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明王朝蒙羞的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统十四年,按照我们的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应该是公元1449年。
这一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的皇帝明英宗被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给活捉了,这件事被称为土木堡之变。
而距离明英宗亲率大军出征瓦剌,也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却发生了如此一件令大明朝脸上蒙羞的事。

宦官之祸,王振专权
土木堡之变之所以发生,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振的责任。
王振这个人,祖籍山西蔚州,那时的他只是一个生活落魄的平头老百姓。明宣宗在位期间,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毅然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选择自阉入宫。因为他认得几个字,又颇受别人的喜爱,经过一步步的高升,他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成为了幼时的英宗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后来英宗即位以后,对王振非常倚重,甚至称呼他为先生。王振也终于实现了他入宫时的梦想,出人头地,尽享荣华富贵。
而此时,太皇太后张氏病死,三杨中也只剩下杨溥一人在内阁苦苦支撑。如果说此前还有张太后和三杨对王振进行制约与震慑的话,那么此时的他除了皇帝,已经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得到大权后的他,开始扶持自己的势力,并且公开卖官鬻爵,侵占民田。惹得天怒人怨,却无人敢言。
当初朱元璋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特意立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令者斩”的牌子。但是这块牌子却被王振派人给除去了,从这以后,他就开创了明朝宦官为乱的先河。
说了这么多,又跟土木之变有什么关系呢?别急,咱慢慢讲。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正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王振在独揽大权,变得嚣张跋扈以后,越来越失去了对事情的准确判断,甚至可以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整个王朝的利益。可以说,土木堡之变就是在王振这样的心态下发生的。并且整个土木堡之变前后的时期,看起来就像是一盘大棋,王振就是操盘手,而如果王振没有获得这样的权力,他是没有能力下这么一盘大棋的。
瓦剌崛起,野心勃勃
从宣德年间开始,瓦剌部落势力壮大,一举吞并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另外一个部落鞑靼部,打破了原有部落间的平衡。当也先成为了瓦剌部的首领以后,延续之前一贯的传统,向明朝进贡骆驼、马匹等物,然后向明朝换回布匹、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因为得到的基本上都多于他们送出去的东西,所以他们很乐意这么做。

瓦剌其实每年都会虚报进贡的使臣和物品的数量,为的就是多骗一点明朝的财物。而明朝政府为了换取边关的安宁,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此前王振也是这么做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就过去了。可是正统十四年也先再次派使者进贡的时候,王振却玩真的。要求礼部按照进贡的实际数量给予赏赐,又把马匹的价格削减了五分之四。
也先的使臣回去以后,把这事向也先报告了。没有得到自己心中理想的财物,也先当然勃然大怒。于是在第二年七月,他就率领大军,兵分四路向辽东、宣府、大同、甘州进攻。

再结合也先进贡时他的表现,突然变得开始针对瓦剌部落,这种行为完全可以理解为他的故意挑衅,他故意激起也先的怒火,完成瓦剌进攻明朝的最后一击。
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如他所料,也先确实发起了对明朝的战争。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此时的王振已经达到了权势的巅峰,他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来满足自己的那种虚荣心。如果跟着皇帝御驾亲征的话,一旦战胜,那么作为劝谏皇帝亲征的第一人,他势必会更加得到皇帝的赞赏,而他本人也能从胜利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至于输,那是他从未想过的。因为在他的眼里,区区游牧部落,整天缺衣少食,又怎么敌得过自己的正规军队呢?
最终明英宗听取了王振的建议。
也先也出于维护自己本族的利益,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通过军事行动,从明王朝身上榨取一笔横财,再加上王振的怂恿和鼓动。所以发动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当这一盘大棋下到最后,下棋的人也操控不了棋子,只能随势而动,土木堡之变也就此发生。
活了256岁的人是谁,李庆远(历经九代帝王/娶24个妻子)
时代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能活过百岁的人少之又少,跟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不能想并论了。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长寿老人李庆远,活了256岁的人李庆远,历经了九代帝王,一生娶了24位妻子,有180位后人。这位活了256岁的人李庆远被称为最长寿人,跟探秘志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庆远历经九代帝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24:480001同样是发配千里,为何官差抢着押送女囚犯?只因这三个好处
为何官差抢着押送女囚犯?好处多多!流放是犯人最恐惧的惩罚,然而对押送的衙役来说,这却是一份美差。如果被押送的是女囚,衙役们更会争先恐后。那么,古代的流放制度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衙役们都会抢着押送女囚呢?流放不再是官吏的警告或轻罚,而是皇帝严惩罪人的手段。北宋中期,流放刑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由原本的仁慈宽厚变得严苛无比。我要新鲜事2023-12-11 19:58:540008咸姓起源和来历:源自帝喾的占卜臣巫咸(以祖先名为姓)
咸姓是最古老的中华姓氏之一,最初发源自山东和河南一带,源流非常多样,一是源自帝喾的臣子咸丘黑的后代。二是源自商朝大臣巫咸的子孙。三是源自晋献公的儿子姬奚齐被废,以咸氏为名。四是源自楚国大夫克黄的子孙,以官职-箴尹为姓。咸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咸丘黑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07:460000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一生情感经历(才华横溢的渣男)
徐志摩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当代诗人,说到徐志摩大家都会说他是渣男,甚至是近代四大伪君子之一。虽然他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很多关注,但是他的私生活也让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感情方面,徐志摩和三个女人都有瓜葛,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吧。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和张幼仪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00:070000汉水之战中大败曹军的是谁(赵云)
汉水之战中,取得惊人胜利的主角并非刘备,而是他麾下的武将赵云。赵云虽然一直被冠以保镖的角色,但实际上,他是一名出色的武将,战功彪炳。刘备在世时并未给予他明确的将军封号,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刘备的身份并非王侯之主,他自己也只是个州牧,将军的头衔并不常见。赵云虽然在打下成就,但却饱受嫉妒与误解。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0:29: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