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孔子,书籍出自孔子世家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5:510阅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出自《孔子世家》,成语的意思是看书比较用功,把竹筒的绳子扯断三根,形容读书努力,刻苦治学。读书并非看的过程,更需要专注,专注的力量不容小觑,如今韦编三绝也用于夸奖一个人做事专注,更易获得成功。
一、韦编三绝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纸书,文字主要写在竹子上,先把竹子劈成竹签,然后用火烘干之后在上面写字,为了方便阅读,一片片的竹签需要用绳子捆绑固定才方便阅读。孔子自幼丧父,但他读书很努力,拜过很多师傅,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勤加学习。

年轻孔子已经把《周易》全部精读完,接着他又一口气读了第三遍,对书中的精神文化又有了新的领悟,就这样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把固定竹签的串绳子磨断了几次,之后多次换上新的固定绳翻阅。万年孔子再次研究《周易》,重新翻阅书籍,正因孔子对阅读的勤勉,对教育的专注,是他成为了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
二、《周易》讲了什么故事

《周易》围绕阴阳八卦,讲了用八卦预测的方法,通过一分为二的辩证观念,以及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深入讲解了预测唯物主义,总结辩证法的方法论,书中揭示了宇宙的自然发展和变化规律,通过对立和统一的角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等方面,信息量很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产生活、帝王治国、百姓为人在书中都有涉及。

《周易》也是历代王朝的治国之书,历史中的皇帝无一不通读周易,作战行军之人也极爱此书。17世纪《周易》流传到了外国,成为美国、日本、法国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也在行军作战时巧用《周易》,不仅注重理论研究,也注重实际作战。目前多地成立了《周易》学术讨论会,此书从古至今备受瞩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代皇帝最不放心的一类人,他们往往富可敌国,但是地位却很低下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则变成了大量的商品。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6:080000元朝是怎样建立的 对后世而言 元朝的建立到底有多大影响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2:560001古代一两白银 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4700元人民币)
在古代的一两白银,如果是在贞观年间,差不多是4700元人民币,汉朝时期大约是500元左右。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在古装剧之中所出现的一两白银到底是多少钱,古代所用的货币主要就是银子,都是分为一两二两的需要去找零,像是一些散碎的银两,则是日常所经常使用到的交易货币。一两白银折合人民币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29:050001江阴八十一日血泪抗清史,全城殉国无一投降(被屠17万人)
清军入关之后,整个神州大陆上哀鸿遍野,满清因为人数较少,为了能够巩固王朝避免动乱,在当时就疯狂的屠戮汉人,而江阴八十一日虽然惨痛,却是其中最有民族气节,最振奋人心的惨状事件。整个江阴城在清军围攻下无一人投降,每一个平民都拿起武器抵御外敌,最后全城殉国被屠杀17万人。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清军屠杀17万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46:150000古代五大肉刑之刖刑,砍断双脚来防止奴隶逃跑
刖刑[yuè]是什么刑罚?刖刑在我国的古代酷刑中的五大肉刑(刖刑、黥刑、劓刑、宫刑、大辟(及死刑))之一,这种刑罚相对于其他几种来说要残忍一点,就是将人的双脚给砍去,和膑刑在本质上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就是被处以了刖刑。刖刑是要砍断双脚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6:30: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