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开幕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魏洪涛,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熊远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韩永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等出席开幕式。饶权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熊远明、朱建军、张元林、何晓雷、魏洪涛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主持。


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分别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国图藏甲骨、敦煌遗书,甘肃简牍博物馆藏汉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计249种,382件。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是迄今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观众可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丰富的装帧形式,透过古文献近距离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展览不仅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突破地域限制,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的一次圆满联动,更是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协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新尝试。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司局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企业、媒体代表参加开幕式。
编辑 |张 怡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忆大师:石兴邦:“叩问远古村庄”的那位老人
他的足迹深深地印在历史遗迹之上,穿透了千年时光,给我们揭开了许多尘封的故事。他主持发掘的“远古村庄”半坡遗址,促生了中国首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他亲历了新中国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世界的完整发展历程,更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文物工作者思想理念从考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历程。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学者,他就是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3:140000楯甲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6米/不具备攻击性)
一般来说,就算是食草恐龙,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也是极其凶狠的,比如美甲龙,它是食草恐龙,但能锤杀同体型的食肉恐龙。不过楯甲龙例外,它是一种性情温和的食草恐龙,不具备攻击性,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楯甲龙基本资料体型:楯甲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6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69位,生活在距今1.16亿年-91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59:180001家藏国宝级古董被蒙面人盗走,让警方意外的是,买家捡漏后也被盗
三国青瓷灯被盗记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今天的南京是吴国都城。未成都城前,名叫“秣陵”,孙大帝孙权易名“建业”,意思不言而喻,以此城为中心,建功立业,南京从此开始了其“六朝古都”史。现在,南京考古不时会发现吴国时期的墓葬,出土那个时代的文物。1958年,在南京城西的清凉山发现一座吴国墓葬,从中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有两件是青瓷珍品,一件青瓷熊灯,一件是青瓷羊形烛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50:380000李学勤:谈“信古、疑古、释古”
前几年我应邀在一次小型学术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后经友人整理,发表在《中国文化》第7期上,标题为《走出疑古时代》。1995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印行我的小书,书名便移用了这个题目。对于有关问题,我本已没有新的话可说,只是发言中引到冯友兰先生的一个提法,未能详细说明,有些遗憾。这里想略谈几点,作为那次发言的补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