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和杨贵妃历史上真有关系吗?有关系(是杨贵妃义子)
安禄山和杨贵妃都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而且大家肯定不陌生。他们一个是著名的将领,一个是备受宠爱的妃子。很多人好奇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安禄山是杨贵妃什么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安禄山和杨贵妃历史上真有关系吗

杨贵妃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安禄山是嫉妒是三镇节度使,非常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器重。但是在一些野史里面一直说安禄山和杨贵妃有染,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安禄山为了拍马屁,直接认小自己十几岁的杨贵妃为义母。
因为最开始杨玉环是寿王的妃子,寿王是李隆基的儿子,当时对杨玉环一见钟情,二人还成婚了,感情也非常好。后来寿王的母妃去世,唐玄宗心情很不好,郁郁寡欢,后来有人说杨玉环很漂亮,于是就召见了她。后面就直接被封妃子了,对杨贵妃也是宠爱有加。
毕竟是自己儿子的女人,现在成了自己的贵妃,唐玄宗也怕有人不尊敬杨玉环。安禄山很清楚这点,第一次见到杨玉环的时候,就叩拜杨贵妃,最后还做了杨玉环的义子,不得不说,安禄山为了权利真的什么都做的出来。

安禄山一直非常受宠爱,和杨贵妃的关系也很好。在野史里面还说二人早就有染了,在安禄山生日的时候,还给安禄山洗澡等。因为见面的次数多了,安禄山经常半夜三更才离开,有时候更是夜夜笙歌。就有人认为李隆基最开始给儿子戴的帽子又被安禄山送了回来……
但是这个是没有记载的,安禄山和杨贵妃历史上就是义母和义子的关系,并没有野史上说的这层荒唐的关系。而且安禄山认杨贵妃为义母,都是为了权利,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

安禄山的野心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安禄山原本是没有姓氏的,最开始是以占卜为生的巫师,自小跟着母亲生活。后来是投军幽州都督张守珪,在军中立下不少功,自己也非常受器重。后来张守珪收安禄山为义子,将他举荐给了朝廷,安禄山的地位就一点点在提升,受到了很多人信任,可谓是平步青云。
到后面就丝毫不掩饰了,直接叛变,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安史之乱。甚至建立了伪燕政权自立为王,但是到了晚年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设计杀了。
乌孙国是现在哪个城市:昆仑地区(并没有准确的城市对照)
乌孙王国的区域其实就是现代的天山地区附近。乌孙王国所在的地区有三座山脉,分别是昆仑山、天山以及兴都库什山。乌孙王国与西汉有着很深的渊源,两个国家由于距离较近,有一些经济和贸易往来。再加上乌孙王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因此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也十分频繁。为了一同对抗匈奴,乌孙王国甚至与西汉结成过同盟国,之后瓦解。一、解忧公主和亲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3:41:590000乞巧节的来历与传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夕节)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过西方的洋节,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与之对应的春节、鬼节以及七夕节反倒没有那么热闹了,关于这些节日的来历与传说在年轻人中知道的也不多,下面给大家讲一讲七夕节也就是乞巧节的来历与传说,是牛郎织女的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乞巧节(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25:380001情深不寿,虽无圣宠,长命百岁,寡宠赢在了最后
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乏长寿的妃嫔,虽无圣宠,但是却赢在了蕞后。康熙的定妃万流哈氏,创造了97岁高龄的记录,雍正的裕妃耿氏,也以96岁年纪善终。乾隆的婉妃陈氏也是笑傲群芳,以92岁辞世,成为了乾隆后宫蕞有资格写回忆录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长寿的妃嫔倒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受帝王圣宠。我要新鲜事2023-08-29 19:57:060000曹操3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全都嫁给同一人,此人是谁?被如此看重
奸臣、地位尊崇,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大部分人对于曹操的印象。同时他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者。世人皆知,曹操一生共有25子,其中三子最为出名,其一为魏文帝曹丕,其二为文学家曹植,其三为七岁称象的曹冲。我要新鲜事2023-10-11 19:08:450000英雄盖世的项羽,为何斗不过地痞无赖的刘邦,他究竟输在哪里?
楚汉战争,垓下一战,项羽兵败,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浦)自刎。千百年来,乌江渡口,无数文人墨客写下感叹项羽的诗文。杜牧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几乎是针锋相对地指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项羽乌江之败是历史的必然,即使项羽重返江东,他还能再集吴中八千子弟兵为他舍身卖命吗?我要新鲜事2023-12-05 19:54: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