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中困着1亿年的小鸟已绝灭

据《每日邮报》6月8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展示了一颗琥珀,琥珀中困着一只1亿年前的小鸟,研究人员认为这只小鸟出生只有几天时间,就落入了缅甸针叶树渗出的汁液池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显示了这只生活在恐龙时期的已经灭绝了的小鸟的头、颈、翼、尾巴和脚。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克拉尔是这一发现的成员,他说:“这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完整、最详细的鸟类标本,看到这样的东西真是令人惊叹。”

据考古学家说,这只幼鸟属于一群被称为“反鸟类”的鸟类(反鸟类是白垩纪出现的一类相对原始且十分特化的鸟类。),它们与现代鸟类的祖先生活在一起,而且它们的种类更多样,也更成功,直到6600万年前与恐龙一起灭绝。研究人员在冈瓦纳的研究中写道:“我们报告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鸟类标本,包括大部分的头骨和颈部,部分翅膀和后肢,以及尾巴的软组织,这个标本将用于对‘反鸟类’的研究。”

“鸟的比例和羽毛的形态表明了这是一只非常年轻的小鸟,为研究‘反鸟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然而,其羽毛的缺乏也说明其与其它的鸟类的不同。”在琥珀中的小鸟保留了一些羽毛,尽管研究人员承认它们是一种令人厌烦的棕色。之前的化石发现让研究人员相信,“反鸟类”的羽毛会使它们能够自食其力的飞行。

考古学家说,这只小鸟很可能是在地上爬起来爬到树上的,然后让它困在了树液里。据信,鸟类是在大约1.5亿年前进化而来的,当时一群食肉恐龙将它们的翅膀展开并飞向天空。然后,它们分裂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一种是原始今鸟类,另一种是反鸟类,这种鸟就属于这种反鸟类。

在外表上,反鸟类的鸟很可能与现代鸟类相似,但它们的肩骨却很奇怪。肩胛骨碰到肩带的区域是凸的。这意味着他们的肩膀上有一个球状的关节,现代的鸟类有一个球窝关节。这一差异导致了它们的名字。它们的翅膀上也有爪子,也有嘴巴和牙齿,而不是喙。
朱乃诚: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框架的努力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
苏秉琦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要完成这一课题的艰难程度。但是,他在重建中国史前史中吸取的经典著作的思想、明确的“文明起源”的概念,以及形成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些新的认识,却拓宽了他的研究思路,为他重建中国古史框架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他构建中国国史框架模式,找到了理论依据。所以,1991年之后,他在重建中国史前史的同时,又考虑了重建中国古史框架,进而探索中国国史问题。0001秦始皇陵为何难以发掘,无人觊觎里面宝藏?你看山顶石榴树就明白
秦始皇陵为何难以发掘,无人觊觎里面宝藏?你看山顶石榴树就明白引言民众及专家对秦始皇的认知分为两个派别,一派认为他是“千古一帝”,一派认为他是“冷酷暴君”。如此的看法争议,实则是儒家法家的门户之见。这两派主张不同,因而衍生出了对秦始皇的不同意见。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01:450000新发现 | 天津蓟州区白马泉村北墓地发现汉至明清时期墓葬84座
白马泉村北墓地位于蓟州城区北的山前台地上,北倚渔山,南与蓟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白马泉汉墓群仅一路之隔(图一)。2022年5月~7月,因建设工程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地块占地范围内经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共发掘汉至明清时期墓葬84座(图二),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图一墓地周边环境图二白马泉村北墓地航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00:480001良渚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认识良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1:45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北内丘邢窑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08: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