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乃唐太宗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7:00:260阅
以铜为镜的历史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下面来和大家说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直言敢谏的魏征在病死之后,唐太宗非常的难过,就说出了以铜为镜的评价,直言魏征是自己对错的一面镜子。
以铜为镜典故介绍

在唐超贞观十七年,敢于直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的难过,他流着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这段话是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评价,表示敢于直言的魏征,就是唐太宗对错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用铜当做镜子,可以让衣服穿得端正。一个人用历史当做镜子,那么他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一个人当做镜子,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在最会唐太宗还感叹,魏征去世之后,自己就少了一面好镜子。

这个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可以说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了。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得上是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了,他善于听取大臣好的意见,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大臣魏徵是一个敢于感言其过的人,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唐太宗非常的的伤心。

毕竟在古代时候,敢于直言皇帝过错的人,还是比较少的,所属人多皇帝都是讨好恭维。唐太宗作为一个鲜明的君主,自然希望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有什么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敢于直言其错的魏征,可以说就是他对错的一面镜子,不会让他做了错事也不知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西游记为何有关于历史准确性的争议(非单纯的历史记载)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明珠,之所以鲜有关于历史准确性的争议,是因为它被更多地看作一部文学和思想的杰作,而非单纯的历史记载。它的丰富创造力、深刻哲学思考和独特艺术性使得它在文学领域独具价值。虽然它融合了历史元素,但读者更愿意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欣赏和解读这部经典之作。我要新鲜事2024-01-24 20:28:200000李绩在唐朝出将入相 伐刘黑闼击薛延陀 毫无疑问的顶级名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将领,其中李绩可谓是一位顶级名将。他在历经唐朝盛世的战乱中,以出将入相的身份,屡次征战,打下了彪炳史册的战绩。1、李绩的军事才华李绩被誉为历史上一流的名将,并非仅仅因为他的战功辉煌,更因为他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才华。唐朝屡次灭国的过程中,李绩凭借着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建立了不朽的战功。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1:32:140000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13年治好黄河水患)
说到我国的历史典故,那是非常之多啊,比如大禹治水、三人成虎、马革裹尸等等,都是属于历史典故。最为出名的,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我想应该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了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他那治水的决心。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看看禹治水的经过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0:33:550001《水浒传》中最聪明的人 难得有个好结局(梁山聪明人)
入云龙公孙胜在合适的时候下山让自己能够得以善终。对于《水浒传》有些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水浒108好汉大多数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只有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才能够活到最后,并且还有一个不错的结局。大家说到梁山最聪明的人,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智多星吴用,毕竟这是整个梁山的军师,但是有一位梁山的武将却是一位隐藏的智者。而他聪明的地方是在于能够看得清局势,并且最后难得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入云龙公孙胜我要新鲜事2023-10-30 21:13:07000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2001年12月11日(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的12月11日,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国在加入之前已经经过了十五次的谈判,而这一天我们再次进行谈判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而香港和澳门早在1995年就加入了世贸组织,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其在世贸组织的名称前面也加上了中国,可以说世贸组织的加入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腾飞,在国际贸易方面有了保障再也不会被其它国家欺负。世贸组织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05: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