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短颈梁龙科恐龙:叉龙 只吃矮植被植物(脖子短粗)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3:580阅
叉龙属于小型的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地区发现的化石,它可以说是缩小版的梁龙,虽然体型明显比梁龙要小上一半,身长只有12米左右,但是它的尾巴却和梁龙一样非常的修长且粗壮。据说是因为它的脖子上带有独特的叉子状神经棘,所以才被命名为“叉龙”。
叉龙的外貌特征

叉龙属于梁龙的近亲,所以它的外形也是保持着基本的四肢粗壮、脖子和尾巴长的特点,尤其是尾巴的长度几乎是和梁龙相当的,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不过叉龙和其他的梁龙超科恐龙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脖子非常的短粗,它也是唯一一个演化成了短颈的梁龙科恐龙。

叉龙的头部非常像是马头,钉子状的牙齿一半都长在上颚部的前面,叉龙之所以被称为叉龙,其实就是因为它背部的脊椎处长有分叉的神经棘,因此在后颈部和背部都长有隆起的脊背,这主要是因为肌肉全部都附着在神经棘上,从而造成叉龙形成了一个“驼背”,因此在古希腊名称中就常把它叫做“双叉蜥蜴”。
叉龙的生活习性

叉龙和大部分梁龙科恐龙一样都属于植食性恐龙,不过从化石标本中能够看出叉龙的脖子非常短,所以科学家认为它可能不与梁龙一样喜欢吃高处的叶子,而是更加趋向于吃矮处的植被,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形成了这一身体特征。
叉龙的化石发现

叉龙的首批化石是在1914年发现的,当时的地点位于非洲坦桑尼亚的敦达布鲁组地区,在这一地区也曾经发现了不少长颈巨龙、钉状龙等多种恐龙的化石,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恐龙基本上都生长在和叉龙同一时期,所以叉龙可能因为需要与这些巨型食草恐龙抢食,所以才被迫选择了更加低矮的植被。
首次发现叉龙化石的是一位古生物学家沃纳·詹尼斯,当时他发现叉龙的背部脊椎几乎每一节都是Y型的,这就是的肌肉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隆起,从而导致叉龙的背部出现了隆脊,这也是和梁龙超科恐龙最不一样的部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讲座信息」虎与商——湖南青铜器的来源与外传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3:59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釉下彩绘瓷
#走进博物馆#釉下彩绘瓷的做法是在素坯表面绘画纹饰,施加釉料之后烧成的瓷器,因为纹饰位于釉层下方而得名。此一彩类起源于三国东吴时期,成熟于唐代长沙窑,并往下传承到元明清三代。元明清三代的釉下彩绘瓷以钴、铜、铁为着色剂绘画而成,既有单色彩绘,也有双色或三色并用的作品。本文分元青花、明洪武釉里红、明永乐青花釉里红、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及清康熙釉里三色五项,说明釉下彩绘瓷的概况。1.元代青花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8:320000佩特拉遗址发现巨型平台(附:约旦佩特拉遗址位置图)
研究人员在约旦著名的佩特拉世界文化遗址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在距离市中心半英里外的地方,他们新发现一个巨大的平台。考古学家们将这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描述为“大方台”,经过测量,平台尺寸为长184英尺(56米),宽160英尺(48.8米),它埋藏在一块平地下。他们是如何找到它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50:360000女孩的豪华墓穴 四个字让人害怕(少女墓穴)
唐朝皇室女孩的坟墓上面写着开者即死。按照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地位来看,在埋葬的时候,最高规格的肯定是皇帝。除此之外,皇室不少重要人物的墓穴应该也是非常的豪华。在之前考古队曾经发现了一个小姑娘的墓穴,她的豪华程度一点儿都不逊色于皇帝,但是在小姑娘的棺材上面有四个字,让考古专家们也是异常的害怕。就像是在小说当中描写的那样恐怖。西安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43:140000《甲骨文摹本大系》新书发布会暨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学堂在线”合作,在云端召开了黄天树教授主编的《甲骨文摹本大系》新书发布会,并实现了全球同步直播。包括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内的35万多人次线上观看了发布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55: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