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贪官六亲不认,女儿问杀得完吗?朱元璋答5字震慑人心
生于草莽之中,长于苦难之下,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完成了世所罕见的逆袭,拯救了汉民族,创建了全新的中原大一统王朝。
朱元璋一生的功绩太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自登基到驾崩的三十一年里,持续不断使用强硬甚至血腥残酷手段打击贪腐官员的政治问题,从反贪腐的原因,到反贪腐的手段,及至朱元璋晚年为何又对反贪腐力度有所松动,后世对此褒贬甚多,评价不一,很值得探讨。
一、元末黑暗统治留给朱元璋的警示

纵观史书,明太祖朱元璋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无疑是历朝历代诸帝王中最强的,那么他为何如此重视反贪腐问题?这要从他的生活经历说起。
朱元璋是安徽濠州钟离人,出生在元朝末年,朱家一脉往上数几代,均是赤贫农民,属于地主的农奴,被蒙古人统治和压迫。
元朝的前身是大蒙古国,由成吉思汗建立,至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之后,改国号为“大元”,并对统治地域内的不同民族划分了不同的等级,这也是华夏历朝中民族歧视政策最为严重的时代。
元朝第一等人即蒙古人,是掌权者,掌管各级政府;第二等是色目人,色目人是蒙古西征西域和中亚之后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因和蒙古人共同尊奉藏传佛教,因此受到蒙古人的青睐,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商人,精通理财,于是也进入了元朝的统治阶级,主理财政。
第三等人即是汉人,主要指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原金国境内的汉族人、契丹人、女真人,也包括高丽人;最末一等人就是最后被征服的南宋境内的汉人,称为南人,基本等同于奴隶。
而且第三、四等人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元朝规定平民只能以出生日期命名,比如朱元璋出生在八月八日,便以“重八”为名,或叫“朱八八”,他的父亲叫朱五四,祖父名为朱初一。
元朝统治者统治全国之后,对其皇室成员及大臣分封,而且分封的规模巨大,主要就是将农民及其土地直接夺过来赏赐给王公大臣,食邑少则数十户,多则十数万户。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却被统治阶级蛮横霸占,农民本身也被贬为农奴,地主则侵吞农民的所有劳动成果,甚至有的蒙古贵族在得到封地之后,将土地上的所有农民尽数驱逐,任耕地长满野草后放牧,失去土地的农民被逼入了绝境。
朱元璋的父辈、祖辈都是为地主免费劳动的农民,自家的耕地很少,在朱元璋的父母亲在战乱中去世之后,年少的朱元璋苦苦求告地主赏赐一块埋葬双亲的土地,但地主不仅不给坟地,反而把朱家仅有的一点薄田也收走了。
最后还是朱家的邻居看不下去,可怜年幼的朱元璋失祜,给了他一块自家的田地,让朱元璋安葬亡亲。
安葬完父母亲后,朱元璋和两个哥哥商量好分头讨生活,他们现在没有土地耕种,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而且官府三天两头就派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多达几十种,普通老百姓榨干骨髓也交不出来这么多钱,更别说赤贫失祜朱元璋兄弟三人了。
为了躲避战乱和官府的压榨,朱元璋进入了皇觉寺出家当了小沙弥,但他只在寺里待了几个月,寺里因灾荒和战争也没人来供奉和施舍,住持也宣告寺里没有余粮了,将众僧赶出去云游化斋,自谋生路了。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里,被各地的百姓生存惨状深深震撼了,大多数都是和他家一样的失地农民,即使没有地,官员地主对他们的盘剥照样无所不用其极,不将人逼死决不罢休,农民哪怕死了,也会被扔去喂给地主家放牧的狗吃掉。
人们苦于饥荒、战乱,没有吃的,只能析骨为柴、易子而食,路野到处都是皑皑白骨,躺在树下苟延残喘的人一咽气,就会被周围人一拥而上分食殆尽,中原大地如同乱葬岗一般。
信佛向善的朱元璋立志要将芸芸众生救离苦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官府不仁,百姓连刍狗都不如!
二、恢复中华,开创治世

从1343年到1368年,从吃不饱饭的游方乞讨僧到九五之尊的大明皇帝,朱元璋用了十五年。
立国之后,朱元璋一刻不停地在思索如何让人民安居乐业、如何让官府清廉为民,永不出现元时的黑暗官场,这一切,该怎么办?
鉴于元朝政府的失败经验,朱元璋将目标锁定在了官员的身上,他认为只要官员不腐败不贪污,那么他的大明王朝和百姓必然就不会再遭受苦难,这是他后来对贪官污吏举起屠刀的根本理念。
因此,朱元璋对待官僚的要求很超前,就是为官必须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于是朱元璋规定了历朝以来最低的薪俸水平,一品大员年俸不过百石,再逐级下降至七品县令时,一年的工资竟不到八石。这还被定为制度,令后世不许变更。
除此之外,为了更有效地监督官吏,朱元璋组建了大名鼎鼎的锦衣卫,这是一支由朱元璋亲自管领的组织,不受任何部门的制约,直接向皇帝负责。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的特务组织,的确没错,但这是监督官员的特务组织,并不对平民造成任何困扰。
朱元璋派他们到全国各地秘密侦探官员们的行动举止,再上报给自己,若发现官员有任何不法行为,立即就将其逮捕押入诏狱,施以酷刑,犯官非死即残。
在长达三十一年的执政生涯中,朱元璋共掀起了六次反贪风暴,共持续十九年,诛戮各类贪腐官员多达十五万人,创历史之最,朱元璋也成了杀人最多的皇帝。
朱元璋对贪腐官吏的痛恨自不必说,他规定贪污的死线是六十两白银,凡收受这个数目以上银钱的官员,断头台就是他的归宿。
洪武十五年,掌管国家财政的户部官员与一些地方官员联合作案,上报了不少虚假项目,拿着空头支票支取国库银两后纳入了自己腰包。不料被朱元璋发现,他下令将参与其中的官员全部枭首,一个不留。
这次大案并没有震慑住多少人,总有人顶风犯案。洪武十六年,开济任刑部尚书,执掌罪犯生杀大权,为了捞钱,他收受了死囚的贿赂,又大肆向犯人们及其家属索要钱财,有人一怒之下将他揭发,朱元璋立即派人令他全家自杀。
洪武十八年,工部官员趁朝廷修建宫室的机会,向朱元璋谎报了工匠的人数以及做工的天数,侵吞了冒领得到的钱财。又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直接动手几乎杀光了工部的官员。
同年,有的世袭军户为了不去服兵役,就贿赂了兵部侍郎王志,王志财迷心窍,为了二十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篡改了兵员名单,朱元璋查出来后,王志的钱财彻底无缘花出去了。
三、终身反贪,暮年却松动的原因

这些贪官中身份最高的应数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欧阳伦本来是一介平民,但富有才华,考中了状元,朱元璋见他长得也不错,年貌也和自己最宠爱的宝庆公主相当,就赐婚给他和宝庆公主。
欧阳伦和宝庆公主婚后恩爱了十六年,混迹官场多年的欧阳伦也不再是当年那个“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了,金钱带来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当朱元璋委任他管理茶叶贸易的时候,他仗着自己是皇帝女婿的身份,公然将大批茶叶划到自己名下,再将茶叶贩卖到西域。
本来一路畅通无阻,但他的茶叶队伍走到了金城的关口的时候,被关官拦了下来。
欧阳伦大怒,殴打了不肯放行的关官,这个关官气性也大,将驸马走私茶叶的事直接报到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拍案而起,下旨将驸马抓回朝廷亲自审问。
欧阳伦吓得浑身如抖糠筛,叩头不止,他以为只要自己认错态度好,就能人朱元璋放自己一马,但没想到皇帝岳父执意要砍他脑袋。
女儿宝庆公主闻知祸事之后也马不停蹄赶到了大殿下,哭得梨花带雨,让父皇放过丈夫。
朱元璋在见到女儿的一瞬间心软了一下,他也不想让宝贝女儿守寡啊,但如果不处置驸马这个皇亲国戚,那么大明的天空下岂不是会滋生更多的贪官!
朱元璋冷着脸,下旨将驸马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宝庆公主大哭:“天下贪官多如牛毛,您怎么杀得完啊?”
朱元璋看着哭到绝望的女儿,心如刀割,但还是狠心答道:“焉知杀不完?”
朱元璋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制定了大量的民间监督官府的政策,这也确有成效,但毕竟官员属于统治阶级,人民被他们统治,官员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想尽办法去堵住悠悠众口,而他们的权力,正是皇帝朱元璋赋予的。
意思就是说,话语权永远都在统治阶级手里,朱元璋让百姓监督官员确实是史无前例的重大创举,然而他的阶级局限性却使得他没看到一个问题,就是人民仍然是被压迫者,手中没有与官员相抗衡的权力,即使百姓能直接向皇帝揭发检举告御状,但却没有人出来保护这些敢于挑战官员权力的被统治者。
尽管杀掉了十五万贪赃枉法之人,但贪腐之风却屡禁难止。
暮年的朱元璋仍然没想明白为什么他的反贪政策,拍手叫好的百姓也多,导致揭竿起义的百姓也多,原因其实就在于此,权力的不平衡导致他的反贪永远按下这头浮起那头。
乌孙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乌孙族的起源是如何
乌孙族自从北魏之后,记载的就已经非常的少了。现在的伊犁哈萨克族就是古时候的乌孙族,所以也可以说乌孙族是伊犁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乌孙族作为汉朝时期的一个西域民族,人口并不是很多,并且这里的人不下地耕作,主要食物就是肉类。一、乌孙族的起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39:560000朋友妻不可欺的下句 比上半句更加经典(中国古语)
朋友妻不可欺的下半句是朋友夫不可抚。在中国有着不少的古语,其中一个叫做朋友妻不可欺,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说出口的一句顺口溜,而是我国古人们在长时间以来所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即便是放到现在来说,也是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朋友妻这朋友不可欺,这句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但并不知道他其实还有着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是比上半句更加经典。朋友妻不可欺我要新鲜事2023-08-04 21:43:170000罗克绍犯了什么错?让毛主席记他20多年,建国后亲自下令逮捕
1950年,毛泽东急电湖南政府,逮捕罗克绍。毛主席坚定而明确的写下了这三个字,这个让他耿耿于怀20多年的名字,这个曾让他心急如焚的人,成为了他建国后第一个亲自起草电令要逮捕的人。湖南省政府收到消息后马上察觉到主席对此人的看重,不敢稍有延误,立即下令让调查员和警察进行调查。1951年,一位73岁的老人被警察从山洞里带出并在随后对其进行处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340000魏国五子良将排名,张辽第一震慑东吴(800人肆虐10万大军)
三国时期,蜀国有五虎上将,而魏国有五子良将,虽然在大多数人认为,魏国五子良将是无法与蜀国五虎上将相比的,但是五子良将的实力也丝毫不容忽视,每一位都是战功赫赫,甚至前将军张辽在生病的时候,孙权都不敢出兵攻打他,可见其能力有多么强大。魏国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左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徐晃一、前将军张辽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0:33:050000潘巧云是怎样的人 水浒中潘巧云的结局(杨雄的妻子)
潘巧云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屠夫潘公的女儿,结局被杨雄一刀杀死。潘巧云在丈夫生死之后嫁给了杨雄,便开始勾引石秀,由于石秀不为所动,只能就此作罢,后来假借为自己的前夫拜祭的时候,与僧人裴如海勾搭成奸。事情败露之后,石秀告诉了杨雄,不料却被反咬一口,声称石秀调戏自己。为了能够还自己的清白,石秀杀死了裴如海,杨雄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勃然大怒,将潘巧云杀死在翠屏山。潘巧云偷情经过: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3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