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食肉恐龙:挺足龙 化石失散多年(仅寻回一块颌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56:250阅
挺足龙是一种异特龙超科恐龙,它诞生于白垩纪的早期,最早一批的化石是在法国发现的,最初被私人收藏,因此在收藏人死后这套化石就失散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挺足龙的铸型骨头被存放在巴黎的博物馆中,其中包括着大部分的腿骨,也算是足够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了。
挺足龙的外貌特征

挺足龙属于一种肉食性恐龙,它的体重可达200公斤,其实从它的化石就能看出它的脚趾骨是非常长且挺直的,这也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比如它的第二蹠骨化石就已经可以达到大腿骨的一半了,所以它的拉丁文名称才会取名为“直立的脚部”,而这些都是来自它特殊的腿部结构。
挺足龙的化石发现

挺足龙的化石是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于法国东部地区发现的,当时发现这批化石的地层属于阿尔比阶,因为其中带有大量的磷酸盐,在这一层地层中还曾经发现过蛇颈龙类恐龙的化石。但是这一次的化石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被收归于博物馆,而是被一位叫做Louis Pierson的收藏家收为己有,在1882年的时候,才首次被索瓦士进行了研究和命名。

并且在1932年的时候,一位叫做休尼的科学家也再次研究了这些化石,认为它们可能是属于斑龙科,之后更是将其命名为“萨氏挺足龙”,但是并没有得到认可,并且挺足龙唯一的化石也在收藏家去世之后流落到了其他地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还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前留存了不少的挺足龙铸版化石。

科学家也表示这些铸版化石已经足够研究了,毕竟只有一颗牙齿化石的似驰龙也依然被研究的非常透彻,不过幸运的是其实其中也有部分化石被存回,比如左上颌骨就在20世纪的时候被找回了,和其他的有塑膜制成的标本进行了拼接,其中包括了右前肢、左股骨、右胫骨、右第二蹠骨等很多,基本上都是腿部的结构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四|这个重大发现,从确定一段围墙开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发了一张含苞待放的洛阳牡丹图片到朋友圈,内心充满期待。几个小时后,他所负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3:18:050001新发现 | 北京平谷东老虎山遗址发掘收获
东老虎山遗址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韩庄村北,南距泃河约1公里,东距上宅遗址约2公里,距平安洞遗址约2.5公里(图一)。2018年至201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平谷区史前遗址调查时发现该遗址。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为配合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小镇B地块项目建设工程的开展,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12:100005湖北“芈月哥哥葬地”发现古墓,盗洞刚好挖在棺室,出土特别之物
一块有墓趣的墓砖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来说一座墓,如果不是葬地特殊,又出土了特别之物——一块字砖,估计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座墓发现于1977年的湖北,当时正是中国农村转型的前夜,如今的村、组编制,当时还叫大队、生产队,农民仍是大集体,重视平土整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1:270000“爱”何以出现于直江兼续的头盔之上?
今年的大河剧《真田丸》已经落幕,在雅人叔的完美演绎下,相信大家可能会和小编一样,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这位“日本第一兵”的冲动。由于小编是枚考古宅,对物质文化比较感兴趣,所以不知不觉就萌上了真田信繁的头盔,然后找来了记录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头盔的书籍翻阅。其中,让小编十分难忘的是直江兼续的头盔饰有一个大大的“爱”字。但是,武士戴上盔甲是准备上阵杀敌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爱”字呢?直江兼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3:30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黑釉瓷器
黑釉瓷和青瓷属于不同的色系,但是二者的呈色剂皆为铁元素。青瓷的铁质含量较低,若在釉料中加重含铁量,烧成的釉色越深,到达某个比例即能产生黑色的釉面,所以说黑釉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黑釉瓷起源于东汉中晚期,成熟于唐代,到了宋代盛行茶道,崇尚白茶黑盏之故,使黑釉瓷器蓬勃发展,南北各地都有窑场烧造,形成一个黑釉系统。本文即以五件唐宋时期的黑釉瓷器为例,介绍它们的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29: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