子手是汉人李国栋,屠杀同胞10万却被封为忠烈
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是发生在清朝时期的两次大屠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嘉定三屠的头号刽子手是明朝降将李国栋,而且还是一个汉人!却屠杀汉人多达十万,令人可耻。最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个罪臣,在死后,竟然被南明朝廷追封为“忠烈”,实在是讽刺啊。
嘉定三屠的起因是剃发令
嘉定三屠的起因得从剃发令开始说,1645年清军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导致嘉定民众揭竿反公,而降将李成栋率领五千汉人辫子军前往嘉定镇压,遭到拼死反抗。但没有想到的是,8月24日,李成栋在暴雨夜炸开了城墙,攻陷了嘉定,“三屠”也便由此而开始,残杀数十万人,不过比起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人数还是要少得多了。
嘉定一屠

但是李成栋并不是简单的让嘉定民众弃械投降,而是下令屠城,只因自己的弟弟在此前的一江伏击战中被杀,就想要报复,于是进行了嘉定三屠中的“一屠”。根据史料记载,“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

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见年轻貌美女子,则“日昼街坊当众奸淫。”对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嘉定三屠的第一场屠杀,就让一个美丽的江南小城,变成了人间地狱,这一次屠杀,就将近三万人,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嘉定二屠

几日后,义士朱瑛聚集免于屠戮的周遭民众两千余人,重夺嘉定,杀汉奸,斩清(军委派之)官,还出其不意地伏击了李成栋的一支小分队。恼羞成怒的李成栋即刻回师嘉定,一路砍杀,城外的葛隆、外冈两镇居民皆被杀光。杀到嘉定城里,时值夜半,许多居民在梦中即命丧黄泉。李成栋还觉得不解气,又令兵丁把堆积如山的尸体纵火焚之,然后才扬长而去。此为嘉定三屠的“二屠”。
嘉定三屠

二十多天后,南明总兵吴之番又率余部猛攻嘉定,得到周边民众响应,顷刻间,把城内清军杀得大败而逃。李成栋不得不第三次回攻嘉定。吴之番所率军民终究没能抵挡住李成栋悍军的反扑,嘉定再次失陷,吴之番力战而死,手下数百兵卒和刚刚逃到嘉定避难的近两万百姓悉数被杀,一时间城内血流成河。是为“三屠”。

经过李成栋的三次屠杀令,嘉定反清运动基本平息下来。关于死亡人数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总共在5至20万人之间。朱子素《嘉定乙酉纪事》称:“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剃发令对当时的汉人而言,心理上是难以承受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这是千年以来形成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剃发不仅有违传统,也被视为侮辱。因此这项政策不仅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抵制,也激怒了下层民众。只是没想到会遭到屠杀,而且还是来自汉人的手,深感可悲。
虽说1648年李成栋再次变服易冠,抗清扶明,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四处征杀,直至身死(南明朝廷封谥号为“忠烈”,封宁夏王。)。但其嘉定三屠的残酷暴行却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备受争议的汉武帝,明君与暴君的结合体,但依然是千古一帝
汉武帝的评价从来都是复杂的,如果是在魏晋,南宋,那么汉武就是圣明天子,但在长期和平治世就是暴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来就不是好和坏可以评价的。只能说他很好顺应了那个时代,完成了历史给他的任务。很多后人习惯以自己的腐儒视角去评价汉武帝的一生,尤其是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的。如果把这些人放在汉武帝那个朝代,他们可能就会和汉武帝一个想法了,那就是对匈奴不得不打。我要新鲜事2023-12-23 20:03:180000郁姓起源和来历:源自大禹老师郁华(郁林氏改为郁姓)
郁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大禹的老师郁华,他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郁国,吴国大夫受封于郁地,后子孙以国为姓。三是源自地名,在鲁国境内有一个叫做枋邑的地方,通“郁”,居住者以郁为姓。四是源自鲁国宰相郁黄的后裔。郁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郁华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56:300000明朝第一才子杨慎,触皇帝逆鳞被发配边疆永不召回
明朝有三大才子,杨慎是公认的明朝第一才子,博学多才、聪慧过人。二十四岁登上政治舞台,但因为刚正不阿,所以在朝中树敌不少。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因为触皇上逆鳞,被发配云南,远离朝堂三十年,直到客死他乡都没再被召回。一、明朝第一才子杨慎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9:13:1100001956年罗荣桓辞职后回乡,来到一个街口,焦急询问:他俩去哪了?
罗荣桓乃是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汗马功劳,指挥多场关键战役,并且成就斐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为了国家建设废寝忘食,甚至拖着病体同时兼任多个重要职务,过度的劳累燃尽了他的岁月,他逝世之时仅有61岁。罗荣桓的一生几乎都献给了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这其中为人民着想的精神占据了绝大部分因素,这也和他青年时的经历密不可分。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20:5700021997年,他花150元买块石头遭家人抱怨,4年后专家鉴定:值9600万
2001年,北京的一处办公楼内。时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的杨伯达,以及其他三位奇石界权威专家,将一块石头团团围住,神色认真的端详着。过了好一会儿,杨伯达才将视线转移到一旁忐忑等待的年轻人身上,示意他靠近一些。“这块石头的价值很高,我们判断它甚至可以与国内三大奇石并列,价值在9600万左右,你是专业的收藏家吗?”一块石头,居然这么值钱?听到杨馆长的这一番话,奇石的主人赵立云不由得呆住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