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曾打下4座城 取了4个名 沿用至今从未改名 它们是谁
“酒泉”、“武威”、“敦煌”、“张掖”。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匈奴的少年将军,他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天将神将,于百姓而言,他是民族英雄。在征战匈奴的过程中,霍去病曾攻打下了四座城池,并为它们取了名,这些名字至今沿用不衰。

一、霍去病的介绍
霍去病出生于汉朝,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骠骑校尉,并与卫青一同出征匈奴。在首次作战中,霍去病大获全胜,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斩杀了匈奴的折兰王、卢胡王等将领,让匈奴大军逼退数百里。汉武帝赐封他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攻占河西走廊,斩杀敌军四万,俘虏五万,让汉朝掌握了祁连山和焉支山。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令霍去病和卫青率军进攻匈奴。霍去病斩杀敌军七千余人,随后北上狼居胥山,将匈奴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从此,匈奴再无与大汉抗衡之力,边疆百姓得到安宁。他被赐封为“封狼居胥”。
二、霍去病打下的四座城池
在征战过程中,霍去病攻打下了四座城池,为它们取了名字,至今沿用不衰。
1.第一座城池名为“酒泉”,在大战胜利后,汉武帝赐予他一坛御酒,但霍去病认为这是全军上下的功劳,将酒倒入泉水中与众将士共饮,于是这座城池便以“酒泉”之名流传至今。
2.第二座城池名为“武威”,霍去病取此名旨在传扬大汉的战功,表现大汉的威名。武威成为了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争斗的前方阵地。
3.第三座城池名为“敦煌”,霍去病发现敦煌物产丰富、文化多彩,取名意在宣扬大汉的赫赫战功。敦煌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后世更因飞天壁画而闻名于世。
4.第四座城池名为“张掖”,这个地方是匈奴昆邪王的领地,攻打下张掖,切断了匈奴与南羌的联系,使匈奴孤立无援。由于张掖地理位置重要,后来成为丝绸之路进入西域的要道。

霍去病一生传奇多彩,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荣耀却流芳百世。他的勇武和智谋,成为后世英勇少年们所仰慕的楷模。四座城池因他而得名,至今沿用不衰,将霍去病的英名传颂至今。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真相,揭宋仁宗身世之谜(大宋第一奇案)
相信大家都听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之后通过小说、影视剧的方式为大家熟知,不过很多人都明白,这些都是作品呈现出来的,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原型呢?下面一起揭开宋仁宗身世之谜!一、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宋朝)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18:3100001993年,中俄列车遭暴徒洗劫强奸6天6夜,中央怒下指示:跨国追捕
1993年5月31日,位于莫斯科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迎来了几名“不速之客”。这些人都是前来大使馆报案的中国游客,他们大都是南方人面孔,而且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淤青和伤痕。他们声称,自己是刚刚乘坐中俄国际列车K3车次来到俄罗斯的生意人,历经了6天6夜的颠簸后,刚刚抵达莫斯科。而就在这6天中,K3列车分别遭受了多个犯罪团伙的抢劫。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7:36:020002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 浅析唐代“嫡庶”之别
自古以来,嫡庶之别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然而,唐代时期,这一观念开始逐渐淡化和演变,为此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唐代,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导致了嫡庶之别观念的减弱。一、统治者的影响1.时局影响在古代中国,君权神授的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被看作天子,拥有无上的威望。随着分封制的出现,中央政权逐渐集中,封建社会中的世家豪强开始式微。这一趋势导致统治者更加倾向于集中权力,以维护自己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11-09 20:28:220000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渊源及在政治交流中的体现
暹罗是泰国过去的名称。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据中国古籍的记载,中泰交往始于汉代。当时泰国还没统一为一个国家,位于泰国的都是小国家,至元代才统一国家。两个国家的关系从汉代以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每个朝代都有不同方面上的交往,可是到了明代,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都出现了,因此明时期的两国关系是很全面、很密切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1:440001在刘邦的带领下 韩信才是顶级名将 战略能力甚至超越项羽
楚汉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两大主将的对决,项羽在战术层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即便自身备受内忧外患,战略上遭受完败,他仍能凭借出色的战术对抗刘邦集团。韩信和项羽只有一次交战机会,那是在刘邦集团完成了战略合围,项羽的兵粮断绝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正面对抗项羽时,没有刘邦、萧何和张良等人的战略配合,也没有英布和彭越等人在后方的侵袭,单凭韩信一人无法完成对项羽的全面围剿。我要新鲜事2023-12-23 20:37: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