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开演
2022年9月,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3周年。9月3日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正式开演。

首场音乐会主题为《汇流澄鉴》。《汇流澄鉴》源自故宫文华殿后身的文渊阁匾额,其把中国文化比作水流,寓意《四库全书》收纳概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
音乐会共分为“序章”“委怀琴书”“天地英雄”“百代风姿”“尾章”等篇章。“序章”选自古籍《诗经》,由中国煤矿文工团杏花天室内乐团和合唱团带来著名诗词《关雎》的合唱,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拉开音乐会序幕。
第一篇章“委怀琴书”演奏的四首作品分别取材于古籍《神奇秘谱》和《太古遗音》,古琴、阮演奏家演绎的《离骚》,古琴、中胡演奏家演绎的《归去来辞》,古琴演奏《酒狂》《流水》将千年前的古曲优雅意境完美地展现给观众,让人体会到“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情怀。

第二篇章“天地英雄”的三首古曲分别选自古籍《岳忠武王文集》《魏氏乐谱》《乐府诗集》,无论是《满江红》的写景壮阔、情感激荡,《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描述的家国情怀,还是《木兰辞》对勇敢女性的赞颂,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演绎,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第三篇章“百代风姿”则选取自古籍《牡丹亭四卷》《闲情偶寄》和《敦煌乐谱》。昆曲演员婉转的唱腔,配上华丽的扮相和优美的舞蹈,杜丽娘从《牡丹亭》中走出;古筝名曲《上楼下楼》和敦煌古乐《倾杯乐》,表现出多样的风姿。

在“尾章”中,新编配的《德里格小提琴奏鸣曲》中融入了《茉莉花》,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音乐之美。

自2022年3月《古籍里的古曲》立项开始,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研讨论证,最终从50余部古籍中精心选取了36支古曲,在充分尊重古籍古谱记载的基础上适当编配,以戏剧表演、诗词吟诵、古曲吟唱等多种形式辅助古曲演奏,努力打造可以立体展现古籍之深厚、古曲之美韵的非同一般的音乐会,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可观,让观众从视觉到听觉享受祖先留下的珍贵典藏。
《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共有三场意境不同的演出,讲述古籍的故事,追寻古人的情感,表达了以“汇流澄鉴”之心,于“望月怀远”之境,品“人生况味”之意。接下来的两场演出《望月怀远》《人生况味》将于9月10日、11日开演。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男人拿着祖先的免死金牌坚定 专家变了脸色
传家之宝,往往承载着世代的记忆和历史的风雨。想象一下,当你得知家里突然藏着一件传家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在某个故事中,一个人携带着家中的免死金牌前往专家鉴定,然而,一句话让他颇感意外。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8:09:530000资讯 | 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四大石窟发展联盟成立
遗产编辑中心5月30日,石窟寺考古与考古报告编写座谈会暨四大石窟世界遗产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洛阳举行。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11:470000南极冰盖下方有异象?科学家发现神秘洞穴,存在人类没见过的生命
从智人离开非洲,到占领每一块大陆、每一座岛屿开始算起,现代人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七万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勇士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对这个星球进行探索和改良。无论在这个星球的何处,我们都有一定的理由可以称作是人类家园。唯一的特例就是南极洲,从捕猎海豹的约翰·戴维斯在1821年2月7日在这里乘船登陆,到现在为止,人们和南极的相处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5:160000“洛阳铲”至少有12个别名,其中一个在盗墓圈最流行最形象
“洛阳铲”的种种叫法本文作者倪方六“洛阳铲”具体都有哪些功能呢?如何使用?要了解这个情况,应该先了解一下“洛阳铲”名称的由来。图:不同型号的洛阳铲其实,洛阳当地的盗墓贼是不把“洛阳铲”叫洛阳铲的,现在都叫“探铲”。“洛阳铲”这个最流行的名称,其实是外地人叫出来的。而在定名之前,这把铲子有多种叫法,别名多多,至少有这么12个名称,叫得比较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4:08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26: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