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北京密云地区发现西晋时期墓葬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44:451阅
2021年11月,北京市密云区季庄村村民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临时编号M1。该墓未经盗扰,墓葬形制保存较好,因现场条件有限,并未对墓葬完全进行发掘,发掘工作结束后将其进行回填。墓葬清理过程中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其年代初步推断应为西晋时期。

M1出土陶猪

M1出土铜弩机
M1为带墓道前后双室砖室墓,平面呈“刀”形,在其前室一侧有一小耳室,墓道与后室未完全揭露,残长约7.4米,方向345°,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耳室、过道、后室七部分组成。在前室、后室及耳室填土底部发现陶罐、陶碗、陶钵、陶流斗、陶鸡、陶猪、铜发饰、铜镜、铜弩机、铜削刀、双股银发钗、银手镯、金手镯及铜钱等,其中铜钱包括汉五铢钱、新莽货泉。M1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均与北京地区西晋时期墓葬有较多共同点,部分出土器物具有西晋时期典型器物特征。
M1是北京地区发现为数不多的西晋时期多室墓葬,为密云地区西晋时期墓葬丰富了材料,形制比较特殊,较为少见,为研究魏晋埋葬制度和密云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北京地区以往发现西晋时期墓葬数量较少,多室则更少,并与之前发现的形制均有不同,这种双室墓葬受关外因素影响较多。M1甬道、前室、过道、后室在同一侧壁且连成一条直线,平面呈“刀”形,券顶为四面攒顶形式,这种形制的西晋墓葬在北京地区比较常见,可以说是北京地区西晋墓葬的一大特点,与洛阳地区西晋墓葬形制具有较大差别。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执笔: 孙峥 田野 孙勐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霍巍: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
一、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理论的提出本文所称的“早期游牧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就本文所具体讨论的西藏高原这一区域而言,包括了从吐蕃王朝兴起之前的史前时代以及吐蕃王朝时代这样一个年代范围之内,主要集中于汉唐时期,大致可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和吐蕃王朝时代这两个时空概念相对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58:14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24:520000长江中游是中国境内最早掌握冶铜和制造青铜器的地区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页81-87.摘发时注释均已省略,引用请参看原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31:520000三国魏将邓艾被杀后葬四川,传覆土时现诡异天象,如今成当地一景
三国魏将邓艾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名人多,墓亦多,话题更多。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说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的墓,这些人都是刘系蜀国大将。这篇要说的一座三国墓——墓主则是曹系魏将、灭蜀主帅邓艾。邓艾墓在哪里?目前国内至少有两处邓艾墓,但说的比较多、被视为真墓的一座,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庙乡孤玉山南麓,剑阁县北庙乡小学旁。邓艾墓就在当年的著名蜀道“金牛道”旁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