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揭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误
对于曹操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绝对不是偶然,俗话说的好有因必有果,曹操一早就种下了因,所以得到最后失败的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误。

首先,曹操的失误之处是轻敌了,完全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也许他曾对刘备有过较高的评价,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不觉得刘备能强大到打倒他的地步,所以根本没有多留意留意刘备的举动。当然那时候的刘备确实还不成气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怎么能与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相比较,所以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是抱着暴发户的心态去的。一方面前面有荆州之战的胜利,曹操打刘表本就是以石击卵,可以轻松拿下,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让曹操觉得攻打东吴和荆州一样轻而易举,东吴当时的状况确实也是主少国疑, 内部不稳,加之东吴的军队也比不上曹操的大军,所以曹操是抱着挟胜威吓,不战而定的侥幸心态,这样就导致他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了疏忽。

最后很明显的是曹操过于急躁了。曹操想要在自己还壮年的时候,一举拿下东吴,实现他统一乱世登顶称帝的宏愿。所以他才要主动功打赤壁。就当时的格局来看,如果曹操能先在荆州站稳了, 西边是弱小的刘焉刘璋,东边同样是弱小的东吴,大兵压境之下,相信只要一纸诏书就能收复益州。这时再向东吴施加压力,东吴也只剩下投降的份儿。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曹操已经没有那个耐心去等待,因为当时的他已经年过六十,跟刘备孙权相比他已经老了。所以这时的曹操是急躁的。
如果说在攻打赤壁之前, 曹操能够稳扎稳打,随时提高警惕,用对谋略和战术,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曹操当时处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之下,他只要写三封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一封书信就能让刘焉举手投降摇白旗,再一封书信就能让孙权斩了刘备,最后一封书信就能让孙权归顺投降。其实就只有一步步攻下刘焉再去攻下东吴,那么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就能实现。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推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陈寿编撰的。
因为没有人会知道曹操就在紧握优势的时候选择急于和东吴对决,走了这步险棋;没有人会知道曹操主动冒险挑起赤壁之战的时候,他的大军会败走赤壁;也没有人会知道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之后,他居然会选择大幅度收缩兵力回襄阳,而放弃了整个江陵,意外的让刘玄德有了存身之地和从容谋益州时间;更不会有人知道周瑜竟然也没有去乘胜围攻江陵,从而趁乱灭了刘备夺了荆州。聪明如诸葛亮,他在思考《隆中对》的时候,怎么可能把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构想设立在如此多不确定因素上呢?
古代嫡优于庶 子优于女 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择优)
在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但嫡女和庶子到底谁的地位更高,要看两个人所能给家族带来的利益,择优而选。现代社会之中,对男性和女性都是拥有着一样的态度,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基本上都是男尊女卑,等级制度非常的森严,就包括在家族之中,也是长幼有序,更是有着嫡庶之分,这也是在一个家庭里面的分水岭,嫡出和庶出的待遇完全不同。男女有所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2-19 23:36:320001历史上孔融弑母是真的吗,背上不孝罪名被曹操杀害(假的)
孔融这位历史名人相信很多人知道,最近在网上流传出了一句“世人都知孔融让梨,但却不知这孔融弑母”。在历史孔融真的有杀死自己的母亲吗?孔融弑母的说法又是真是假呢?4岁便能够做出“让梨”的举动,怎么可能会“弑母”呢,下面小编就来给你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这完全是曹操给他强安上的一个罪名!孔融弑母是真的吗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3:23:470000西施和郑旦谁更漂亮,郑旦因妒忌西施吞金而亡
世人皆知西施之美而不知郑旦,其实早年间西施是十分自卑的,在郑旦的日日鼓励之下才有了自信,两人也成为了好朋友。之后西施和郑旦一起被派到吴国成为间谍,吴王更喜欢西施,久而久之两姐妹就有了内斗,最后郑旦吞金而亡十分可惜。一、西施和郑旦谁更漂亮0000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苹果引发牛顿哪些思考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在牛顿30岁之前,几乎夺得了所有科学界的荣誉,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一个苹果。当时牛顿坐在一颗苹果树下,开始静静的思考问题,突然有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了牛顿的头上,这引发了牛顿一系列的思考。牛顿通过苹果发现了许多物理的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物理的发展。一、苹果引发了牛顿哪些思考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57:100002清朝末代格格金默玉,晚年靠打毛衣维持一家生计
清朝末代格格名叫爱新觉罗·显琦,在清王朝被赶出紫禁城后,她改名为金默玉,消耗着王府剩下的财产。末代格格金默玉晚年过的十分凄凉,一生结过两次婚,文革时还被牵连坐过牢,出狱后开办学校才算过上安稳日子,95岁时死于心脏病。一、清朝末代格格金默玉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1:41: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