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蜗居画画28年,老婆大哭父母抬不起头,2016年一幅画卖130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晓鲲
编辑|林画
2016年,在中国先锋艺术家的集散地——北京798艺术中心,一幅拍出了130万的画作引发了轰动。
从浓郁的色彩和大胆的构图中,人们体会到了画家对生活真挚的热爱。
不过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幅画创作者熊庆华的出身,只是个自学成才的农民画家。
谁又能知道,这位被誉为“中国毕加索”的农民画家,蜗居画画28年,老婆为此大哭,父母抬不起头。
就在不久之前还被全村人嘲笑为“废物”,“蠢才”,是个出门连头都抬不起来的异类。
那么,一个本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怎么走上艺术之路的?从人人讥笑的对象,到个个仰视的“大画家”,这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让我们走进画家熊庆华,看看这位农民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从“天才”到“废物”
熊庆华浓眉大眼,颧骨高耸,笑起来一口大白牙,一看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朴实农民。
不过跟他交谈的时候,却能处处感到这个人“语出惊人”。
“我想画出比荒诞更荒诞的东西来。”
“周围的人排斥我 ,我就用两倍的排斥来排斥他们。”
在熊庆华心中,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人,更不会安于做一个农民。
1976年,熊庆华出生在湖北仙桃长永河村,这是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落,家家户户鸡犬相闻,其乐融融。

熊庆华从小就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当别人满世界疯跑的时候,他更愿意一个人呆着。
熊庆华最爱一边放牛,一边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云。观察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云朵每个细微的变化都会让他浮想联翩。
农村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拥抱大自然,广阔天地在熊庆华的脑子里种下了奇思妙想的种子。
6岁那年,熊庆华拿起树枝,在地上开始作画。
熊庆华有个叫“三哥”的表亲,经常带着他玩。与其他村民不同,“三哥”是个文艺青年,爱好诗歌,也算是把熊庆华带上艺术之路的领路人。
很有共同语言的兄弟俩经常挖山芋换小人书来看,“三哥”不仅带给熊庆华艺术的启蒙,还鼓励他要坚持自己绘画的爱好。

每一个孩子都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熊庆华也一样,从小处处优秀的他,经常因为大人的一个表扬就打满鸡血,自信十足。
真正让熊庆华决意将绘画作为一生追求的,却是老师的一句话。
熊庆华回忆说,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叫张劲松的美术老师,让大家以树为题画一幅画。
在同学们交上来千篇一律的作业中,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让他眼前一亮,熊庆华用弯弯曲曲的线条勾勒的心中枝繁叶茂的树,充满生机。
张劲松把这幅画四处宣扬,并拍着熊庆华的肩膀鼓励他:
“教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优秀的画。你要努力,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画家。”
不善言辞的熊庆华努力地点点头。
也许张老师不会想到,这样一句鼓励的话语,影响了熊庆华的一生。

成为一名画家,这个理想扎根在熊庆华心里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过自己要面对什么。
从此一心想做画家的熊庆华再也无心读书,上课的时候都在偷偷作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后来熊庆华说,那时候只有在画画上能得到一些存在感。
“希望在大家面前炫耀一下,让大家称赞一番”
糟糕的成绩伤害了熊庆华的自尊心,他本能地厌恶学习。初三那年,他干脆退学回家画画去了。
谁想到,就是这个决定把他逼上梁山。
尽管熊庆华曾经是大家眼中的绘画天才,可是只要放弃了学习,所谓的天才就变成了不务正业。
亲戚朋友轮番劝说,父母整日愁云不展,都劝他多少上个中专吧。

可是那些看起来模式化的生活,当时的熊庆华哪里看得上,他心里只有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可是要做大画家的人。

被现实毒打
一没有老师,二没有去培训机构,辍学的熊庆华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自己捣鼓当画家,这一捣鼓就是28年。
“无所谓吧,把自己放到最低了。人至贱则无敌吧。”
后来在谈到被旁人讽刺数落的时候,熊庆华笑着说出了这样的话。
很难想象,这是从一个自尊心如此强的男人嘴里说出来的。当年的熊庆华可是胸怀大志,怎么会卑贱到尘埃里呢?
因为做画家难,做农民画家更难,想做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农民画家,不仅凤毛麟角,更是难上加难。

梦想总是美好又模糊。
同样是爱好美术的同学雷才兵,初三毕业去了美专,在同村人眼里,这才是一个人应该走的正途。
而熊庆华走的是邪路,他全靠着自学摸索着属于自己绘画风格的道路。
而更让这条道路艰难的是,熊庆华没有选择现实主义或者古典主义的画风,却独独爱上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初三那年,他偶尔翻到毕加索是画作,深深地被这种表达方式吸引,仿佛通过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画风,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可是这种风格,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大相径庭,村里的人看到熊庆华的作品,都觉得他是疯了。
这些简直就是鬼画符。

渐渐地,就连父母也不能理解熊庆华了,他们切断了给熊庆华创作上的经济支持,毕竟村子里的人说的太难听了。
“蠢才,我们这边叫做憨巴,再也不能比这个更低的形容人的了。”
一不好好读书,二不下地干活,整天关在屋子里画奇奇怪怪的东西,在正常人眼里,这个不是憨巴又是啥?
好在那时候熊庆华家里有几亩鱼塘,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支持熊庆华搞搞创作。
不过熊庆华画的油画,需要画布和颜料,这些钱家里不再给了。
父母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他做点“正事”吧。
这时候熊庆华血气方刚,旁人的这些冷嘲热讽他根本不会理会,没钱了他就下自家鱼塘捞鱼虾,或者去打一些零碎的短工,卖力气赚钱。
打零工的熊庆华心里总是焦急,他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他不能落后。
熊庆华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同龄人在做些什么。
9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社会开放带来的冲击,让许多人看到了机会,年轻的一代就像刚刚被放飞的鸟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必须要大展拳脚。
跟熊庆华一起有过艺术梦想的雷才兵,毕业之后去学校教了数学,之后去了深圳闯荡。至于当年的梦想,对于他而言早已经是过眼云烟。
敢闯敢干的雷才兵,在村里人眼中是有出息的孩子,每当大家议论起来的时候,当然总不会忘记把那个“憨巴”熊庆华拉出来奚落一番。
一个班上出来的孩子,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听到这些话,熊庆华干脆把自己封在一个小屋子里,门板都钉起来,与世隔绝。
这段时间的熊庆华反而自在,他在画布上恣意挥洒着自己的想法,创作的作品也是天马行空。
但是人总是要长大,要成家立业,不可能是一个人守着画布过一生。
熊庆华也是一样,二十几岁的他,有过一个女友。
不过就连女朋友,也在订婚前夜弃他而去,更让熊庆华感到难堪的是,女友跟着村民一起骂自己是“没用的东西”。
“以后不要跟相亲对象说自己画画的事情”,操心的父母只能这样跟熊庆华说,他们感到儿子这个爱好是一种耻辱。
然而就在这时候,幸运的熊庆华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贵人,他的妻子付爱娇。

白净秀气的付爱娇,也是个文艺青年,她痴迷熊庆华的画,爱慕这个小伙子的才华,不顾旁人劝阻,执意要嫁给这个“憨巴”。
可以说,这一对就是粉丝与爱豆的组合。

“憨巴”迎春天
可能付爱娇结婚前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会让她未来的生活面临多少挑战。结婚后付爱娇打理操持着家务,照顾丈夫一心一意的搞创作,日子虽然清贫也充满温馨。
2003年随着孩子的降生,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哭了多少回的付爱娇,只能一个人去深圳打工来维持家里的开销。

这下可好,熊庆华又多了个“吃软饭”的帽子。
眼看着就要在家带孩子的熊庆华,也不得不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
此刻,村里人对熊家的非议也是达到一个新高度。
这让熊庆华内心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他担心起深圳那个花花世界,妻子还会不会回来陪自己过这种看不见未来的日子。
于是熊庆华生平第一次走出了仙桃,踏上那去深圳打工的火车。
熊庆华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五金件剥毛边。
可是这个活没做三天,熊庆华就感觉自己进了地狱。他干不来这种枯燥没创意的事情,工作效率赶不上别人一个零头。
甚至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没挣回来,熊庆华不顾妻子劝阻,回了老家。

就这样,熊庆华又在家里蜗居了三年,这时候村里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了,独自留守的熊庆华靠着老婆父母供养的状态,被村民们十分的看不起,然而对于他,最大的打击还不是这个。
2006年,听说有个叫大芬村的画家村招工,熊庆华满怀希望地去应聘。
走进大芬村,熊庆华看到一队队的所谓“画家”挨着在一起,照着老板给的题目在工作,熊庆华一眼望过去,感觉他们画的不如自己。
不过打脸很快来了,当熊庆华拿着自己的作品去面试的时候,却遭到老板的一顿臭骂,他把熊庆华的画丢在地上。

“你到底会不会画画?是不是来骗钱的。”
这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熊庆华的心,地上褶皱的画作上,一张红红的脸好像在嘲笑自己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
这一次熊庆华的心真的垮了,没想到一度引以为傲的画作,也被称为废品。
再次面对讥讽的村民,熊庆华都没了底气,他开始怀疑甚至认同,也许自己就是个“憨巴”吧。
“那时候感觉他,一个是很消瘦,一个是很沉默。”
这是雷才兵2010年回到家乡,遇到熊庆华的感受。

此刻的熊庆华已经彻底放弃做画家的梦想,准备去大芬村做一个画工了。
与老朋友沟通后,雷才兵惊讶于熊庆华这么多年都没有放弃曾经的梦想,而当他见到熊庆华满屋子的作品时,更是惊呆了。
每一幅画都有生命般,集市上踩高跷的表演,油菜地放风筝的身影无不真切地还原了自己曾经的童年。
再想想熊庆华把自己的梦想搬到了画布上,而自己的梦想早已经被生活打磨,雷才兵决定帮兄弟完成这个梦。
他把拍下来的画作发到了各大网站的论坛上,没多久,便火遍全网。

一千,五千,一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他的画,叫价一路飙升。
2015年,熊庆华在北京开了一次个人画展,最高一幅画作被拍卖到130万元。
这下,“憨巴”终于不憨了。

结语
再次来到永长河村,提到熊庆华,人人都会用“画家”来定义他。这个词,如果放在以前,就是对他的揶揄。
而今天,村民们还是看不懂熊庆华的画,不过他们知道这个画可以卖很多很多钱,甚至一幅画就抵得上自己一辈子都收入。
这是这个世界对努力和天才的肯定,是对价值的认可。

同样是曾经怀揣梦想的雷才兵,如今也是泯然众人,人到中年的他,已经是人海茫茫中的一分子,对于熊庆华的成功,雷才兵只能说,他肯定做不到。
不仅仅没有那个天赋,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份近乎偏执的坚持。
熊庆华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家人的谅解,妻子的呵护,他也不会走到今天。
如今的熊庆华,在自己新建的小别墅中继续创作。不一样的是他不用再封起门板,他欢迎大家来看他的画。

他也表示,自己不会离开家乡,这个地方才是他创作的源泉。
都说偏执狂才能成功,那么熊庆华的成功是仅仅是用近乎盲目的坚持换来的吗?
对此,你怎么看?
朱熹问: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10岁孩童都知道
不知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何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我们都可以统称为“东西”,“东西”之说从何而来?包括外出买菜购物,我们也可以统一概括为是“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呢?有这样疑问的可不止我们现代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朱熹的疑问一日,朱熹走在路上,正巧遇上了他的老朋友,作为“丰城三杰”之一的盛温如。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9:18:180000古代有一种刑,比凌迟更残忍,孔子最猛的学生就死于此刑
(说历史的女人——第1009期)论古代史上刑罚之酷烈程度,在我们的概念里,莫过于凌迟。凌迟之残忍,在于毁掉人之皮肉,却让人之气息尚存、心跳尚在。可谓是让一个人亲眼目睹自己遭受摧残,却无能为力立即死掉。如此之刑,考验的是不仅是一个人对疼痛的忍受力,更是对人精神或内心的极度折磨。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6:11:250000李四光是什么家?李四光预测的四大震区有3个被证实
解答: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成回国后,开创了中国地质力学的先河,为中国石油的开发和勘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还提出了预报地震的方法。李四光是什么家?李四光是蒙古族,出生于湖北黄冈,原名李仲揆,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和教育家,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了采矿和地址,被授予硕士学位,在1920年学成归国。李四光事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44:110000史上最强诡辩白马非马论,出自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
先秦时期时期各种学术流派蓬勃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知名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等,还有与之齐名的名家,它被司马谈看作是“六家”之一。名家以擅长辩论出名,史上最强诡辩白马非马论就是出自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公孙龙。史上最强诡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0:010000王莽在历史上评价不高 是因为他的篡位者身份吗 还是其他原因
王莽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并不高,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篡位者,还因为他是失败者,建立的新朝还是汉朝。历史上的王朝更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新势力的崛起推翻旧王朝,另一种是旧王朝的君主被迫禅让。王莽取代西汉王朝属于后一种情况。1.王莽最终是个失败者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05: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