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北京密云地区发现西晋时期墓葬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44:451阅
2021年11月,北京市密云区季庄村村民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临时编号M1。该墓未经盗扰,墓葬形制保存较好,因现场条件有限,并未对墓葬完全进行发掘,发掘工作结束后将其进行回填。墓葬清理过程中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其年代初步推断应为西晋时期。

M1出土陶猪

M1出土铜弩机
M1为带墓道前后双室砖室墓,平面呈“刀”形,在其前室一侧有一小耳室,墓道与后室未完全揭露,残长约7.4米,方向345°,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耳室、过道、后室七部分组成。在前室、后室及耳室填土底部发现陶罐、陶碗、陶钵、陶流斗、陶鸡、陶猪、铜发饰、铜镜、铜弩机、铜削刀、双股银发钗、银手镯、金手镯及铜钱等,其中铜钱包括汉五铢钱、新莽货泉。M1的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均与北京地区西晋时期墓葬有较多共同点,部分出土器物具有西晋时期典型器物特征。
M1是北京地区发现为数不多的西晋时期多室墓葬,为密云地区西晋时期墓葬丰富了材料,形制比较特殊,较为少见,为研究魏晋埋葬制度和密云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北京地区以往发现西晋时期墓葬数量较少,多室则更少,并与之前发现的形制均有不同,这种双室墓葬受关外因素影响较多。M1甬道、前室、过道、后室在同一侧壁且连成一条直线,平面呈“刀”形,券顶为四面攒顶形式,这种形制的西晋墓葬在北京地区比较常见,可以说是北京地区西晋墓葬的一大特点,与洛阳地区西晋墓葬形制具有较大差别。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执笔: 孙峥 田野 孙勐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倾齿龙:巨型沧龙科动物(超过14米长/以2.9米海龟为食)
倾齿龙是一种庞大的沧龙科生物,属于海洋爬行动物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末期,最大体长可以超过14米,有着惊人的强劲咬合力,甚至连长达2.9米的巨型海龟也成为了它的猎物,常年生活于深海之中,化石主要是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倾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7:560000河南文物“造假”大师,苦练40年,一件陶俑抵得上北京一套房
我要新鲜事2023-07-26 20:34:350000似角龙:北美中型角龙类(长6米/眉骨长有大尖角)
似角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角龙科恐龙,诞生于6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4.8-6米左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眉骨上长有一对大尖角,鼻骨上也长有细小尖刺,颈盾上也长有对称的小角。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地区发现的。似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55:040000“先秦至隋唐出土资料研读班”活动纪要
林素莹/陈胤慧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10月29星期六中午和下午,在中正大学文学院雅堂(211室)举行了“先秦至隋唐出土资料研读班”第一次研读活动。研读活动由中正大学历史系郭静云教授担任召集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石兰梅教授、台南艺术大学黄翠梅教授和庄蕙芷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中正大学李昭毅助理教授和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复健科罗文星助理教授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是次研读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2:13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安铜器窖藏
▲张家坡马王村窖藏位置图西周末年贵族逃亡时埋藏的青铜礼器。发现于陕西省长安县丰镐遗址内。1961年以来发现多起,出土铜器将近百件,为西周铜器研究增添了新资料。▲白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31: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