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钿妆的由来:梅花妆(起源于秦朝或汉朝唐朝南北朝等)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1:44:340阅
女为悦己者容,从古至今向来如此,而由于古今风格各异,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差异,在古代的某一段时间,花钿妆非常的盛行,它颜色漂亮,画在脸上更是给人增添色彩,那么花钿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去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件事吧!
花钿妆的由来

关于花钿妆的起源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有人说起源于汉代、有人说起源于秦始皇时期、也有人说起源自南北朝或唐朝时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据说花钿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陶俑的脸上就点有圆点,应该是花钿的雏形,后来由于秦始皇喜爱神仙,于是宫女们纷纷梳仙髻,贴花子,这个花子也是后来的花钿。

北朝时期也有花钿,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贴花黄”,这个花黄也是花钿的一种。唐代是花钿鼎盛的时期,花黄依旧流行,不过发展出了多种颜色的形状,古代的许多诗句都描写过女孩子脸上的花钿。直到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崇尚淡雅,大多洒脱不羁,以前的妆容也逐渐退出来舞台,花钿也日渐衰落,元代时它就已经彻底不见了。
梅花妆

南朝《宋书》曾记载过一个关于花钿的美丽传说,据说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喜欢在含章殿小憩,一次,殿前的梅花被吹到她的额头上,额上被染了颜色,成花瓣的样子,很久都洗不掉,大家见公主的额头上的印记十分美丽,于是纷纷效仿,剪出梅花形状的花样贴在额头上,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一时风靡,直到宋朝时期仍然还有人用这种装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淮南三叛曹魏集团对司马家族最后的反抗了吗
淮南三叛真的可惜,淮南二叛和三叛的时候,蜀国和吴国都是出兵配合的,淮南二叛时,姜维趁司马师亲自平叛的时候发动北伐取得姚西大捷,大破王经率领的魏军斩杀淹死魏军数万,并让王经和陈泰被调回洛阳。东吴也出兵支援毌丘俭和文钦,可惜被司马师击退,淮南二叛最后也被王基和诸葛诞平定以失败告终,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往东吴。我要新鲜事2023-12-29 20:09:260000晋书记载的司马师杀妻根本不可能,夏侯徽不能预知谋逆之事
历史上关于司马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晋书》中有一段关于司马师杀妻的事情,这很有可能是司马师短暂一生最大的污点,但是关于这一点,后世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因为根据历史发展,司马师根本没有杀妻的理由亦或者是需要。一、司马师杀妻根本不可能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05:370002被称为“禽兽”王朝的北齐 27年尽显人性的堕落
北齐被称为“禽兽”王朝,据说在该朝27年的统治期间,人性的堕落尽显无遗。这个朝代被比作阿修罗道,被描述为男人神通广大、女人貌美如花,然而美女却常常被权贵所利用。因此,北齐男人们脾气暴躁,常常与权贵发生冲突。我要新鲜事2023-06-21 20:46:3400001972年,湖南一老人去世,毛主席为何写下“九哥千古”四个字?
1972年7月11日,一位88岁的湖南老人在北京病逝,两天后,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礼堂,人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包括周恩来,徐向前,华国锋等人参加了这场追悼会。在追悼会的会场上,摆放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机构送来的花圈,但最为特殊的要属毛主席送来的花圈了,因为其他人或机构送来的花圈,都是以“同志”或“先生”来称呼逝者,但唯有毛主席送的花圈上却写着:九哥千古,毛泽东敬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9:490000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孙膑(指包抄敌人后方迫使敌人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其实是一个成语,但是是由历史故事演变而来的,用来指包抄敌人后方迫使他撤兵的战术,那么大家知道围魏救赵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大家知道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了,跟着我一起往下看吧。成语围魏救赵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7:03: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