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喝下古墓中的老酒,醉了2天才醒,说出一句话至今成为笑柄
无论是世界上的哪一个文明,酒总是伴随着这个文明的成长史的,哪怕是只有245年历史的美国,也多次因为禁酒令而全国上下闹得不可开交,在那个饮料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世界上只存在两种饮品,其一是酒,其二便是茶(奶是乳制品),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对酒进行过疯狂的研究。

我国有的酒历史早在夏朝开国时就有记载,《说文解字》记载最早我国最早的酒来自于夏朝仪狄用桑叶包裹饭,发酵后变成‘酒’献给夏禹: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而《周记》中甚至记载五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应当还是所谓的三皇五帝时期便已经有了醴酪酒。
我国古代的诗人仙哲们就非常喜欢喝杜康酒,常常能助人迸发灵感,消减忧愁,就如同曹操在《短歌行》里写到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词豪苏轼在喝醉了以后也曾在喝醉时写下《和陶止酒》。只见全诗最后一句写道: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而杜康酒也是我国流传最久远的酒之一,时至今日,依旧有一些厂家在生产杜康酒,但此杜康非彼杜康,我们如今能喝到的杜康酒,已经能和最开始的杜康酒不同了,因为酿酒技术的不发达,我国古代的酒大多度数极低,因此对我们如今那些海量的‘酒仙’而言,大多是喝的没什么感觉的。
这是因为酒中杂质很多,哪怕是比较好的白酒度数也不超过20度,因为含有大量的甲醇和乙醛,古代酒口感其实是很差的,味道就像是劣质的日韩那种清酒的感觉,如果不加热一下,就像是在喝酒精一样,哪怕是素有辣口之称的红星二锅头也比这些酒柔和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要温酒的原因。
甲醇沸点是64度,乙醛沸点是21度,只需简单热一下,口感立刻上升数倍,何乐而不为呢?随着蒸馏酒技术被发现,现代的饮用酒里就不含有那么多甲醇和乙醛了,因此可以不需要温酒便开始喝,不过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温一下,对胃比较好,后劲也比较足,味道也更加好喝。
酒素来有一种放得越久,味道越好的说法也是因为甲醇和乙醛在搞鬼,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虽然和乙醛只有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着天差地别,但是酿酒的过程中又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甲醇和乙醛,而酒香则来自于乙酸和乙酯,刚酿好的酒里含有的乙酸和乙酯非常少,自然感受不到什么香味。

不过陈放也是有条件的,最好是放在封闭好的器具里,置于0到20度的地窖里时,只要湿度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乙醛会源源不断的编程羧酸,羧酸再和酒精一起挥发,就会变成大量的乙酸和乙酯,放个几年拿出来,自然会变得酒香浓郁,也就有了‘酒是越陈越香’的道理。
到后来人们发现,很多生前喜酒的达官贵人下葬后会嘱咐家人在自己的墓穴中放几罐酒当作自己的陪葬品,因此就会有人觉得,这些酒经过了成百上千年在墓穴中的发酵,那岂不是会变得香醇无比?甚至有传闻称用这种从墓穴中取出来的酒作为酒引子,酿出来的酒又香又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两个盗墓贼在辽宁圣迹山发现了一处古墓,进入古墓后,两人惊奇的发现古墓中竟然有保存完好的酒罐,不过打开后,里面却没有什么酒香,不过两人也没多想,传闻中酒只要封好是不会过期的,如今被他们打开了,如果能两人把这酒搬出墓穴再品尝,恐怕早就喝不得了。
因此两人决定就地解决,从墓穴中拿了两个酒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就开始喝了起来,然而酒味却没多少,味道极其恶心的酸味,但又确实还是有一点点酒味的,两人疑惑的看向那一坛酒,心想是不是古代的酒就是这个味的,于是又喝了两杯,直到两人双双倒地。
一天后村民发现了两人留下的盗坑,这才发现里面已经不省人事的两人,急忙将两人送到医院抢救,原来那一坛酒早在他们二人进入墓穴之前,坛口就已经在多年的腐蚀下破开了,空气涌入酒中,让这些酒早已变成了含有细菌的‘毒药’,反倒是两个盗墓贼被救活后还说:“古代的酒就是好,虽然味道不行,但后劲这么大。”

我们常识里酒只要密封好放在地窖里就不会过期是不对的,通常来说如黄酒、葡萄酒、红酒、果酒都是有保质期的,如红酒的保质期通常是2到5年,我们如今指的82年的拉菲其实指的是和82年拉菲味道相近的红酒,并不是指82年拉菲酒庄生产的红酒,真正的82年拉菲早就过期了。
而白酒确实能难以过期,但也是有条件的,如前文提到过的,温度、湿度,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密封性,密封性一旦被破坏空气大量涌入白酒以后,这坛白酒也就不能喝了,而墓穴中的白酒因为没有人养护,封口破裂是很常见的现象,几乎没有任何一处考古发现里找到的古代酒是能喝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理论上,只要保管得当,酒窖里白酒确实能放很久,不过并不是放越久就味道越好,普通白酒大约放5年是一个巅峰,五年后的白酒味道就会越来越淡,浓香型和酱香型也放不了多久,但是经过专业设计并保护的陈酿白酒,理论上确实是放的越久,酒体越醇厚,如酱香科技的茅台酒这样的大企业是有能力把酒长期存放而味道不变,甚至越来越好的。
山西侯氏盗墓家族:考古队2个月的工作 他们用2个晚上就能干完
盗墓贼,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职业,而在《盗墓笔记》中,四大盗墓家族的秘籍更是让这个职业充满了幻想和神秘感。但是现实中的盗墓贼却远不如小说中那般正义和光明,他们往往只为眼前的利益而行事,对于文物的破坏和流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许多盗墓贼利用各种手段,挖掘古墓并盗取文物,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大量文物流失,也损害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其中最出名的案件之一就是侯氏家族的盗墓案。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2:040000扬州积极构建服务城市发展的考古工作新格局
徐国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下文物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物保护事业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埋藏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扬州考古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好地方建设好、越来越好。健全制度,形成新规范0000古时“秋后问斩”实在秋分后进行,为何是秋分?原来古人迷信这个
“秋后问斩”为何在秋分后进行?本文作者倪方六即将到来的秋分节气,在古代,不仅是国家祭月的节气,还是重要的国家司法日。俗话说“秋后问斩”,这里的“秋后”,就是指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古人为什么规定行刑要在秋分以后进行?此规定由来已久。《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秋风来了,白露降临,这个时候朝廷就可以执行死刑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43:300000国保单位高家花屋焕新记
范小宁等高家花屋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落成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位于鄂、陕、川三省交界的湖北省竹山县竹坪乡解家沟村一组的白马山半坡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75.19平方米,建筑面积2070.46平方米,2018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屋内现存大木构架和内外檐装饰装修仍为原状形制,对研究明清时期鄂西北的社会背景、社会面貌、民俗民风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01:390000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主要发现
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已经判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南至骊山,北达新丰塬下,东临代王街办,西界临潼城区,其中文物遗址密集区近20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数百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基址,184座各类陪葬坑以及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发掘出土了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百戏俑、文官俑、各类青铜兵器等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