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京古典名园“活”起来——《园说》系列图书推介
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编著的《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将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园说》是同名展览图录,已连续出版四年。
“园说”系列展览让历史“说话”,让北京的古典名园“说话”,生动揭示以颐和园、天坛等为代表的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和坛庙在北京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深厚文化,集中展示首都古典名园丰富精美的文物藏品。是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11家北京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承办。
《园说》系列丛书完整再现了展览内容精华,主题突出,编排有序,结构合理。值得一提的是,本套系列丛书特别聘请优秀青年设计师李猛担任装帧设计,使得该套丛书从内容到形式均呈现出了比较高的品质感。该系列丛书出版上市后,以内容精良、文物多为首次披露以及色彩还原度高、装帧大气精美、编校高质量,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珍萃》在2020年全国编辑学会举办的美术类图书评奖中,在数百本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下面逐一介绍几期图录的内容亮点。
《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珍萃》,文物品类丰富,多为名园中的重器,包含铜器、瓷器、玉器、木器、书画、丝织品、赏石等多个门类,从功能上看可分为礼器、乐器、生活用具、室内外陈设,另有多种历史文献及图片资料。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古典园林在北京八百多年都城建置和历史变迁中的突出价值,记录了古典园林从皇家禁苑到人民公园,从传统保守走向富强的复兴之路,体现了园林与生活相融、传统与现代联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全书共分“平地山海 溯自辽金”“坛庙相望 天人合一”“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百年公园 旧貌新颜”四个单元。
《园说Ⅱ——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2020年恰逢颐和园建园270周年。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数百年历史沧桑变幻的缩影,是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底蕴,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生态涵养、游览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展现颐和园这一中国古典园林样本在270年中的巨大的发展变化和杰出的艺术价值,园说Ⅱ的主题确定为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全书共分“山称万寿水清漪”“无双风月属昆明”“中间宫殿排云起”“观鱼胜过富春江”四个单元。
《园说Ⅲ——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以福寿题材的文物为载体,系统、生动地展现“福寿”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源远流长的文化主题,揭示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福寿康宁的祈盼愿景。全书共分“福寿绵长”“福山寿海”“福寿万象”“福寿满堂”“福寿攸同”五个单元。
《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京城西北,有这么一片山水,钟灵毓秀。千百年来,帝王官宦、文人墨客常来此驻跸游赏。至清代,国力或有盛衰,历经百年经营,逐渐形成了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园林集群和紫禁城之外的行政中心,古典园林艺术造诣登峰造极;1949年春,这里踏响了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铿锵脚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人民的公园;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片山水这片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书分为“山水毓秀”“名园盛衰”“移天缩地”“园居理政”“古园新生”五个单元。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北京市属古典名园,近年在展览举办、学术研究、图书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园说系列即为其一。相信在未来颐和园会越办越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作者:冯冬梅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龟兹:比肩敦煌的石窟艺术
龟兹,汉唐时期西域古国,其故地在今新疆轮台、库车、阿克苏一带。历史上的龟兹,遥远而神秘,拂去面纱后人们才知道,龟兹国甚至拥有比肩敦煌的石窟艺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37:210000吴承明: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上)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者按】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不幸于2011年7月8日与世长辞。吴先生学贯中西,淹通今古,给经济史学界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对本刊的成长发展,吴先生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指导。在吴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方行先生整理的吴先生《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并约请与吴承明先生有较多交往的学者撰写回忆纪念文章,以纪念这位睿智可亲的前辈。0000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有怎样的考古发现(春秋遗址)
鸽子山遗址中发现大量春旗时期文物。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直吸引着无数考古学家的目光。早在十多年前这里有了新的发现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文化特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青铜峡鸽子山我要新鲜事2024-01-22 19:47:410004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 这些人能活多久?(残忍制度)
古代给帝王殉葬的人在地下活不过一天。自从人类有了一定的智慧之后,逐渐诞生了文明,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独一无二有权利的人。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但凡有帝王去世,他除了会修建很大的坟墓之外,还会找很多人给自己陪葬,希望这些人在阴间还能够被自己继续统治。活人埋葬我要新鲜事2023-03-06 18:07: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