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装疯 朱元璋不信 他胡说 朱元璋还不信 他吃下一物 朱元璋信了
(说历史的女人——第1020期)
一般来说,皇帝建立新朝,都是通过长期的征战得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大批忠诚的文臣武将辅佐,因此其功劳之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有的善谋,有的善兵,比如汉朝的韩信等人。可是古代的皇帝是高度集权的,没有得天下时,一切都好说,但得了天下后,坐到那个龙椅之上,立即就进入了另一个角色。结果是,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帝位,除了赵匡胤之“杯酒释兵权”外,多半都是采取一招——大开杀戒,诛杀功臣是因为这些大臣功劳太大不好管理,容易成为帝国的不安定因素。不过杀功臣,也是有选择的杀,主要是把看起来威胁比较大的杀掉。但朱元璋却是一个例外,相比历代帝王,朱元璋的残忍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根据《明史》有关史料的记载,朱元璋除了杀武将功臣,连文人、和尚等人也不放过,死于其手的人数数目令人咂舌。在吴晗的有关文章里,显示数据多达十几万之众。
也正因此,如果有漏网之鱼,就显得各位突出,比如就有这么一位,不小心得罪了朱元璋,他就装疯傻,可是朱元璋不信,没办法他继续装疯胡说八道,朱元璋还不信,派人监视他,他只好吃下一物,这回朱元璋信了。他也因此躲过一劫,侥幸得以善终。那么此人是谁?他是如何采取欺骗手段逃过朱元璋的屠刀的呢?

此人叫袁凯,生于今天的上海,其人才华横溢,以诗文名扬于世。在元朝末年,曾经担任地方府吏,所谓府吏不在帝国的官员谱系之中,即地方长官的从属小吏,官员效忠服务的对象是帝国和皇帝,府吏服务的对象则是所从属之官员。对于帝国来说,这就是个临时工;对于地方来说,最多就是个有地方编制的合同工。总之,袁凯在元时,没做过正式的官。
后来,元朝在各地群雄争霸中衰亡,袁凯就归附了头号枭雄朱元璋。
朱元璋很赏识有才学的袁凯,在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袁凯做了御史。
御史者,皇帝之近臣、百官之镜子,有权弹劾百官的不法行为等。
袁凯能被朱元璋任命为御史,除了赏识,也说明多疑的朱元璋对其之信任。
史载中,有关袁凯的著名事迹有两件:一件是劝谏皇帝朱元璋,一件是欺骗皇帝朱元璋。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婉言劝谏救功臣。
袁凯在担任御史期间,曾经给朱元璋上过一个折子,不过不是弹劾百官,而是保护的。当时朱元璋疑心病严重,诛功臣到了眼红的地步,袁凯见此情景,心有不忍,乃冒死谏言,说这些武将们只知道带兵征战,但是对于君臣的具体礼仪,他们多有不知,不知者不怪罪,但也不能总不知,为此不如把他们召集起来,请礼仪老师给他们上课讲清楚,比如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样他们就能通过学习提高礼仪知识,也强化对礼仪的重视,以后就不敢再有违反君臣礼仪规则的行为了。
朱元璋觉得袁凯的谏言有道理,遂采纳。实际上,袁凯这个谏言的风险是极高的,原因是当时的朱元璋疑心非常严重,诛杀功臣是因其功劳过高,而他诛杀这件事又是说不得的。袁凯换了一种方式来劝谏,如果朱元璋心情不好,就会理解成袁凯在指责他诛杀功臣之行为,这样的话,袁凯的脑袋也会保不住。因此,袁凯的谏言成功,除了袁凯本人比较善于察言观色掌握时机之外,只能说他运气比较好,因为第二件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二件事:一波三折逃劫难。
相比袁凯劝谏朱元璋的第一件事,这第二件事从表面上来看,根本没毛病。事情是这样的:说朱元璋有一次签署了一批案卷,要处死一大批官员,朱元璋签署之后,就把案卷让御史袁凯送到太子那里,让太子看看。结果太子希望父皇能够从宽处理,就建议取消一些人的死刑。袁凯就把太子复审的案卷呈报给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说:
“朕要杀人,太子竟然想从宽处理,甚至赦免一些人的罪,袁凯啊,你说说谁对?”
袁凯一听,这哪里是问题嘛,分明是架在脖子上的刀嘛,怎么回答都有问题,一方是当今皇帝,一方是未来皇帝,谁也得罪不起。不过袁凯不愧为大才子,思维敏捷,反应极快,他说:
“陛下杀人,乃是严肃国法,太子赦免,乃是出于慈心。”
按说,这回答没毛病啊,客观论说了朱元璋和太子的各自特点,本该谁听了都会很高兴的。可是朱元璋没有高兴,反而勃然大怒道:
“老猾持两端。”

朱元璋认为袁凯在两面讨好,耍滑头。可是退一步讲,这也不是什么大罪啊,作为臣子的,既不能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太子,只能这样回答嘛。但袁凯却从朱元璋的大怒中敏锐地嗅到了一股不详的气息,甚至屠刀的血腥味,因此,他朱元璋“欲加之罪”之前立即着手上演自己的自救大戏了。
自救第一步:装疯卖傻。
果然不出袁凯所料,朱元璋要收拾他。不过当朱元璋得知袁凯疯傻之后,并不相信,为了检验袁凯是否是装的。他让人用木钻刺袁凯的躯体,因为在朱元璋看来,疯傻之人是不知道疼的。袁凯为了活命,只能忍着巨疼不敢喊疼,继续装疯傻。
自救第二步:胡说八道。
袁凯虽然经过了朱元璋的木钻的考验,但他知道事情并未结束,于是被朱元璋放回后,到了家里,就找来铁锁链把自己的脖子锁起来,披头散发,满嘴跑火车地胡说八道。朱元璋派去暗中监视的人,见了这种情况,就回报朱元璋,可是朱元璋还是不太相信。
自救第三步:吃狗屎。
聪明而警觉的袁凯,认为朱元璋还不会放过他,于是继续装疯卖癫。
结果很快,朱元璋派来的第三波人来了,说皇帝要他回去做官。
袁凯心里明镜一般,他们来的目的,哪里是要他回去做官,不过是替朱元璋探查自己是否真疯傻,若稍有不慎,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敢贪念什么乌纱帽啊!
于是,袁凯就干脆来了一个彻底的:他披头散发爬上篱笆墙,对着皇帝朱元璋派来的使臣疯唱小曲,唱了几句之后,忽然爬下篱笆墙,爬在篱笆墙的下面吃起了狗屎。
朱元璋的使者一看,袁凯如此行径,纷纷捂住鼻子,看了一会儿,断定这御史袁凯果然是疯癫了,乃离开火速回报朱元璋。朱元璋这回信以为真,袁凯总算“佯狂告免归、久之以寿终。”
——但实际上,袁凯爬在篱笆墙下面吃的并非真狗屎,盖因袁凯深知朱元璋之为人,猜忌心重,断不会罢休,定然会再次试探。所以,提前让家人用糖稀拌炒面,揉捏之后,做成一段一段的,与狗屎无二,随意丢在篱笆墙下。等朱元璋的使臣来到的时候,袁凯就装疯癫,边唱边吃。如此,方才躲过一劫、自救一命。结语:在朱元璋时期,冤死之臣民甚多,像袁凯这样凭借演戏三步走躲过死难的除了自我警觉意识比较强之外,运气之好,恐怕也是令诸多冤死大臣羡慕至极的。(文/说历史的女人·风满楼)
参考资料:《明史·文苑》
三国五大守城高手,第一耗死孔明,第二坑苦关羽,第五吓哭孙权!
在以冷兵器作战的古代,攻打一个势力或国家的时候,首要战略目标就是占领对方的城池,所谓攻城掠地是也。三国时期,也是如此。但是当进攻方以占领对方城池为目的的时候,被进攻方也相应会采取守城措施,善守者反而能不战而胜,不善守者不但被对方攻下城池,甚至还会被俘虏甚至斩首。因此,在有些时候,善守比善攻更能显示一个将帅的能力和素质。在三国时期,就诞生了一批善守的将帅。今天,分享给各位小伙伴。第一:司马懿。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4:51:540000揭秘:强大的西汉王朝,为何亡于王莽之手?
西汉,古代史上最强的封建王朝。有千古一帝汉武大帝,也有千古名将兵仙韩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谁都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再强大的王朝,终究有灭亡的一天。西汉王朝的灭亡非常让人惋惜,因为它并非亡于农民起义,而是被王莽篡位。那强大的西汉为何会落入王莽之手呢?我要新鲜事2023-08-13 18:03:4700022018佛祖生日是哪一天,3月24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所创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佛祖。关于2018文殊菩萨诞辰日、2018观音生日是哪一天、2018佛祖生日是哪一天一直都是教徒所关注的话题,释迦牟尼佛祖每年的生日在农历二月初八,2018佛祖生日是哪一天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2018佛祖生日是哪一天:2018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八。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17:010000古代最有文采四大名将,其中两人仅靠一首词就冠绝古今,无人超越
古代最有文采四大名将,其中两人仅靠一首词就冠绝古今,无人超越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骁勇善战的名将,有的战功卓著,有的勇冠三军,有的成为国家之柱石。但是在我们通常的认识里,一般都会觉得这些名将都是武人,也就是没有文化之类。但是仔细梳理之后,发现还是有一大批名将不但勇战沙场、统领三军,而且文采飞扬,超然古今,其中有两个写过两首词,气概万丈,后世虽然诗词万千,但却无人能有其独特的气魄。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4:12:040002古代女子刑罚骑木马驴 骑木马驴刑罚全过程(令人心悸)
在古代女子地位一向低微,对女子的规矩也特别多,比如女子不得随意抛投露脸,要三从四德等等。而古代女子的贞操更是比命更重要,一旦发现女子不守妇道犯了什么罪,会用各种残忍侮辱的刑罚惩戒女犯人,其过程更是生不如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古代女子刑罚骑木马驴,其残忍程度简直令人发指。今天探秘志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女子骑木马驴刑罚和潜规则全过程以及相关的资料。古代女子刑罚骑木马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34:4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