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开演
2022年9月,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3周年。9月3日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正式开演。

首场音乐会主题为《汇流澄鉴》。《汇流澄鉴》源自故宫文华殿后身的文渊阁匾额,其把中国文化比作水流,寓意《四库全书》收纳概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
音乐会共分为“序章”“委怀琴书”“天地英雄”“百代风姿”“尾章”等篇章。“序章”选自古籍《诗经》,由中国煤矿文工团杏花天室内乐团和合唱团带来著名诗词《关雎》的合唱,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拉开音乐会序幕。
第一篇章“委怀琴书”演奏的四首作品分别取材于古籍《神奇秘谱》和《太古遗音》,古琴、阮演奏家演绎的《离骚》,古琴、中胡演奏家演绎的《归去来辞》,古琴演奏《酒狂》《流水》将千年前的古曲优雅意境完美地展现给观众,让人体会到“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情怀。

第二篇章“天地英雄”的三首古曲分别选自古籍《岳忠武王文集》《魏氏乐谱》《乐府诗集》,无论是《满江红》的写景壮阔、情感激荡,《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描述的家国情怀,还是《木兰辞》对勇敢女性的赞颂,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演绎,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第三篇章“百代风姿”则选取自古籍《牡丹亭四卷》《闲情偶寄》和《敦煌乐谱》。昆曲演员婉转的唱腔,配上华丽的扮相和优美的舞蹈,杜丽娘从《牡丹亭》中走出;古筝名曲《上楼下楼》和敦煌古乐《倾杯乐》,表现出多样的风姿。

在“尾章”中,新编配的《德里格小提琴奏鸣曲》中融入了《茉莉花》,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音乐之美。

自2022年3月《古籍里的古曲》立项开始,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多次研讨论证,最终从50余部古籍中精心选取了36支古曲,在充分尊重古籍古谱记载的基础上适当编配,以戏剧表演、诗词吟诵、古曲吟唱等多种形式辅助古曲演奏,努力打造可以立体展现古籍之深厚、古曲之美韵的非同一般的音乐会,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可观,让观众从视觉到听觉享受祖先留下的珍贵典藏。
《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共有三场意境不同的演出,讲述古籍的故事,追寻古人的情感,表达了以“汇流澄鉴”之心,于“望月怀远”之境,品“人生况味”之意。接下来的两场演出《望月怀远》《人生况味》将于9月10日、11日开演。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郭静云: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
2016-08-19郭静云、王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10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主讲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主要内容来自其著作《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第599-618,774-813页。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一、下上若“下上若”是三个非常简单的汉字,很少有人不认识,但当它放在甲骨卜辞中,意义的理解可能需要下一番功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3:040001最早的食肉暴龙:始暴龙 拥有超长前肢(以中型恐龙为食)
始暴龙是一种肉食性的暴龙超科恐龙,属于目前为止最原始的暴龙类恐龙之一,但是和大部分后期的暴龙超科恐龙不同的是,始暴龙有着非常修长的前肢,几乎可以说是已知兽脚亚目恐龙中手最长的,常常会以禽龙、陵齿龙等植食性恐龙为食。始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23:540002回眸:2012年NBA季后赛之马刺的落败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8:160000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长安极少现暴雨撑船,使啥手段?
古代京城的排水规划与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年的雨水有点奇怪,或说罕见,北京、河北一带比南方下的还凶猛,不少地方出现了“撑船”现象。在古代中国,京城防涝是重中之重,把皇帝家都淹了那还了得。所以,从先秦时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历朝历代对京城的给排水问题都十分在意,要认真设计。在古代,大雨淹皇城并不少见。如隋朝初年都城便积水严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39:5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