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说“朕要迁都洛阳”,但为什么最终没有这样做?
在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曾提出迁都西京洛阳,后经考虑之后取消了这个计划。之后北宋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推行迁都计划,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北宋一朝兴也开封败也开封,都城开封对于北宋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古都”。
据最早记载,夏朝最早在开封一带建立都城232年,史称老丘。商朝也曾在开封建都27年,史称嚣。到了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开始修建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到了西汉景帝时期,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开封在北宋建都之前,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历史地位。
那么赵匡胤提出了迁都西京洛阳为何最终取消了呢?

从制度上看,在北宋的建国之初,不管是官员任用上还是在军事安排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后周的制度有一定的继承。公元960年,周世宗死后新继任的皇帝幼小,赵匡胤在陈桥驿被发动兵变的手下黄袍加身,从都点检成为帝王。赵匡胤开国后,对官员任职、军队安排上等基本保持不变动。而这时的开封已经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作为了都城。作为四个朝代的都城,基本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完整的政治体系。比如说宫殿,皇城等。

从现实上看,这时的北宋在北方有北汉和契丹的威胁,在南方还存在着割据政权,局面十分的严峻。并且刚刚将建立的北宋,也没有能力再去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新的都城,更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个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最后,定都开封也是为了满足当时官员和都城人民的愿望,
从漕运上看,开封的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开封将城内的蔡河、五丈河与汴河沟通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工程,漕运更为便利通畅。通过汴河的漕运,每年可以顺利运送江淮地区的粮食数百万斛,供给数十万京城驻军。

从地理上看,开封自古为四战之地,地平无山,无险可守,易于受敌。而黄河改道在开封附近与其说是形成了一道天险,还不如说是悬在开封头顶上一把利剑。黄河水患屡屡给开封造成灭顶之灾,这在自宋代以来的开封城市史上极为突出。因此,如果单从战略防御上看,开封作为都城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开封的地理形势不利于守,却利于攻。因其地面平坦,水陆交通发达,主动出击,南征北战,极为方便,有利于国家稳固。
从心理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已有近百万之众,实际上已经是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城市。赵宋王朝的班底大多来自后周,许多官员和都城里的百姓虽然基本上承认赵匡胤的北宋政权,但他们更加的安于现状,或者说是满足于现状,不愿意离开已经居住了多年的繁华的开封都城。选择开封作为国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心理期望。
因此,尽管一直到仁宗庆历年间,宋廷关于定都、迁都的问题仍然在争议之中,但是,直到1127年北宋灭亡,开封作为国都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
林彪列出4点原因反对援朝,毛主席一语道破其软肋:战略眼光不足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打的第一仗,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不仅粉碎了美军帝国主义试图侵占朝鲜、从而进一步侵略中国甚至整个东亚的阴谋,还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然而,当初我们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不少人反对出兵朝鲜,其中就包括林彪。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周总理的严厉批评,也被毛主席一句话揭开了软肋。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22:320001诸葛亮也有怕的人 一个惹不起 一个打不过 还有一个是克星
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35:420000五胡乱华为什么不能讲,汉族被屠杀仅剩400万人
五胡乱华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塞外游牧民族趁虚而入,汉族人从2000多万人被屠杀至400万人,汉族面临灭族危险。如今五胡乱华为什么不能讲,主要还是价值观已远不同古代那般野蛮,现在讲究多民族文化融合、民族团结,但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一、五胡乱华不能讲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2:20:5500023奇案:他贪图女房东美貌,巧设局逼死其丈夫,却因觊觎一名妓被抓
(奇案——第1期)公元1576年,即万历四年,在荆州府公安县发生了一起奇案。当时担任公安县知县的叫杨云才,此人是举人出身,能得此位,也算比较幸运。因此,杨云才工作还是比较认真卖力的。这年的一天,有人到公安县衙告状,起诉人竟是一名身着重孝的漂亮少妇。按照大明之法,女性是不可出门拦路喊冤,也是不可来到公堂的。但是现实中,总有一些情况,逼迫女性不得不出面来做一些事。所以,法外也有容情的时候。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6:57:3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