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魏洪涛,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熊远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韩永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等出席开幕式。饶权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熊远明、朱建军、张元林、何晓雷、魏洪涛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主持。


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分别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国图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是迄今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观众可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丰富的装帧形式,透过古文献近距离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展览不仅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的一次圆满联动,更是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协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尝试。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司局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企业、媒体代表参加开幕式。
编辑 |张 怡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三国至隋唐(二)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7:560000小型白垩纪恐龙:闪电兽龙 身长仅1米(被怀疑是嵌合体)
闪电兽龙是一种棱齿龙科恐龙,属于杂食恐龙,主要以植物为主食,诞生于白垩纪时期的阿尔比阶,第一批出土的化石是在澳洲的闪电山脉,所以它才因此而得名,这种恐龙的身长只有1-1.5米,所以只能算是小型恐龙的一种,但它的化石和种属还是存在一定的质疑。闪电兽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58:030001甲骨文造假:始于山东商人范椿清,盛于河南文盲蓝葆光
1931年,在《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一个叫汐翁的作者写了《龟甲文》的短文,讲述1899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生病,在北京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在“龙骨”这一剂中药上发现了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发现。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22:260000天冷了,有一个汉字会让人感到特温暖,但此字流行才六七百年
让人感到温暖的一个汉字——“棉”本文作者倪方六降温了,天冷了,大家第一时间会想起什么?要穿棉衣了。“棉”字,大概是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一个汉字——棉已深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棉,人类的生活是很难想像的。(行书“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6:2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