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
项目负责人:高大伦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的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工作,陆续在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吐蕃时期石刻群遗存,位于石渠县的长沙干马乡和洛须镇,分别为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总计石刻17幅,取得了重大收获。新发现的石刻群保存状况良好,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古藏文题记等,皆是吐蕃时期流行的典型题材和内容,图像特征符合吐蕃时期的典型风格,并发现吐蕃时期题刻。



须巴山石刻群是此次新发现重要的文物点,现存石刻13幅,皆为吐蕃时期遗存,是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一处,题材内容包括古藏文题记和佛教内容图像。第1幅和第11幅菩萨和飞天分别着吐蕃贵族服饰并戴高筒帽,是吐蕃佛像图像本土化的典型特征。第7幅古藏文石刻是现今保存完整、极为珍贵的佛像赞颂诗。难能可贵的是题记中发现两处提到“赞普赤松德赞父子”及“由卓玛勒贡书写”等内容,借此可明确须巴神山石刻群的施造人为卓玛勒贡,始凿时间为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公元730-797年)。因当时发现的藏区早期摩崖石刻或造像的资料较少有明确纪年信息,为文物遗存的断代带来一定难度,其中仅西藏昌都地区仁达摩崖造像和青海玉树贝纳沟文成公主庙的摩崖造像等较少文物点有造像题刻能够准确进行断代,是图像时代特征的重要标准。因此四川石渠县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发现尤为重要,是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图像和古藏文的重要资料。







因青海玉树、西藏江达县、察雅县、芒康县等地吐蕃石刻的分布情况,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把唐蕃古道的走向转移在金沙江流域,但是关于其具体走向仍存在资料空白,此次石渠县洛须镇新发现的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加上2005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的照阿拉姆石刻,为唐蕃古道沿金沙江流域的走向提供了确切的资料证据。同时位于雅砻江流域的大型石刻群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发现亦把唐蕃古道的走向指向了雅砻江流域,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线索。


2013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对石渠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进行了复查,对石刻的题材内容、断代和价值进行了准确的认定。故宫博物院的藏传佛教专家罗文华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古藏文专家熊文彬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青藏高原考古专家张建林研究员和席琳博士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事美术考古研究的王婷参与了此次复查。
经过现场复查,专家们一致认为:石渠县是四川省首次发现成片吐蕃时期石刻的地区;石渠县成为我国现存已发现吐蕃时期石刻分布较密集、数量较多的县;石渠县新发现的石刻群丰富的古藏文题记,能够准确断代,为吐蕃时期佛教考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的资料;石渠县吐蕃石刻的大量分布使其成为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为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进藏路线的考证提供了新的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东部唐蕃古道走向重要环节的资料空白,为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史、唐和吐蕃关系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钉背龙:欧洲中型恐龙(长4-5米/臀部长有完整骨甲)
钉背龙是一种甲龙类恐龙,又被称为多刺甲龙,诞生于1.32亿年前-1.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可以达到4.5米,属于甲龙类中的中小型恐龙,主要以蕨类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钉背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9:030000融·汇——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
发掘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何伟#十大考古#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沟沟口,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海拔3700米,地势北高南低,属山地半荒漠与荒漠地带。桑达隆果即藏语Sangsdarlungmgo的音译,意为“桑达沟口”。▲桑达隆果县城,象泉河(东向西)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11:230000回眸:2012NBA季后赛之热火的坎坷夺冠路(二)
昨日已经分享了2012年热火队在东部首轮及半决赛的征程:回眸:2012NBA季后赛之热火的坎坷夺冠路(一),今天继续讲述东部决赛的战斗。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41:100000追溯:湖人队史(二)第一位巨星,王朝初显
在NBA的诸多传记中,乔治·麦肯都被描述为不可一世的天神,这种观点自然带有时代局限性,举例来说,将麦肯和奥尼尔一起放在三秒区内,麦肯绝对没可能占据到上风。话虽这样说,麦肯作为NBA第一位巨人与巨星,自有一番值得表述的精彩篇章。上文已经讲过湖人队建队过程以及对麦肯的追逐:追溯:湖人队史(一)上古明尼阿波利斯的传说1、签约风云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04:150000嵴鼻龙:大型肉食恐龙(长5-6米/鼻骨长有细小冠饰)
嵴鼻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6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骨上方长有数个细小的片状骨质突起,被认为是争夺交配权而产生的饰物。嵴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54: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