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食肉恐龙:挺足龙 化石失散多年(仅寻回一块颌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56:250阅
挺足龙是一种异特龙超科恐龙,它诞生于白垩纪的早期,最早一批的化石是在法国发现的,最初被私人收藏,因此在收藏人死后这套化石就失散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挺足龙的铸型骨头被存放在巴黎的博物馆中,其中包括着大部分的腿骨,也算是足够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了。
挺足龙的外貌特征

挺足龙属于一种肉食性恐龙,它的体重可达200公斤,其实从它的化石就能看出它的脚趾骨是非常长且挺直的,这也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比如它的第二蹠骨化石就已经可以达到大腿骨的一半了,所以它的拉丁文名称才会取名为“直立的脚部”,而这些都是来自它特殊的腿部结构。
挺足龙的化石发现

挺足龙的化石是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于法国东部地区发现的,当时发现这批化石的地层属于阿尔比阶,因为其中带有大量的磷酸盐,在这一层地层中还曾经发现过蛇颈龙类恐龙的化石。但是这一次的化石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被收归于博物馆,而是被一位叫做Louis Pierson的收藏家收为己有,在1882年的时候,才首次被索瓦士进行了研究和命名。

并且在1932年的时候,一位叫做休尼的科学家也再次研究了这些化石,认为它们可能是属于斑龙科,之后更是将其命名为“萨氏挺足龙”,但是并没有得到认可,并且挺足龙唯一的化石也在收藏家去世之后流落到了其他地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还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前留存了不少的挺足龙铸版化石。

科学家也表示这些铸版化石已经足够研究了,毕竟只有一颗牙齿化石的似驰龙也依然被研究的非常透彻,不过幸运的是其实其中也有部分化石被存回,比如左上颌骨就在20世纪的时候被找回了,和其他的有塑膜制成的标本进行了拼接,其中包括了右前肢、左股骨、右胫骨、右第二蹠骨等很多,基本上都是腿部的结构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裴:中华5000年文明的“水之道”
事实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水相伴相生,在我们的神话、哲学、民俗、信仰、艺术与审美经验中也有着丰富的“水之道”,它解释世界的来源,指导先民的生产、生活,帮助我们构建起信仰和审美的非凡空间。一、本原之“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2:000003南方盗龙: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类恐龙(长5米/6500万年前)
目前为止,地球上已出土了700多种恐龙化石,其中驰龙类恐龙可谓遍布全球,而在这里面,南方盗龙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是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类恐龙,其体长可达5米,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南方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06:26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早期智人
2.早期智人经过直立人漫长的发展,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陕西先民的体质和生产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手更为灵巧,头脑也越发健全,进化为“智人”(有智慧的人类)。这一阶段,他们的体质特征已经比较接近现代人,所创造的文化也由最原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步入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大荔人即是典型代表。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3:30:330000夏文化研究的热潮和方向
夏文化是历史和考古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之一。1959年,著名上古史和考古学者徐旭生对豫西“夏墟”的调查工作,拉开了夏文化田野考古和研究的大幕。新中国成立十年之后,在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者倾心的背景下,开启了探索夏文化的漫长之路。偃师二里头遗址在此次考古调查工作中进入考古学家的视野,并开启了此后延续至今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成为夏文化研究中最关键的遗址。壹第一次高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8:050000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不看真是太可惜了
导语: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十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称得上是价值连城的存在。其中有些国宝因为极其珍贵所以禁止出国展出,具体有哪些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02:280000