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开演
2022年9月,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3周年。9月3日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正式开演。

首场音乐会主题为《汇流澄鉴》。《汇流澄鉴》源自故宫文华殿后身的文渊阁匾额,其把中国文化比作水流,寓意《四库全书》收纳概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
音乐会共分为“序章”“委怀琴书”“天地英雄”“百代风姿”“尾章”等篇章。“序章”选自古籍《诗经》,由中国煤矿文工团杏花天室内乐团和合唱团带来著名诗词《关雎》的合唱,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拉开音乐会序幕。
第一篇章“委怀琴书”演奏的四首作品分别取材于古籍《神奇秘谱》和《太古遗音》,古琴、阮演奏家演绎的《离骚》,古琴、中胡演奏家演绎的《归去来辞》,古琴演奏《酒狂》《流水》将千年前的古曲优雅意境完美地展现给观众,让人体会到“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情怀。

第二篇章“天地英雄”的三首古曲分别选自古籍《岳忠武王文集》《魏氏乐谱》《乐府诗集》,无论是《满江红》的写景壮阔、情感激荡,《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描述的家国情怀,还是《木兰辞》对勇敢女性的赞颂,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演绎,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第三篇章“百代风姿”则选取自古籍《牡丹亭四卷》《闲情偶寄》和《敦煌乐谱》。昆曲演员婉转的唱腔,配上华丽的扮相和优美的舞蹈,杜丽娘从《牡丹亭》中走出;古筝名曲《上楼下楼》和敦煌古乐《倾杯乐》,表现出多样的风姿。

在“尾章”中,新编配的《德里格小提琴奏鸣曲》中融入了《茉莉花》,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音乐之美。

自2022年3月《古籍里的古曲》立项开始,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研讨论证,最终从50余部古籍中精心选取了36支古曲,在充分尊重古籍古谱记载的基础上适当编配,以戏剧表演、诗词吟诵、古曲吟唱等多种形式辅助古曲演奏,努力打造可以立体展现古籍之深厚、古曲之美韵的非同一般的音乐会,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可观,让观众从视觉到听觉享受祖先留下的珍贵典藏。
《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共有三场意境不同的演出,讲述古籍的故事,追寻古人的情感,表达了以“汇流澄鉴”之心,于“望月怀远”之境,品“人生况味”之意。接下来的两场演出《望月怀远》《人生况味》将于9月10日、11日开演。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十大考古进校园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讲座纪要
#2022十大考古#2023年4月12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年度重要考古发现进校园活动”系列讲座第二场在考古文博学院会议室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研究馆员田伟先生带来了《炉火映中条,商墓现夏墟—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陈小三教授主持,韩炳华研究员、王炜副教授和武俊华副研究员共同到场与谈。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09:250000河南发现春秋诸侯墓 其中出土一对青铜器 仿品被作为国礼赠外宾
河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尽管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滞后于东部地区,但其古代文化却丝毫不逊色于我国其他地区。河南是历史上的帝王之地,拥有众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安阳殷墟、东部洛阳、北宋东京开封等,这些地方的历史几乎构成了我国历史的一半。1.春秋时代的郑国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34:570000制造“农民”:帝国的舞台谁来撑?
0000古代有一种特殊“盗墓”现象,公开刨坟掘墓,执行“尸刑”
中国古代的“尸刑”本文作者倪方六刑法,是针对犯罪行为的,也就是说,是“活人刑”。但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死人刑”,专门惩罚死人的。人死了还怎么惩罚?直接对尸体动刑。如东汉要奸臣董卓,被杀死后也不解恨,要陈尸街头示众。董卓生前肥胖,守尸的士兵在董卓肚脐眼中插上灯芯,点燃照明,竟然持续数天。下葬了则要掘墓刨坟,挖出尸体惩治,古称“戮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9:130000奔山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5米/喜欢穴居生活)
奔山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棱齿龙科恐龙,诞生于767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只有2.5米长,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喜欢穴居生活,第一批奔山龙的化石是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其中包含颅骨和部分躯干骨骼。奔山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35: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