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北京密云地区发现西晋时期墓葬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44:451阅
2021年11月,北京市密云区季庄村村民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临时编号M1。该墓未经盗扰,墓葬形制保存较好,因现场条件有限,并未对墓葬完全进行发掘,发掘工作结束后将其进行回填。墓葬清理过程中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其年代初步推断应为西晋时期。

M1出土陶猪

M1出土铜弩机
M1为带墓道前后双室砖室墓,平面呈“刀”形,在其前室一侧有一小耳室,墓道与后室未完全揭露,残长约7.4米,方向345°,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耳室、过道、后室七部分组成。在前室、后室及耳室填土底部发现陶罐、陶碗、陶钵、陶流斗、陶鸡、陶猪、铜发饰、铜镜、铜弩机、铜削刀、双股银发钗、银手镯、金手镯及铜钱等,其中铜钱包括汉五铢钱、新莽货泉。M1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均与北京地区西晋时期墓葬有较多共同点,部分出土器物具有西晋时期典型器物特征。
M1是北京地区发现为数不多的西晋时期多室墓葬,为密云地区西晋时期墓葬丰富了材料,形制比较特殊,较为少见,为研究魏晋埋葬制度和密云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北京地区以往发现西晋时期墓葬数量较少,多室则更少,并与之前发现的形制均有不同,这种双室墓葬受关外因素影响较多。M1甬道、前室、过道、后室在同一侧壁且连成一条直线,平面呈“刀”形,券顶为四面攒顶形式,这种形制的西晋墓葬在北京地区比较常见,可以说是北京地区西晋墓葬的一大特点,与洛阳地区西晋墓葬形制具有较大差别。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执笔: 孙峥 田野 孙勐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学勤: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根据大会要求,让我讲“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这个题目,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先生都知道,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开发以及它与现实经济、文化、建设各方面的意义是近年来我们在学术界、文化界一个重要的新发展。0004河北挖出千年古墓,墓中发现大批“手枪”,专家:威力不比手枪小
中华民族有着十分灿烂悠久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光中,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系列徇烂的文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宝藏。就比如珍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国宝级文物“金缕玉衣”和帝王将相墓中出土的随身武器“越王勾践剑”等。说到武器就不得不提河南省博物馆内,珍藏的千年古墓中出土的大批“手枪”,据专家介绍,这些“手枪”的威力并不比现代的手枪威力小。那么这批手枪是怎么发现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7-10 12:24:180000能和秦始皇媲美的秦朝女子 看看皇陵就知道(皇陵秘密)
秦始皇陵中的汞是寡妇清提供的。史上有一位叫做寡妇清的女子,被史学家认为与秦始皇的关系最为亲密,甚至到了与秦始皇平起平坐的地步。那么这位寡妇清究竟是何许人也呢?凭什么让秦始皇会如此的看重呢?秦朝女子我要新鲜事2023-03-26 19:32:480000山西一东周夫妻合葬墓发现关系特殊殉葬男女,两人面对面同居一室
山西定襄一处东周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墓葬考古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从一座先秦东周古墓中看到的少见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7:360001韩巍:“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推荐
2021年7月1日起,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推出“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这是赛克勒博物馆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推出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主题的大展,其展出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在近年国内博物馆同类展览中也是难得一见。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39:4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