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中山——燕南赵北太行东,戎车狄马诉峥嵘
郑君雷
河北省行唐县故郡遗址201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田野发掘和资料整理、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本着“把先期成果与大家分享,并开启一个新维度,关照历史遗存和考古经历中的共情与感动,把考古实相和雅趣血肉丰满地呈现给公众”的想法,发掘者精心辑成《车出中山》一书,体例结构和内容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考古的迷、惑、释,文物的真、趣、蕴和人文的美、情、思融为一册。一如封面设计的旨趣,久已僵冷的战国岁月在沉雄壮阔的车尘马迹中变得鲜活,考古人的思绪情怀也在乳白底色的飞羽浮花中灵动闪现。
《车出中山——行唐故郡考古发现》
编著: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 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主编:张春长 齐瑞普 闫炜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定价:280元
鲜虞中山:光色神秘的史学诱惑
据史书记载,鲜虞之名出现于西周末年(公元前774年),中山之称初见于春秋晚期(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296年亡于赵国止,中山国三起三落,迭仆迭兴,“晋屡伐而不服,魏灭之而复兴,厥后七雄并驱,五国相王,兵力抗燕、赵而胜之,可谓能用民矣”(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是先秦史上举足轻重的千乘之国,是以清人郭嵩焘在王著序中评论“战国所以盛衰,中山若隐为之枢辖”。鲜虞—中山国的建立者是从晋陕高原东迁太行山东麓的白狄族群,中原史家或是囿于“尊王攘夷”的偏见很少记述,其扑朔迷离的历史传奇充斥着光色神秘的史学诱惑。
鲜虞—中山国的考古遗存大致以公元前381年“中山桓公复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阶段相当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考古工作开展不多,文化面貌比较模糊;后期阶段相当于战国中期,以中山国都灵寿故城及其王陵区的考古发现为代表,文化面貌已经高度中原化。故郡遗址的主体时代自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城址、墓葬与居址共存,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鲜虞—中山国早期阶段的历史文化缺环,堪称近40年来鲜虞—中山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翻读着《车出中山》厚重典雅的一张张内页,鲜虞—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也被一层层地徐徐掀开。
学术内核:高顾遐视的专业阐释
故郡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发现赵国—北魏时期“南行唐”城址1处,勘探解剖可能与中山国城邑有关的大型环壕1处,发掘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葬70余座以及大批水井、灰坑、窑址等遗迹;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100余件(组)、陶片10万余件以及大量人骨、动植物标本等,文化内涵丰富,东周时期遗存中的积石墓、殉牲、动物牌饰等北方文化因素更为研究戎狄族群的华夏化进程提供了示范性个案,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关注和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重要遗存历史内涵的精深解读是本书的重头戏,戎狄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是故郡遗址的核心价值所在,北方“头蹄葬”习俗与华夏“车马坑”礼制相结合的“车马—殉牲坑”则是凸显这一核心价值的耀眼明珠,撷取最为抢眼的车、马所承载的发掘价值及其动态意象作为书名统摄全篇,已然扣紧了“文眼”。
虽然故郡遗址的考古发现足以令人惊叹,但是本书并非单纯地展示这些重要遗迹和精美文物。作者辛苦爬梳文献,将鲜虞—中山国500年的历史浓缩成数百字的时间轴;全面剖析数十年来的相关考古资料,绘制成“鲜虞—中山国遗存分布图”,这支东迁立国的白狄族群云烟朦胧的时空框架渐显清晰,实有开拓之功,藉此对故郡遗址核心文化内涵的认知及其文化价值的阐释就更加充分、透彻。
作者在故郡遗址率先尝试了文物工作的“万向轮模式”,即以考古为核心,注重科技介入和多学科合作,深挖内涵、广拓外延,实现考古、文化、研学、生态经济和旅游的全向度和可持续发展,本书体现了这些工作实践的内容和收获,“考古、研究、保护、利用、传播”五位一体的专业阐释更具前瞻性和饱满度,考古学担负文化事业和社会责任的学科价值也由此得以弘扬。
公共考古: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
在本书的体例结构和内容编排上,作者将在考古工作中的前述思考及认识内化为两条交织呼应的主线,从而再现了科学严谨而又充满魅力的田野考古和研究过程。
一条是循着调研设问、勘探求索、发掘论证的田野工作线索纵横开阖,立题、破题、解题;另一条线索则是精研透析各类遗存的内涵要义,把星散的车马坑、墓葬、窑炉等遗迹及代表性遗物串联起来讲述故郡遗址的时空流转,并结合多学科合作与实验室考古成果,还原出一轴从鲜虞—中山国以迄唐宋金元社会发展的全景式立体画卷。在这两条线索牵引的阅读中,公众渐入赏析佳境,同时了解了考古工作的流程和方式,考古同行也会受到启发。
考古事业扎根于大地,服务于人民,时代发展推动考古事业惠及大众,公共考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本书工作图片对发掘瞬间的场景捕捉、对考古现场氛围和遗址环境的呈现,向读者清爽具象地展现了考古事业的人文底蕴和烟火气息;文物图片的精心选取与唯美设置,整体镜像与局部特写的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出土遗物的厚重历史和宝贵价值。
科技加持更给读者带来了全新体验,本书为部分精美文物设计制作了数字化三维解读,附有二维码,扫描可以观看“动起来”的三维立体效果,能够更好地领略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此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中,仿佛听到了考古学走出象牙塔的铿锵步伐。
文化回归:史笔底色的文学叙事
本书以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优美文笔解读故郡遗址、解读田野考古、解读文化遗产价值,把冷僻的专业术语转述为通俗语言,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便于公众理解和考古知识的传播。最有创意的是散见于全书各章节的37首诗词,是考古真髓的展露,是文物内核的释读,多维凸显文化气质。
无论对历史沧桑的感喟,还是对考古历程的讴歌,不管对文物价值的解析,抑或对遗址未来的憧憬,都透着考古人特有的文艺范儿。
这些诗词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感的浪漫结合,认事实、接地气、肯担当、有情怀的考古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仆仆风尘跃然纸上。这些诗词何尝不是公共考古的文学表述,它唤醒了心底的温馨和遐思,增添了阅读的浸入感和欣赏的愉悦性,使读者油然生起对文物考古工作的向往和景仰。
职业情怀:钩深致远的倾心守望
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和激情洋溢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作者心中的考古是“一门对话祖先的学问,一份共济世业的使命,一粒家国情怀的火种”,能够“引领民众心灵的转向,以梦想和实干为桨,让历史与未来通航”。
本书虽然着力打破一般读者认为考古工作枯燥艰苦的刻板印象,但并没有降低身段迎合公众,而是剥开璞玉的皮壳,从中绽放考古遗物的光芒、渲染文化遗产的辉煌、展现遗址保护利用的力量。陋室青灯黄卷,田野挥汗成雨,这一切,来自作者对职业情怀钩深致远的倾心守望。
两千四百年前的北国大地,一支神秘族群,一列豪华车马,从远方迤逦而来,在大沙河畔的故郡停下流浪的脚步,留下一段古老传奇,也在这本书中留下一幅幅剪影。
《车出中山》这本书有学科前沿的高度、学科辐射的广度、学术内涵的深度、学术积淀的厚度,更有考古情怀的温度,体现了文物考古工作和文物考古图书创作的新理念,考古、考古人、考古故事都在书中,可以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美好的阅读享受。难忘2018年秋季笔者带领中山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在故郡遗址进行的教学实习,现在又不揣浅陋写出书评,与有荣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国青铜技术来源:考古发现改写西来说,难怪蚩尤能“以金为兵”
夏商周时,中国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明,形成了浓郁的华夏风格,举世瞩目独一无二,但论及中国青铜技术的来源,一般认为源于西亚。考古显示:距今6000年前,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出现青铜器,早于中国千年左右。据此,出现了中国青铜技术的“西来说”,即伴随着西方民族的迁徙,青铜技术从东南欧、西亚经过新疆和西北,最终传入中原地区。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27:050000南雄龙:中国大型恐龙(长6米/拥有两大分支物种)
南雄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镰刀龙科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到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4-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目前一共发现了两种南雄龙分支,包括步氏南雄龙和短棘南雄龙两种,分别出土于甘肃省和广东省。南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27:220001敏捷龙:新疆出土的恐龙(化石仅一颗牙齿/距今1亿年前)
在地球上,目前已发现了700多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但有些因为化石缺失,体型会预测不出,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敏捷龙。不过根据少数化石,专家还是推测出敏捷龙是种中大型食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敏捷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6:350000内蒙古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吃火锅场景,古人的吃法很有讲究
火锅吃法与古人涮火锅本文作者倪方六天气渐冷,肥羊上市,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火锅这是先秦时即兴起的食物消费方式,而且是贵族吃法,一经兴起,便不再冷下来,如今,火锅已成中国美食的一大菜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59: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