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中国山西小型恐龙(体长3.5米/生活在早白垩世)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24:451阅
在关于恐龙的10个世界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非常特殊的恐龙,它们虽然有名,但感觉距离我们很远。其实,真想了解恐龙,我们身边就有,它就是山西龙,一种650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山西这一地方的恐龙。
山西龙基本资料

体型:山西龙是一种亚洲小型恐龙,它体长3.5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44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65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
化石:山西龙化石发现于中国山西省的河相冲积层,它也因此而得名,其化石只包含零碎的部份,根据股骨与其他腿骨的长度,估计山西龙的身长约3.5米。山西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颅骨后方两侧,从鳞状骨延伸出来,相距145度角的长、平坦、三角形角状物,与其他甲龙类不同。
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山西目前发现了3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山西龙,另外两种分别是华北龙和天镇龙。

华北龙 :3种发现于中国山西的恐龙之一,它体20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8400万年-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巨型恐龙,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51位。
天镇龙:3种发现于中国山西的恐龙之一,它体长4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小型恐龙,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413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咸阳洪渎原 半部隋唐史——陕西咸阳发现中古时期系列家族墓园
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和北杜街道发掘了战国、两汉、西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明、清古墓葬3648座,墓葬时代延续长达2200余年(图1)。图1洪渎原墓葬成任墓地M3001唐代大墓发掘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0:030000商朝“九世之乱”: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商人会频繁迁都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八”,是指从商契到商汤有过八次迁徙,“后五”是指商朝有过五次迁都。当然,无论“前八”还是“后五”的数字,古今学者争议颇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先商与商朝时,商人的确频繁迁都。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22:400002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南巨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的超巨型恐龙,体长超过30米,诞生于8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灵活性非常强,比雷龙还要更加敏捷精准,据说能够快速拍中一只巨脉蜻蜓,第一批南巨龙化石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南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54:180000殉葬嫔妃葬地被考古发现,朱棣秘迁朱元璋真身于北京“国运山”?
原题“十三城门抬棺材”另解,——抬出的可能是殉葬嫔妃棺材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文章《朱元璋仅当31年皇帝,何来“洪武三十五年”?》一文中,谈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孝陵的反盗墓和秘葬的传说。几百年来,在南京及周边安徽民间,有关这方面的传还有不少,比如,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后来被篡夺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迁葬到北京了。图:北京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明清皇家园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04:440000王仁湘: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
考古发现的诸多史前遗存,有地域的不同,也有时代的区别,为了描述它们,研究它们,需要给它们进行命名,给一个合适的代号,这样就确立了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纯粹是考古学家的主观行为,常常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还会引发许多争论。为了避免分岐,达成共识,需要确立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根本原则,还要设计体现这些原则的关键程序。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