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中国传统家具的迤逦诗卷——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家具卷》
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袁进东教授、故宫博物院周京南研究馆员、中国高等教育家具专家胡景初教授三人共同撰写,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家具卷》(以下简称《家具卷》),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讲述中华民族传统家具历史发展的图书。本书以文物考古实物、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家具的品类、材质工艺、结构装饰、风格流派、地域文化、民族特性等层面进行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篇幅约23万字,精美图片近400幅,是中国传统家具的迤逦诗卷。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家具卷》
作者: 袁进东 周京南 胡景初著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定价: 150元
1
《家具卷》是《中国物质文化史》系列书中的重要部分,《中国物质文化史》是一部系统科学的物质文化史,极具创新价值、学术价值、开拓意义。系列书集合目前国内顶级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进行编写,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诠释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注重物质的客观性和系统关联性的学术视角,在学术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华夏大地,大量完整丰富的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最好佐证,而中国传统家具就是这条文化项链中,最闪耀的一颗珍珠,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和其他物质文化一样,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基于实体的家具文化遗存而构建和叙写的中国家具文化史。这本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和学术空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式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举足轻重,这些年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大力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统家具行业也不甘人后,他们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物以载道,道在器中的造物文化观;和而不同的设计文化观;才尽其用,材美工巧,大巧若拙,精益求精的工艺文化观,对传统家具进行着全方位的创新。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家具的文化基因、根脉尤为重要。《家具卷》的撰写恰如其时,应运而生,成为复兴中华民族传统家具文化的重大举措。

2
《家具卷》的撰写手法独特,让人留香,从混沌初懵的史前家具、跬步滥觞的商周家具、漆金和鸣的先秦家具、一席之地的汉代家具、佛文东渐的魏晋南北朝家具、雍容异彩的隋唐五代家具、高潮初音的宋代家具、朔漠风华的辽金元家具、笑傲江湖的明代家具到盛世佳器的清代家具,一幅辽阔澎湃、浪漫飘逸的中国传统家具历史画卷,仿佛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家具卷》对明代家具有着这样的文字描述:世界的东方艺术有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那就是明式家具。其弦音绵绵数百年而不绝,文徴明那棵亲手种下的紫藤,与紫藤斑驳疏影下的那把官帽椅依然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大自然的美,人造物的美,一个张扬热烈,一个内敛矜持,这一静一动,这一放一收,全然把周围的观者给忘了,这就是明式家具,一眼万年。之前各朝代家具的积累沉淀,最后只为成就她。这,就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高潮阶段。喧嚣澎湃,像海面的朝阳一样,喷薄而出。她有极简的细条,是世界上最早的“少就是多”,在这里,请忘记米斯·凡德罗,那已经是二战后的事了,她有最生动的纹理,里面有山、有水、有云,当然,还有数不尽的文人雅事。她有最精巧的结构,不用一颗钉子,榫的阳刚和卯的阴柔,在家具上做了最好的结合。古人认识和诠释宇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部浓缩到了一件家具上,这是何等的了不起。这不是高潮,又是什么?
《家具卷》以考古文物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唯美的文字表述,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向我们娓娓道来,余音绕梁不绝。
3
《家具卷》以完整的物质文化体系呈现,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家具体系的世界地位,目前的世界家具体系中,只有两种文化创造了对现代家具设计影响巨大的家具体系。一是西方家具体系(包括北美家具),另一是东方家具体系,即中式家具体系(包括日本和韩国家具)。中式家具体系是世界两大主要家具体系之一,在不同时期对现代家具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欧洲家具体系的发展,都作出过巨大贡献。方海先生的《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一书中,以大量案例和史料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论证。《家具卷》对中国传统家具历史发展,有着详尽的阐述,更有效地展现了中式家具体系的完整性,更有效地强化了中式家具体系的世界性。
4
《家具卷》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家具的国际影响。家具学者方海先生曾断言:在中国传统家具系统中所蕴含的丰富理念,为当今世界家具的主流成就提供了基石。而中国传统家具,则为众多的现代座椅,提供了设计原型或原则……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海外影响巨大,古已有之。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各国的考古学家、探险家、传教士以摄影图片、研究报告和专业论著的方式,向西方世界展示了包括家具在内,中国古代社会壮丽的生活画卷。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传播是被动的,是掠夺式的。另外,早期这一类关于中国传统家具的图集或专著都是外国人编写的。
《家具卷》与上述著作相比较,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超越以往的专著,如果将来有英文版出版,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海外传播必将发挥积极的影响,其作用将更为巨大。
《家具卷》也许还能进一步唤起我们珍视民族的历史、热爱和保护家具文物的意识。一个爱护文物、爱护历史文化遗产、珍重历史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未来的民族。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创新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专家将2000年前楠木棺板放水里煮,浸出液做试验,证实了民间传说
楠木古棺的防腐性本文作者倪方六楠木,是主要生长在中国境内的珍贵树种。过去民间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用楠木制作葬具,老人说,楠木棺“养尸”,而用槡槐一类杂木打的棺材则会“烧尸”。所谓“养尸”和“烧尸”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实际上是表示棺材的防腐效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9:300000武则天乾陵11号陪葬墓遭盗,地下炸出隐秘盗洞,隔了10天才挖
盗乾陵11号陪葬墓是什么人?本文作者倪方六乾陵,是中国史上惟一女皇帝武则天与其老公、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据说乾陵是目前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唐朝帝王陵,但是,乾陵周边不少陪葬墓未能幸免,大都被古今盗墓者光顾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9:020001从长期生活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一种最佳睡姿,最忌讳“挺尸”睡
睡觉时身体倾向哪侧?本文作者倪方六夜里赶稿子,睡眠不好。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聊聊古人的睡觉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谈了古人晚上的休息时间(见《中国古人长期执行最佳“上床”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此“睡律”科学》一文),认为“晚睡伤身”。为了保证睡眠质量,睡个好觉,古人对睡姿也进行了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5:300000浙江发现了传说的姑蔑国的王陵?且看有哪些新发现
最近考古圈最大的新闻就是刚被表扬过的浙江考古人,发现了传说中姑蔑国的王陵,虽然可能有的夸大,但是应该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下面咱就具体来讲讲。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20000阿尔塔米拉洞穴: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却给发现者造成人生悲剧
#文物有话说#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塔米拉洞穴,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以西约30千米。洞穴长约300多米,以史前人类遗留的壁画闻名于世,壁画12多米长,6米多宽。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32:4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